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长假,带孩子回老家寻根去

  草长莺飞,风和日丽的日子,带孩子去哪里郊游呢?农家乐、景点一日游,对于现在见多识广的孩子们来说,似乎已经不那么新鲜了。而且,大棚里采摘蔬果怎么比得过上山采杜鹃、挖野菜;坐一段短短的竹筏,怎比得上亲手往砖砌的土灶里塞一把稻草秸的兴奋。

  让孩子们享受一下真正的野趣吧!趁着清明节、端午节小长假,何不带他们回老家看看?认认祖辈、父辈出身的地方,感受一下更贴近自然的生活脉息。几天在山野间的奔跑,或许能让宝贝带着一脸让其他小朋友羡慕不已的健康、活力回到幼儿园。

  血缘的“另一个世界”

  在快速发展的大城市中,其实本地人并非多数族群,很多人最多追溯三代,必定能找到深居乡里的亲戚。

  很多孩子会偶尔在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家,见到从乡下来的亲戚,也见到他们带来的各种土特产。尤其婴幼儿时候,不少老人都会不厌其烦地亲自下乡或转托亲戚,带来家里自养鸡鸭下的新鲜蛋,给宝贝吃;或是自种的水果、大米,甚至菜蔬——那都是自留地里不喷农药、不打激素,虫子用手抓掉的绿色食品。

  “老家”对于孩子来说,还真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为什么大人们总说那里带来的东西比菜场和超市里买的好?为什么这些阿姨、伯伯的脸都这么黑,跟我白白的皮肤一点都不一样?听说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就是在那里长大的,他们上学前不是像我一样去幼儿园,而是在田里挖菜、河边抓鱼……

  其实,每个孩子都对长辈的童年时光怀有强烈的好奇。与其将宝贵的踏青时光重复耗费在公园、景点,不妨把孩子带回老家,告诉他们另一个世界中的童年故事。

  “老家”很新鲜

  与真正的老家相比,农家乐少了什么?亲情的纽带!农家乐处处都有,但老家只有一个,与父辈、祖辈童年记忆相通的那一间间房屋、一个个草垛、一道道田垄。

  我第一次带女儿回老家,她又好奇又有点畏怯,不过却非常充实而快乐。在那里,她第一次看到了成群游泳的鸭子。蹲在鸭棚边,她稀奇地盯着看鸭子理毛。忽而有一团鸭绒飘出鸭棚,飞过她眼前。她伸手捏住,仔细端详后对我说:“妈妈,这个毛跟我羽绒衫里钻出来的毛是一样的!”“对啊!我们的羽绒衫里又轻又暖的鸭绒,就是鸭子送给我们的呀!”外公说,他小时候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给家里养的鸡鸭、猪羊喂食。

  在那里,她看到了外公小时候在里面游泳、抓鱼虾的小河,还有天天要去挑菜的农田。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女孩,和农村的小哥哥、小姐姐相比,在田埂上走起路来,显得不那么自在,小心翼翼地注视着眼前的小土垄,生怕一不小心摔下农田,或是弄脏了小鞋子。菜一长到地里,怎么就和菜场里、饭桌上的不一样了呢?她把稻秧当成了韭菜,说大白菜是花菜(叶瓣张开好像一朵花)。不过,等回来之后,她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聊起来,那可是把自己说得神乎其神:我认识种在田里的鸡毛菜的!跟菠菜有点像,可是颜色不一样。

  在那里,她生平第一次从井里泵上水,并用这水洗手;她第一次上了大灶,又怕又新鲜地朝灶膛里塞了一丛稻草,还大着胆子用火钳拨了拨灶膛里的灰,看火星泛起;她第一次看到人们在河边洗衣服,还拿起洗衣槌敲了几下。

  四季皆宜的“回乡游”

  细思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农村都有非常实在的内容,而城市的过节方式却将它们简化成了可以任意安排的假期。那么,不妨让孩子们在老家体会原汁原味的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吧!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最重要的节日。这段日子是农村最热闹的时候,有些外出务工的人甚至早半个月就回家准备过年了。在过年前,除了做炒货、杀猪宰羊,还会做糕团、米酒。现在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了,平时烧饭不少用液化气、煤气灶,可到了这个关头,蒸上百个团子、发糕的话,大灶就要启用了。每家每户炊烟袅袅,年味十足。在我的老家,过年前还有用浴锅洗澡的习俗——就是专门用来洗澡的大锅子,灶下烧水,锅中放一小凳,锅旁放一桶冷水,随时可添加调节水温。据说洗过之后特别清爽。此外,年夜祭祖守岁、初一不扫地、走亲戚拜年、元宵放灯吃汤团等等,在老家都能感受到别样的亲切——因为那不是文化展示装装样子,而是真的在亲戚中体验传统留下的生活意蕴。

  清明的气温最舒适,回老家为先辈扫墓,可以真正让孩子体会到墓是真的要“扫”的。在市郊的墓园,早在清明前几天,工作人员就已经把水泥砌的墓碑周围都打扫过了,人们前去只是点一炷香、送一束花。而在乡下老家,还有不少土坟。从冬至春,坟堆上衰草连结间,又长出青草,春来雨水冲刷下,可能墓碑都有些歪斜。烧几叠纸钱、供几道菜蔬,更重要的是带上铁锹给坟头培培土,清除一下野草,将墓碑重新立好,让子孙对先辈的怀念传递下去。有的地方可能还会保留着祠堂,如果正好有自己一族的祠堂,带孩子去看看列祖列宗的牌位。如果没有祠堂的,还可以走访一下家族中最德高望重的老人,带孩子翻看一下家谱,讲讲名字排辈、姓氏来源、祖辈迁徙的故事,让孩子体验生命绵延、源远流长的感觉。

  端午前后,正是农忙时。农谚有“春争日,夏争时”的说法。要是孩子大一些,能跟着堂叔、表哥下地插上一行秧,也是非常独特的体验。

  春天挖荠菜、挖春笋,夏天摸河虾、摘艾草,秋天晒谷子、割麦子,冬天过年;真是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有趣的活动。快和老家务农的亲戚们联系联系,多带孩子回老家看看,至少能增加一些自然条件下的生存常识吧。

  TIPS

  1.带好必备药物。带孩子回老家,作息习惯改变很大,尤其逢年过节很多家族活动安排并不一定能完全自主。同时农村、城市生活差异依然存在,腹泻、呕吐、发烧、创伤的防治药物一定要随身携带。尤其农村看病不如城市方便,医疗水平也有差距,还是自备药物比较可靠。若夏天回乡,一定要带好驱避蚊虫的药水。

  2.寒暖调节多带几套衣服。农村一天的温度变化、房屋的保暖程度,都与城市不同,很多节日又在冬春、春夏、夏秋之交,气温多变。且在农村孩子的运动量会变大,容易出汗。因此多带几件衣服,每件不用太厚,但可以套穿,方便随时增减。

  3.有条件的话,最好自备车回乡。一方面跑亲戚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准备充足的日常所需物品。文/许琦敏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出游  小长假  五一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