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3岁是关键

  记得很久以前在网上看过一篇《脏衣服一打包,发个邮包给老妈洗》的帖子,说的是一大学生在外求学,由于从小养尊处优,自理能力较差,每月将脏衣服、臭袜子打包回家让妈妈洗,还美其名曰:“寄个包裹来孝敬老妈。” 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好好学习,把除了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都包办了,当然包括洗衣服这些看似对学习毫无帮助的事。家长们错误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就是因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分包办,反而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日渐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

  在当今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一个人的独立性很重要。做为孩子的家长,要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一味的溺爱会在孩子今后的成长路上造成诸多的不便。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去责怪他们缺乏独立性。殊不知,孩子的独立性,完全取决于父母对他从小的培养。究竟多大的孩子才适合独立呢?如何让孩子独立?这是摆在家长眼前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呼市商贸旅游学校的副校长尹一丁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缺乏独立性是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大弱点。随着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的生活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甚至出现了“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一般都能够做到尽量的满足,他们认为,只要好好学习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生活方面的问题不用操心。这样一味的溺爱就造成了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束手无策,离开了家长就不知道该怎么做。所以家长为了孩子将来有一定的生存能力,绝对不能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情,这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

  北大青鸟Apteeh(内蒙古中山)培训中心校长伯学军对记者说,其实孩子从刚刚出生的时候便已开始了的进程。他们会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但真正引导孩子独立做事情独立的时间段是3岁以后,在这个关键时期内,家长因势利导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譬如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自己穿鞋袜、收拾玩具、洗手绢等。让孩子在自然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但家长如果错过了从幼儿抓起的这个好时机,孩子一旦对周围的人或环境养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以后改正就难了。

  内蒙古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艳平也有几个好的方法供家长参考。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孩子离开自己的时候,能独挡一面。独立和自主能力是孩子最高级的心理品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首先家长要对孩子关爱适度,敢于放手。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原则。家长应该认识到,小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规律,即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因此,不要求全责备,也不要看到孩子做不好就去代替他,这样等于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获得鼓励后,就会感到“我行”,就有了自信。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种动力。其次,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家长总是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孩子已经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总是认为自己的做法比孩子高明、保险,从而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不去考虑孩子在独立做出决定和处理事情时的那一种宝贵的信心和热情。因此,建议家长应该多说这样的一些话:“这由你决定”、“这是你的责任”、“不管你怎么想,这由你选择”。而一旦孩子做出决定,你就必须使他意识到他要对他所做选择的后果负责。最后,引导孩子合理安排生活。由于年龄、经验所限,孩子在自主安排生活时需要父母适时的帮助和引导。(实习记者 文雨)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更多关键字: 能力  培养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