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享,是孩子必须经历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否则,孩子就很难得到小朋友的尊重、信任、友谊、支持,也得不到他人给予的成长动力;纵使聪明过人,也会因此感到孤独、无助、压抑,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障碍。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孩子不愿分享,甚至在一些事情上采取霸道的方式,这不能是他们的错,而与其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有关——
3岁左右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如果全家人都把他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任其说一不二、对他有求必应,客观上催化了其“自我中心”感,在任何事情上只考虑自己的意愿、忽视他人的感受,自然不愿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共享。
也有一些孩子,时时被家人呵护着,缺乏同伴交往的氛围。其弊端之一是容易使孩子越来越“独”,不知如何与人和睦相处、不会分享;弊端之二是,当孩子离开熟悉的成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比如初到幼儿园,在这种情况下,让他把自己赖以依靠的东西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3岁孩子的认知能力只顾及到“此时此刻”,在他们的意识里,把东西分给小朋友,自己就没有了,他不能忍受现在失去。不愿分享的行为,与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
学分享也有时间表
通常,3岁的孩子能够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为他人着想、表现出谦让,但争抢行为比较普遍。而4~6岁的孩子,开始喜欢与其他小朋友玩合作性游戏,可那种对好吃的、好玩的独占的心理往往会造成他们的游戏有始无终。因此,父母不妨从孩子3岁以后开始,把“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的观念传授给孩子,并借助向他们讲明游戏规则的方式,使之懂得合作和谦让的重要。3~6岁,可以被看做是培养孩子分享意识的关键期。
分享教育的N个策略
传达分享的内涵 教孩子和小伙伴共享自己的物品,不仅提醒他们该怎么做,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把巧克力分给小朋友一块,他会很高兴、会对你笑,你们就能成为好朋友了。”引导孩子明白,能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是有爱心、有同情心、与人友好的表现,他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友谊、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提示:家长要身体力行,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如果你的女儿想拿你珍贵的东西,比如一只玉镯,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把她抱到床上,和她一起看,告诉她轻拿轻放,不能扔到地上。另外,提醒她看完了归还于你,因为看,也是分享的一部分。
承认孩子的所有权 遇到小朋友想玩你家孩子的玩具,你要和孩子商量:“如果你现在不想玩小汽车,就把它借给亮亮,他玩一会儿就还给你,好不好?”相信你的孩子能有不错的表现。当亮亮玩完了,你趁机告诉孩子:“看,他不玩了,把小汽车还给你了,这车永远是你的。”这样,孩子从中能够学到两点:一是亮亮和自己一样喜欢玩小汽车,二是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还能够回到他手里。
提示:学会分享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一定要争得孩子的同意,使之成为孩子的主动行为。当然,父母别忘了表扬孩子的慷慨举动。
试试轮流和交换 轮流玩,是父母教宝贝学习分享最常见的策略之一,也可以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一起玩,因为不是把自己的东西单纯“贡献”出去,孩子往往容易接受。这有助于他们学习分享和协商。
提示:对4岁以下的孩子来说,等待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最好给等待的一方安排有趣的活动,比如看图画书或者给娃娃换衣服,使等待变得不再难熬。
分配大权掌控在孩子手里 日常生活中,把“分配大权”下放给孩子,在家庭里营造分享的氛围。比如,父母把苹果或橘子、香蕉等让孩子分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事先引导他把大个儿的给年龄最大的人,依此类推,将最小的留给自己,让孩子习惯于最后给自己。通过亲历亲为,在孩子头脑中强化“分享”的概念。
提示:对孩子的分享和谦让,鼓励和赞美是必须的,但这不等于补偿,如果他主动拿了最小的苹果,家人却每每把最大的给他作为奖励,久而久之,孩子就误以为分享、谦让是获得个人最佳利益的手段,容易滋生功利思想,分享教育就走了“偏”。
拥有较多的小伙伴 父母为孩子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如可有意识地请邻居或同事的孩子到家里来,鼓励孩子把自己好吃的、好玩的拿出来给小客人;玩什么和怎么玩,也要听听小客人怎么说,让孩子尊重客人的意见,避免独断专行。当然,也应该多带孩子“走出去”。
提示:孩子们在一起,发生纠纷是“家常便饭”,父母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基本的协商技巧,然后由孩子们自己解决。(小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