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心理行为语言 > 《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 > 正文
“胆怯”这个词语本身的含义有点儿消极,我更倾向于用内向、敏感、不活跃这些词来表达。孩子一旦被贴上“胆怯”的标签,她的好多行为就被预想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她也就被默认了该那么做。
有许多报告指出,对于这种孩子来说,遗传起着某种作用,胆怯通常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性格特征。尽管如此,胆怯也并不是伴随一生的,有许多小时候胆怯的人,后来成为适应性超强的社交能手,童年的羞怯似乎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痕迹,但也有很多羞怯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依旧清晰地记得那种害羞的感觉。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上的好多特征渐渐消失,随时又有一些新的品质养成,但是总有一些东西是自始至终一直在发展的。阻碍同情心建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体内激素的变化、来自社交的压力以及学校的课业负担等等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一句话,她的压力太多,有点儿超负荷了。作为父母,不要太过强求,我保证这些都会过去的,你的用心培养不会白费,终有一天效果会显现出来。
有时候我们也会碰到这样的孩子,他看起来一点儿同情心也没有,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还是对宠物都麻木不仁,他似乎对一切都冷漠无情,完全没有良知。这样的孩子就不是刚刚所讲的那种状况了,这时候父母就应该咨询一下心理健康医师了。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