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析:笨孩子的产生过程

http://www.sina.com.cn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据生物学和统计学原理推测,生一个“笨孩子”和生一个“天才”一样不容易。95%以上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普通人。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在部分家长和老师眼里,“笨孩子”还是那么多、那么普遍,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在上学后慢慢变成了“笨孩子”?你在看了下面几个故事后,就会知道“笨孩子”是怎么产生的。

  案例一:我曾经的邻居有个孩子叫洋洋(化名),上小学二年级。他在班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他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平时对自己要求也比较严。每天放学回到家,都要先写作业,然后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或看电视。洋洋的父母对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关心,经常要求洋洋多学一些课外的东西,并且规定洋洋在班上一定要在前几名。洋洋姑姑家有个小孩叫龙龙,跟洋洋是同班同学,虽然学习不太用功,但由于脑子聪明,学习成绩还不错。洋洋的父母经常拿龙龙跟洋洋比。一次考试,龙龙比洋洋高了两分。回到家,洋洋的父母就对孩子大发雷霆:“你怎么这么笨,平时是怎么学的,看人家龙龙考得多好,你呢!学习不上进,看你将来怎么办!你简直太让人失望了!”洋洋听了,觉得很委屈,可又无言以对,他确实比龙龙少考了两分呀。

  由于父母经常责骂洋洋,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小,他在学校上课也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出错受老师的批评。但是教他数学的班主任老师,恰恰是个爱批评学生的中年女老师,而且对孩子的成绩要求也特别高。每次考试,只要谁在98分以下,就必定受到老师的批评。而洋洋也是被经常批评的对象。

  一次,老师让洋洋回答问题,洋洋的声音太小,被老师严厉地训了一顿。随后,老师又让洋洋上黑板做题。因为紧张,洋洋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时老师更生气了,她大声地斥责洋洋:“傻呆呆地站着干什么?你怎么这么笨呀!真是个无脑儿。”

  就这样,洋洋的胆子更小了,而且还得了个“无脑儿”的外号。再后来,洋洋完全成了一个没有自信心、不爱交往、胆小怕羞的“笨孩子”,而且别的小朋友也开始排斥他。

  一次,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只有洋洋一个人在一旁看。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洋洋腼腆地对我说:“他们说我笨,不和我玩。”我问他:“谁说你笨了?你和他们一样聪明,而且还懂礼貌!”听到我的夸奖,洋洋的眼里有一丝光亮,但随即就消失了。“我爸爸老说我笨,老师也这么说我。”听了孩子的回答,我无比愤怒,恨不得去找他的爸爸和老师理论。

  看,就这样一个好好的孩子,因为父母不恰当的要求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使他变成了“笨孩子”。这样的事情是多么让人痛心啊!不,除了痛心还有愤怒!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曾经非常轰动的马玥的故事。

  案例二:马玥是个聪明的女孩,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对她开始了学前教育,教她识字、算术,才四五岁就让她学琴。马玥的乐感很好,可是手型却不符合老师的要求,严厉的老师见了便一边喝斥,一边用铅笔打她的小手。这使马玥对老师充满了恐惧,只要见到老师就紧张,越紧张就越弹不好。学了没多久,她就被无情地淘汰了。

  要上小学了,父母找了关系将她送进一所重点小学。上学不到一个月,家长发现她眼睛弱视,于是带她去医治。在治疗的一个多月里她的瞳孔被放大了,因此看不见黑板上的字。结果期中考试她两门功课不及格,马玥成了差生。班里同学歧视她,欺负她,喊她“傻子”。一天下午,全班同学都要挨个去校长室考朗读,为了能得个好成绩,马玥早就将那篇课文读得滚瓜烂熟。轮到她了,站在一旁的老师在校长耳边说:“这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她一下子呆住了,望着课本,脑子一片空白。

  一次上体育课,老师让大家围成圈做游戏。班长点了人数后报告说:“老师,多出一个人。”老师指着马玥说:“你出去,自己一边玩去吧。”马玥只好低着头忍着泪走出队伍,背后传来一阵讥笑声:“傻呆呆的,还想做游戏……”她孤独地走到操场外,用树枝在地上拼命地写着:“我不是傻子,不是傻子……”

