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子7岁生日的时候,我们却进行了一番关于“死”的谈话。不知道别的家庭是否有忌讳,可在我看来,生和死是人生的两极,只要我们不是神仙,就都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对此与其躲躲闪闪,不如坦然面对,对与此相关的话题,更可以摊在桌面上细细谈开。
记得自己小时候,大概也是六七岁的样子,就无端但认真地想到:死是什么?死了感觉怎么样?死了如果没感觉了又会怎样?这世界有我怎么样?没有我又会怎么样?如果我的灵魂能游离于身体看着自己死去又会怎么样?越想越多越神游,就如陷进宇宙黑洞,一种深不可测的茫然和不可掌握的感觉将我的心紧紧攥住。或许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越害怕越要想,好像在思想上经历过一次,心理上就安定一点。极其害怕去医院的我竟然能在剖腹产时从容地和医生谈笑,这得益于我数十次在思想上模拟从躺上病床到推进手术室到听到手术器械响声的每一步。同理,不知道是否因为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反复想过生死问题,之后,我对死亡的感觉从害怕到镇定到坦然,成了一个自然变化的过程。
缺乏对生命的认识,就谈不上对生命的热爱。为了让儿子了解生命的神奇,我曾坦诚而详细地和儿子分享过这些感受,通常是在玩“出生”的游戏之后。儿子对关于“生”的问题不陌生,因为常和我玩“出生”的游戏。这个我们自己发明的游戏是根据我口述生他的过程和在医院那几天的录像,我们俩分别扮演几年前的自己,他很神往我们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我还专门借了一本《神奇的你》和儿子一起翻阅,这本讲生命诞生的书带领我和他一起认识了这个神奇的过程,我也从他那儿得到了很多的拥抱和亲吻。从“生”有时我们会扯到“死”,我总是告诉他,人终归有一死,关键是我们活得好不好。更细更深地谈及“死”,则是被一件意外的事触及的。
公公一个以前的同事加好友因为癌症手术失败去世了,公公因此而难过。儿子追问是什么事情,公公就告诉了他一些具体的情形,他也难过起来了,若有所思地问我:“为什么公公说那个老爷爷去了?去了哪里?”于是,我们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去就是死的一个婉转的说法,死的消息往往是不好的,是我们不愿意听到,也不愿意传达的消息。用‘去’字而不用‘死’字是人们的习惯,用来缓冲一下因为痛苦带来的刺耳感觉。至于去了哪里,其实人死了就烟消云散了,但活着的人总是希望死了的人去了天堂。”
儿子:“死是怎么样的?”
我:“死就是没有呼吸了,心脏停止跳动了,再也不会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了,对什么都没有感觉了。”
儿子:“那么,死之前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我:“因为没有人能问到死者的真实感受,所以我说的都是一些别人的观察和推测。比如因为心脏病、脑溢血等瞬间死亡的,或许没有很长的痛苦,但可能有一刹那的痛苦。可是因为慢性病很难治好而走的,痛苦就大多了。老人家年龄老到一定程度,器官慢慢衰竭,在睡梦中去的,估计是比较没有痛苦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多锻炼身体,争取不得什么病。”
儿子:“那死了之后是埋在地下吗?”
我:“以前是的,但现在不是了,现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火葬,就是把死了的人烧成灰,装在容器里,供家里的人来怀念。也有把骨灰和着泥土埋在树下,以树为纪念等不同的做法。”
儿子:“为什么不做成木乃伊呢?”(儿子曾对古埃及文化很着迷)
我:“你知道做木乃伊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厉害的技术的,现在的人数比古代多得多,没有这么多时间、土地可以这么做。而且,你知道埃及人的宗教是信仰死后还有往生的,留着身体是因为相信灵魂会回归。但中国人基本上是无神论的,所以也不需要保留死了的身体了。”
儿子:“人为什么要死呢?”
我:“这是一个自然的规律,我们不需要为此而纠结。人生是很奇妙的。今天是你的生日,你7岁,是一个新鲜而幼小的生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生命于你来说刚刚开始。而且同一天里,有很多新生的婴儿出生。所以,虽然每天都有人老去,但新的一代正在成长。人类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就像一场终点在无穷远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直至无穷。”
儿子:“死了是不是什么都没有了呢?”
我:“身体是没有了,但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决定了他是否能留下有形或者无形的影响给他人。你以前不是读过《狮子王》的故事吗?小狮子王的爸爸虽然死了,但它的精神和灵魂一直在引领和鼓励儿子。又比如这个老爷爷,他是书法家、作家、楹联协会的主席、《南方周末》的创始人之一,他留下了很多有形的值得流传的东西给后人,而他为人处事的方法,也会一直为人怀念。一些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留下给后代的有形和无形影响就会少得多了,甚至什么也没能留下!人的生命可以说长,身体好的可以活100多岁;也可以说短,对于宇宙来说100年好像一眨眼间。但人的精神却可以永恒。所以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活得精彩,活得有意义,活得能在世界上留下一个我们特有的痕迹。”
早餐桌旁的谈话结束了,儿子一扫低落的情绪,活力十足地跑开去做自己的事去了。今天是他的日子,未来是他的所有。不知道这是否是最后一次我们谈这个话题,但不管是第几次、是什么样的话题,我都会一样坦然、认真地面对。
把阳光照进孩子心里,折射世界的多面,同时扫除可能有的阴影,这是我一直想做到的。
糯米——对于Diana来说,儿子既是自己亲爱的孩子,更是一个需要以平等心来对待的独立生命个体。作为母亲,Diana没有为儿子过度地“设计”些什么,而是怀着尊重,把自己对各种事物的真实想法对孩子坦诚相告,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
我思故我在,糯米的看法:生死只是生命完整循环的必然现象,而像Diana所做的这种思考的传承,才是生命的真正接力。
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死亡的现象,小到身边动植物的死,大到亲人的离世。发展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对死亡具有天生的、朴素的认识。对儿童而言,生命世界是他们从小怀有浓厚兴趣的神奇世界。
幼儿一般从四五岁开始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他们会向成人提出许多关于死亡的具体问题,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死亡吗、人死了以后会去哪里等等。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忌讳,许多父母都会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他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将孩子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使儿童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对死亡感到恐惧。另外,孩子们还会通过电视、电影、报刊、童话故事乃至神鬼故事等了解死亡,他们容易受到那些夸大、不实、扭曲、神秘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自杀倾向与不正确的死亡观念有一定关系。因此,父母应该正视儿童提出的死亡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以儿童能够理解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死亡现象。
文中Diana没有回避儿子提出的死亡问题,她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地向儿子讲述死亡的真相,让儿子坦诚面对死亡的事实,正确认识死亡。另一方面,Diana不仅向儿子陈述了死亡的事实,还将死亡教育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帮助儿子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可贵,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敬畏生命。
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第九种智力——对人生的意义、死亡和人类其他条件因素等问题的敏感性,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帮助儿童正确认识生命和死亡,更重要的是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儿童珍惜、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并活出生命的光辉和价值。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