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心理行为语言 >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 > 正文
“好孩子传说”是判断失误
真相是,那些孩子一开始就没想扮演好孩子,他们不过一直是“任性的孩子”而已。虽然已经晚了,父母还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变得非常不安,于是对这些3岁以上的没有“放弃意识”的孩子一下子采取起严厉的态度。
而孩子对此奋起反抗,变得更加胡闹起来。
心理咨询师此阶段的对策有一定的正当性,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其后果更加严重。由于自我抑制力欠缺而引发的问题行为,比如“动辄发火孩子”的性格改善本来就不适合咨询心理医师( 适合精神烦恼方面的咨询 )。那时再想进行教育或训练已经没有办法了,而且育儿的前后顺序错误造成的影响是无可挽回的。
自我抑制力的中枢,“眼窝前额皮质”的发育在3岁以后已经无法指望再来一次。残酷的临界期就是一面墙。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