  学校要举行歌咏比赛。马玥想,这次是全班合唱,不会没有她。可是排练的那天,老师却让她提前放学回家。她愣住了:“老师,为什么不让我参加排练?”老师皱了皱眉头说:“这次合唱没有你。”她鼓了鼓勇气问:“为什么没有我,老师,我唱歌得过满分的!”老师不耐烦地说:“这是班上的安排。”站在一旁的同学说:“你傻里傻气的,上台会给我们班丢分的。”

  从此后,马玥将自己更深地封闭起来。她恨那些用看傻子眼光看她的老师,恨那些将她当傻子耍弄的同学,她讨厌学校。

  小学六年,马玥转了三个学校,可是她对学习已失去了兴趣,对学校已失去了美好的感觉,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妈妈和爸爸一次次被老师或校长喊到学校。回来后,马玥总逃不了一顿痛打。马玥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也充满了厌恶。她不愿上学。她先装肚子疼,后来又装着双手颤抖。可是“好”了后还得上学。要真正逃避上学,只有装疯。11岁那年的一天,马玥突然“疯”了,爸爸妈妈不认识了,钢琴不会弹了……她被送进了疯人院,到了那里她才知道疯人院比学校更可怕,于是百般哀求、自我证明,被折磨几周她才从里面出来。

  从疯人院出来后,妈妈决定自己给她补习落了3个月的功课。才补习了半个月,学校就要期末考试,马玥主动要求回校参加考试。她是想以此告诉父母,她不是傻子,不是疯子。考试结果令老师和父母惊讶,一个学期几乎没上学,她语文居然考了80多分,数学也考了70多分。妈妈想:女儿也许并不傻!她将马玥带去做智商测定,几家医院的测定结果几乎是一致的,马玥是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她的智商指数在130以上。

  虽然父母不再怀疑她的智力,但是因为逃避上学装疯,进了中学后,在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她不但是个傻子,还是个疯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地说:她是疯子,进过精神病院。

  马玥真正地绝望了。她怕老师,怕同学,见了他们心里就打哆嗦,她还惧怕考试,只要考试,她就会真的生病。马玥知道,自己已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不去死,就真的会疯。一天深夜,马玥用刀片划开了自己的手腕,她想到了死。幸亏发现及时她被救了过来,可是第二天她又将缝的伤口划开了,她下了必死的决心。

  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她被送到通州二中李圣珍老师的家。在李老师的爱与鼓励下,她不但变成了正常的阳光女孩,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

  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我们清楚地看到:原来孩子并不笨,“笨孩子”是“笨家长”和“笨老师”联手造就出来的;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例子,我们是否应该得到一些警戒和启示?

  有时候,我们望子成龙心切,追求高分、追求完美,对孩子过高要求、过分苛责。我们想用我们的高标准、严要求使孩子出类拔萃。但实际结果不但不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东西,反而走到了理想的反面。再加上一些学校的部分“笨老师”的参与助战,使得我们聪明可爱的孩子变成了“笨孩子”,这难道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严肃对待么?

  有关研究表明,95%以上的所谓“差生”“笨孩子”其实智力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是他们由于经受了反复失败的打击而失去了自信。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差了,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得差了起来。

  我们退一步讲,就算孩子的学习成绩差了,也不能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让他们承受小小年纪不该承受之重!

  除了一些先天愚儿外,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于他人的长处。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老师也一样)就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潜能,而不是在孩子的弱点上大做文章。多用欣赏、鼓励的眼光对待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得阳光、自信,就会离“笨孩子”越来越远。

  相反,如果我们处处挑剔,盯着孩子的弱点进行纠正,用过高的要求评价孩子,这无疑是在强化孩子的弱点和不足,打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当孩子的自信被打击得丧失贻尽的时候,一个聪明的孩子,也就真的变成“笨孩子”了。这其实是“笨家长”和“笨老师”联手制造的人间悲剧,愿这样的人间悲剧永远也不要再上演!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键字: 家庭  行为  教育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