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老师在myss论坛上给我留了几次短信了,说她已经把儿子酥酥的旧衣服都洗干净了,希望能捐给“天使之家”救助的孩子们,让我有空去取一趟。我对绿豆其实景仰已久了,确实很想见上一面,可是忙来忙去,直到昨天下班才终于成行。
按过门铃之后,里面的人谨慎地询问是谁,并且打开窥镜看过之后才开门。我想酥酥爸爸一定还没下班,只有绿豆独自在家带孩子。
绿豆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清瘦,膝盖边站着一个两岁的男孩。酥酥长得很好看,瞪着大眼睛盯着我,一只手还紧紧地抓着妈妈的裤子。绿豆热情地招呼我进屋坐,但是我实在没时间,婉言谢绝了。
我蹲下身,简单地向酥酥打了招呼。他似乎顾不上回应我的问候,他正在专心致志地观察我。他不像他的妈妈那样对成人社会中约定好的礼貌往来那样训练有素,但他对我的关注却充满在他的大眼睛里,如此真诚。只是第一次见面的我,对于他而言太陌生了,他还没有准备好全身心地接纳我,而且他并不打算掩饰他自己的这个感受。
令我感到最舒服的,是绿豆的平静。我知道她与我一样热爱蒙特梭利和华德福关于精神发展的理念,并且她在蒙氏和华氏的实践上有很高的造诣。所以,她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这是酥酥。酥酥,这是阿姨。”之后就自然地站在一边,给了我和酥酥只用眼神进行交流的一分钟左右。她没有要求酥酥必须叫人或者表演摆手(打招呼),当孩子还没有适应陌生的对方时,被强迫出来的“礼貌”其实已经没有任何礼貌与尊重的内涵了。酥酥没有任何压力地向我投射着热烈的目光,他希望了解我并且在这么做着。
忽然,一件大事发生了。绿豆转身去拿为我准备好的衣服包裹。在一个陌生阿姨面前,妈妈突然远离了一下自己,这对于酥酥而言可是非同小可。他立刻结束了和我的对视,跑到妈妈和包裹那里,并要求拿包裹。绿豆对酥酥说:“拿去给阿姨吧。”于是,小小的酥酥把包裹拎起来就走,不过由于包裹太大,他的“拎”实际上是“拖”,呵呵。
走到门口,把包裹交到我手里,他完成了妈妈交办的任务,又抬起头,继续刚才未完成的“观察我”。我接过包裹,随口问道:“沉么?”酥酥愣了一下,眼睛里闪烁了一下什么。我换了个词:“重么?”这回听懂了,酥酥冲我点了点头。我站起身,使劲儿提了一下包裹说:“嘿嘿,不过我可是很有劲儿的!”酥酥看见“力大无穷”的我,兴奋地张开了嘴!绿豆也“咯咯咯”地笑起来。
可惜分别的时候到了,否则也许我可以跟酥酥玩一会儿。我摆摆手,说:“我要走了,再见!”酥酥没有用摆手和说再见回应我,而是认真地把大门拽过来,准备关上。在他的秩序里,关门这个动作是对“再见”的直接回应,是用动作对我的回答。但是当他看见他的妈妈向我告别的时候,似乎对这个成人之间的小仪式有点感兴趣,因为在我转身离开的时候,酥酥把几乎已经关上的门又拉开一个缝,用大眼睛望了我一下。我一边向外走,一边重复道:“酥酥,再见!”他这才明确地关上了门。我可以想象,在那扇门内,又回归到了只有妈妈和自己的安全世界里,酥酥一定很愉悦。
这个敏感的小男孩正在用一颗两岁的心感受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他还没有完全适应成人间司空见惯的礼貌仪式,但是却正在适应的进行时中。向成人使用礼貌用语,会使对方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因此被重视的一方也会回赠这份尊重。而对孩子而言,在一个陌生人面前,也许他更希望自己被忽视,以便减轻心理压力,而形成一个放松的“观察者”的状态。所以他还无法深刻理解“礼貌”的含义与用处,在他看来,这样的仪式也许很是莫名其妙。
我可以肯定的是,绿豆的安静成全了我与酥酥短暂的“神交”,相比于强迫性的礼貌问候,她更有效地把我介绍给了酥酥,在孩子心中为我建立了更友好的形象。但我仍然认为绿豆对孩子礼貌教育的“放任”绝对不会是大多数家长的做法。
就拿我自己的孩子双双而言,不到十个月就被教会了挥手表示再见。刚刚学会的那段时间,双双非常喜欢听从家长的指挥反复表演挥手再见,但是时间长了,她的兴趣弱了,被提醒很多次也不愿挥手了。姥姥还紧着向对方解释:“其实我们本来会挥手再见的,很早就会了!”
