2005年4月15日
妈妈、妈妈,不好了,太阳丢了!
“妈妈、妈妈,不好了,太阳丢了!”子傲慌慌张张地跑过来。
妈妈放下手中的书稿,抱起女儿来问:“是谁把太阳弄丢的?”
子傲摇摇头说:“不知道,刚才我还看见它笑眯眯的,然后就不见了。”
妈妈抱着她来到窗前,天上的太阳藏在云朵里若隐若现。妈妈不想破坏女儿的天真世界,就说:“哟!这该怎么办?我们一起找找吧。”
子傲把头埋在妈妈的怀里说:“刚才我偷偷地吃巧克力,只有太阳看见了,它会不会不爱我了?”
妈妈亲着孩子说:“那我们到外面找找太阳吧。”
爸爸妈妈决定带子傲去民族园寻找太阳,同时让她感受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风土人情。
子傲一会儿学跳藏族舞,一会儿接受彝族姐姐的邀请欢度火把节,一会儿又安排“眼镜”爸爸拉着白族姑娘的手唱情歌。爸爸的脸羞得像红红的山茶花,在热烈的掌声鼓励下,他唱起了跑调的情歌。以前老爸唱歌刚开始跑调,后来基本还能回到调上,今天子傲当“媒人”撮合这桩“喜事”,他有点太兴奋了,整个儿跑偏!演出结束后,爸爸还在琢磨今天跑调的原因,子傲呢,早就奔向佤族村寨,把找太阳的事忘在脑后了。
在佤族小伙子的帮助下,子傲喝了口佤族酒,还给佤族姐姐梳辫子呢。佤族的哥哥姐姐邀请她唱歌跳舞,后来子傲和爸爸妈妈商量把佤族的山寨搬回家,让哥哥姐姐永远唱歌给她听。
这时,远处传来嬉笑声,子傲不由分说,撒开小腿就跑过去。爸爸妈妈也赶紧跟过去,跑到跟前发现子傲浑身湿漉漉的,哭笑不得地站在那儿。她实在不理解什么是泼水节,就算可以泼水,也不能破坏淑女的新发型呀。爸爸心疼地拿起纸巾,一盆水泼过来,糟糕,爸爸又被傣族姑娘“爱”上了。子傲跑回来说:“走,回家拿澡盆去,我还有最新式的多功能水枪呢。”边说边拉着爸爸的手往家跑。
妈妈拉住她说:“傣族的特色节日之一就是泼水节,谁身上的水多说明人家就喜欢你,不是故意找茬欺负你。瞧!爸爸太帅了吧,好几个美丽姑娘又端着水盆走过来了。”妈呀!快跑吧!母女俩边说边跑,跑得真快。子傲回头看看爸爸说:“爸爸要是再爱下去,就回不了家了。”
子傲和妈妈就像劫法场一样,把“大众情人”爸爸救出来了。天气很热,可是衣服贴在身上很难受。妈妈把子傲领进厕所换了衣服,爸爸没有备用,在风里一个劲儿地“啊嚏”。子傲说:“这个民族太浪费水了,回头告诉他们泼酸奶,我好多喝一点。”
唱完了、跳够了,小家伙开始琢磨探险。园中有处很难走的绳索桥,桥很高,人走在上面,桥摇来摇去,下面就是很深的大坑,特别吓人。爸爸和子傲很勇敢,非常自信地走了过去,妈妈胆子小,不敢走上桥。就这样,一座桥把一家人隔断,又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妈妈很为难。为了全家的团聚,妈妈心惊胆战地走上小桥,桥马上摇晃起来,妈妈吓得大叫。
子傲和爸爸一个劲喊:“别怕,别怕!”子傲还说:“妈妈小心,坚持住,别掉下去。”妈妈一听心里很温暖,紧接着一句话却让她哭笑不得:“千万别掉下去,我的好吃的全在你那儿呢。” 也不知道她是爱妈妈,还是爱零食。
几经周折,一家人总算团聚。子傲的零食一样没少,她大吃特吃。吃着、吃着抬头看见了月亮,“摇呀摇,摇呀摇,月亮婆婆上小桥,东看看,西瞧瞧,摇得什么都看不见了。”
子傲编罢童谣又问妈妈:“婆婆白天出来,算加班吗?要不就是闻到我的好吃的,嘴馋了,忍不住跑出来了。”妈妈把女儿抱起来,摇呀摇地笑了。玩累了的子傲在妈妈怀里睡了,不知梦中的她是不是把太阳找到了,还是太阳原本就在她的心里。
太 阳
太阳吃了冰激凌,
把牙齿冻掉了。
太阳用白云作个冰激凌,
放到星星眼睛里,
白云唱起歌。
星星和“假如”说着悄悄话,
太阳弹着吉他下班了。
太阳驾着马车飞起来,
太阳的火焰头发飞起来,
太阳的微笑飞起来,
太阳的眼镜飞起来。
太阳摔跤了,
掉进爱爱河,
遇见石头宝宝。
宝宝把太阳啊呜一口吞下去。
石头宝宝飞起来,
太阳害怕了,
想回家。
石头宝宝最爱听故事,
太阳开始讲闹钟的故事。
闹钟的故事太闹了,
石头宝宝堵着耳朵,
把太阳吐出来,
太阳自由了,
高高兴兴回家了。
■
为什么同样一位老师面对一群学生讲课,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却不尽如人意,当然这里面有学生个体差异,但关键还是主体意识的能动性问题。有的学生认真听了,细细地体会了,有的只是心不在焉,因此,上完一节课大家取得的效果就不一样。对于培养孩子也是如此,不是你带了一上午孩子,孩子就学了东西,有时候她只是胡玩一通。我和子傲妈妈经常感觉到的是要力所能及地多给予孩子一些信息,让她懂得多一些。
其实做这样的父母很累,我深有体会,但女儿她妈妈却非常有耐心,用恒心和毅力利用一切场景对女儿进行教诲。民族园的一天,让她见识了全国各地的民俗风情,又运用一些活泼的方式开启她的思维。
养孩子,有时就像养花养草一样,你给她一点阳光、一点雨露,一点肥料,她就能很快长得鲜嫩和悦目。给她一点阳光,她就会灿烂,这也是养育孩子的乐趣。她需要这样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