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别让孩子成了“心理孤儿”

  人的健康成长除了需要物质营养素外,同样也离不开精神“营养”成分,这便是社会、家庭,尤其是父母、老师等营造的无形“精神营养素”,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与物质营养素同样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从小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精神营养素”,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就会形成“孤独心理”,拥有这种心理的孩子,我们把他称为“心理孤儿”。

  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认为,这主要是家长的认识不足,比如望子成龙心切,一味逼迫孩子苦学死学;还有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另外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如此,忽视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有些家长为了工作事业,无暇顾及孩子,要么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孩子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另外,“问题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作为父母绝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等问题,而置年幼的孩子于不顾。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父母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父母也尽量不要牺牲陪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出去打工的父母也要“常回家看看”,即使是分道扬镳的父母也要计划和安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再见”。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克服代沟,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脉搏。比如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出去走一走,谈一谈,谈生活,谈理想,谈趣事等,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和“网游”中。

  当爹做妈的,再忙也要陪孩子,多一些沟通,多一份关爱,孩子就少一分孤独。驱走孩子的“孤独”,把“快乐”还给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基本职责。(东子)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