礼貌代表尊重,而尊重意味着允许对方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深究礼貌的内涵,也许孩子的所作所为比大人更贴近“礼貌”。但成人社会是需要形式的,因为我们不像孩子,没有更多的表达感情的途径。不论感情的真假,我们把这叫做规矩、规范。我想问题在于当成人的群体生活习惯形成社会规范后,该如何让孩子步入社会(被社会化)呢?
一、要求孩子与人告别时必须礼貌再见;二、自己做好礼貌再见的表率,不强制要求孩子。当然,家长也可以既要求孩子、也做好表率。只是这两种途径的心理发展模式完全不同。不论是出于最初的模仿,还是体会到了礼貌带来的好心情,由孩子自己决定“要礼貌”势必要经过一个更长久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的过程,当然这种礼貌的习惯也会更深刻地根植于孩子的举止之中。不过,当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都会乖巧可爱地说“再见”的时候,对家长的耐心会是个极大的考验。并且,对于一个两岁以上(彻底的婴儿期结束)的孩子,强制性的规范要求是否真的可以有力地保障孩子心无旁骛的发展方向?在没有进一步的调研之前,我也不敢轻易否定。
自从双双很长时间不听从要求“挥手”再见以来,家里人终于慢慢放弃了对她的指挥,于是双双就不再进行任何“礼貌告别”了。昨天,楼下的小烦烦来我们家里玩,送他们回家的时候,我一边抱着双双,一边对烦烦的妈妈说:“拜拜!”这时候,我突然听见怀里一个稚嫩的小声音也在对烦烦妈妈说:“拜拜!”
网友评论
Diana——这个思考其实是很重要的。要符合社会化的要求,所以让孩子从小接受一些他未必理解的规矩,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让他们在生活中悟出自己应该做的?家长有选择,这么小的孩子却没有选择,所以,家长的慎思是必要的。
回想自己,没有刻意在问好、再见方面特别要求过儿子什么,但他很能体会父母和朋友或其他人之间的感觉。我多次惊讶于他和我们的朋友之间的亲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他的真诚曾在告别时让朋友眼眶湿润……
素儿——以前,我也一直属于那种抹不开面子、要求孩子和别人打招呼的家长。而且觉得孩子就应该这样做,没有任何不妥。后来慢慢意识到,为什么孩子就一定能够做到和那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礼貌地打招呼呢?即便是熟人,孩子也会有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更何况孩子还并不能真正地理解礼貌的内涵,没有心悦诚服的认同,何来心甘情愿的行动呢?于是,在和孩子沟通过打招呼等礼貌待人方式的意义之后,我告诉他:以后妈妈不再要求他和别人打招呼了,只有他自己的意愿才能决定他是否要和对方打招呼。后来,我便会在遇到熟人时,自己先有礼貌地打声招呼,再询问孩子的意愿:“你愿意和叔叔打个招呼吗?”儿子有时候会很高兴地打声招呼,有时候也会坏笑一下就跑开了。无论是哪个结果,我都坦然接受。孩子也在这种被尊重的氛围中,真正地体悟着礼貌的内涵和快乐。
专家视角
成人世界有成人世界的行为礼仪和规则规范,成人也往往希望儿童能够尽早掌握这些行为礼仪和规则规范。“少年老成”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被当做儿童社会化的理想典范。儿童的社会化过程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被社会化”的过程。但是,在“换了人间”的今天,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尊重和理解儿童。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是不同的。骤遇一个陌生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会非常兴奋,有点“人来疯”;有的孩子则会躲到妈妈的身后小心翼翼地观察来人。比如文章中的酥酥就需要一个探索熟悉的过程,他“专心致志地观察我”,随后才渐渐地放松下来。这些表现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正常、自然的,没有必要一定要用成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把成人的规则和礼节强加给孩子。
要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首先要有一个“有教养的环境”。家长自身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在尊重中学会尊重,要想孩子成为一个礼貌的人,我们首先要有礼貌地对待他们!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