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10月怀胎到长大成人,把一个孩子养育成人要花多少钱?有人算了一笔账后得出结论,需要100万元。
通过对成都几位父母的采访,天府早报记者发现,100万元这个数字并不算夸张。住院生产、早期教育、入托费用、奶粉钱……年轻的爸妈们每天一睁开眼睛,面对的都是今天要赚多少钱。育儿费用消耗掉夫妻一人的收入,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年轻爸妈们又只得“啃老”。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儿童早教父母拼“烧钱”
又是一个星期六的中午,成都市民白心语草草吃完午饭,拿上车钥匙准备出门。“以我的风格,本来该是不睡到下午3点不会睁眼睛的,可是现在不行了,这个星期轮到我带‘小苹果’去上课,得赶紧去我妈家接她。”“小苹果”是白心语的女儿,上个月刚满3岁,周一到周五由白心语的父母照顾着上幼儿园。
打开白心语家的书桌抽屉,里面堆满了各家幼儿早教机构印刷精美的宣传资料。打开其中一份,封面赫然印着“幼儿MBA”的字样,课程内容更是吓人一跳:创造力、外语、地球科学、天文学、经济、演讲艺术……俨然一份名牌大学的MBA课程表。这份资料显示,“幼儿MBA”的师生比例仅为1:8,配备了高科技的教学设备,采用视听教学及互动教学模式……
当然,要让“小苹果”享受这么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白心语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每次课程收费高达169元,每周末上课2次。“169块钱,还是我给她一次性报了96次课程的‘优惠价’,如果只报半年价钱更贵。”
育儿成本太高超半数家庭“隔代抚养”
每年1.6万元的早期教育课程,远远不是“小苹果”成长花销的全部。“送她进幼儿园,每年先交近2万元的‘教育费’,每个月还有1300元的生活费,再算上购买床上用品等各种必需品的费用,幼儿园这一块又要花掉3.5万元。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平时孩子都是我俩的父母在照顾,他们年纪大了需要帮手,所以又雇了一位保姆,每月2500元。再算上平时给女儿买衣服、玩具这样琐碎花销……”白心语一脸无奈。
一笔账算下来,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已经把白心语的收入全部耗尽,仅凭丈夫的收入支撑两个人的生活开销显然不够,父母支援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据一项在线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约有一半的家庭由上一辈老人帮忙照顾第三代,在生活成本更高的北京、上海等几个一线城市,这一数字甚至高达70%—80%。
“如果不‘啃老’,以我俩的收入水平绝不可能送小苹果去上早教课。那样会不会让她输在起跑线上?”白心语的话也说出了众多年轻父母的担忧,如果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方案1
甘当袋鼠朋友“拼养”育儿
既然有拼车、拼房、拼消费,为什么不能“拼养”呢?在光谷一家公司长期上夜班的陶艾,和在附近一家公司工作的朋友刘女士,自年后起两人实施了“互助式育儿”。陶艾介绍,之所以达成这种互助,主要是考虑两人在工作时间上存在时间差,“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总有一个人会留在家里照顾小孩。”
方案2
强者回归男人当起奶爸
“我们做培训工作的,非常看重自我的学习和修复”,从事培训工作的方先生说,当奶爸的这一年间,趁着孩子睡觉或单独玩耍的时间,他就在学习,“这一年间,我看了很多以往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去看的书,也为这个家庭做了很多事,这一年的自我牺牲,非常值得。”
方案3
女方辞职改家庭办公
“如果我继续上班,就得请保姆来带孩子,每个月需要花2500元左右,而且还放不下心来”,现年28岁的于立面对花费高昂的家政消费,她果断辞去了工作,目前是一名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我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可以接纳的工作量,边带孩子,边干工作。”
富裕妈妈“育儿经”心平气和,量力而行
“其实养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是没有办法通过计算来得出结论的,只要你肯花钱,每一项费用都是‘上不封顶’。”看着年轻的80后爸妈们为了孩子拼命“烧钱”,已经是第二个孩子母亲的郁静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孩子太可怜了,父母身上的压力被早早转嫁到了他们的身上。
家境富裕的郁静在35岁时有了第二个孩子,这位住着别墅的全职太太给还在努力打拼生活的年轻父母们提出的建议是,养孩子一定要心平气和、量力而行。“要是看着别的孩子有了什么东西,自己的孩子也必须有,最后的结果就是父母和孩子都活得很累。”
郁静说:“我不认为一个两岁的小孩子能懂得什么是艺术和音乐,只要他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了。”
育儿主要花销计算表
产前检查:
3000元至5000元不等;
普通公立医院生产费用:
5000元以内;
进口奶粉:
约200元/罐,半岁以前每月4罐,半岁后增加辅食奶粉减半;
月嫂:
4000元/月,一般为产后两个月;○保姆:2500元/月
早期教育、幼儿园、购买玩具等费用因差别较大,不再统一计算。
[健康] | ·什么样的宝宝爱生病? | ·怀孕应注意的特殊事项 | ·职场孕妈享有哪些“特权” |
[营养] | ·成功母乳喂养7技巧 | ·孕期营养多多益善吗 | ·发热宝宝5个饮食建议 |
[教育] | ·0-4岁宝宝成长20个里程碑 | ·让孩子最没安全感的四句话 | ·揭露五个育儿的“伪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