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把“别人家的孩子”弄成“神奇的生物”,其实也是一种“捧杀”。我国一项统计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为此,全国150所重点中学校长曾发出呼吁:不能因为耀眼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考清华,上北大;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最近,网上流行的一篇题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文章引起了同龄人的强烈共鸣。
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记忆,当父母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时那份黯然甚至绝望的心情。父母爱在自家孩子的耳边唠叨“别人家的孩子”,是我们的文化传统,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然而,父母给的不仅是榜样,更多的是让孩子们自惭形秽的郁闷以至绝望。父母指望的“压力变动力”,似乎正在成为许多普通孩子心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使他们看轻自己,怀疑自己,甚至放弃自己。
◆反思
教育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禀赋
对此,媒体和学校应该反思。现在很多媒体对“好学生”只看分数,赞美的水分太大。就时间和空间来看,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比同龄人在各方面都强许多,之所以拔尖,不过是评判标准和角度有所侧重。
我们这些年的教育中有一个现象是,让孩子从小就经受各式各样的选拔和淘汰,导致相当一部分孩子被教育体系忽视了,甚至放弃了,被单一坚硬的社会考核价值体系冷落了。社会亟须对此纠偏,改进教育,使每个孩子的价值都得到认可,让每个孩子都有尊严,都自信快活,都有充实丰富有趣的学习、文体生活,都有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才途径和光明前途。
孩子中,在某一方面获得令人称羡的成绩的佼佼者,当然值得肯定,适当宣传不是不可以,但我们要同样尊重那些学业成绩一般或有其他特长,每日正常学习不失梦想的大多数孩子,是他们在更广泛、更实在地落实着中国梦,他们的每一个梦想成真,都会构成更加伟大、美丽和持久的中国梦。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不能只靠少数所谓精英来建设,而需要大批快乐、健康、有知识、有技能的合格公民。
从全国大多数孩子的教育来看,目前对极少数“别人家的孩子”的成功经验的宣传,缺乏广泛的借鉴意义,因此,媒体不应该热衷于渲染精英教育,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压迫大多数孩子。即使出于良好的目的介绍“别人家的孩子”,也要实事求是。至于一些名校热衷于借此大做广告,维持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利益,这不仅有违教育规律,也有违“爱一切孩子”的师德。
把“别人家的孩子”弄成“神奇的生物”,其实也是一种“捧杀”。我国一项统计表明,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中,每10例中就有6例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为此,全国150所重点中学校长曾发出呼吁:不能因为耀眼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好的教育体系应培养出“好孩子,好学生”,而不应频频弄出“坏孩子,好学生”或“好孩子,坏学生”。
◆呼吁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
同时,父母更应该反省。我们目前有些地方的教育没能尊重每个孩子的禀赋和特长的差异性,常用“别人家的孩子”这一把尺子量到底,父母再不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在学校被压抑的孩子,回到家心结也得不到舒解,他们到哪里去找快乐?
每个孩子的发展速率、认知能力、生活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因此即时的、外显的行为能力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孩子们的高下之分。每一个孩子都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成长需要时间,而且有鲜明的季节,要让孩子慢慢来,完整地完成自我和学校教育,这才是人生的“科学的发展观”,这样的发展观也会不断给父母带来惊喜和愉悦。自然,就天赋的资质而言,孩子有聪颖和愚钝之分,惟其如此,要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不能总让他们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当父母也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许多时,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会受到永久性的伤害。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能力。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尤其需要科学行事,谨慎行事。父母应该创造宽松的家庭氛围,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好恶去强求一致。而且,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幸福的能力。如果把幸福寄托在一种追求上,一旦不成功,往往会造成长久的甚至终身的痛苦。
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文化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其实,只要我们对所有孩子都充满信任和期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他们就都能够成才。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成人社会要积极引导,特别是做人生价值的引导,让孩子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为自己”,从而受益终身。
青海网
◆心得
青少年奥赛负责人:他山之石成就女儿
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也是分管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项目的负责人杜子德最近在《中国青年报 》撰文说, 我不是一个教育家,对教育的理解完全是看别人怎么做和自己悟出来的——
1988年我到荷兰留学,自然没有教育孩子的经历和经验,但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我发现荷兰人和中国人的态度迥异。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两条:一是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希望他们不犯错误,能像大人那样思考和做事,孩子犯点错误就责备;二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对他们一千个不放心,关怀备至,不让孩子自己决定任何事。荷兰父母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一是把孩子当孩子看待。孩子的任何“错误”都不算是错误,都是可以宽容和谅解的;二是把孩子当大人看待,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
我女儿出生后。我和夫人就开始尝试着把中荷教育比较后的心得用到女儿身上,效果不错。目前她已是南京大学天文系大二的学生了。
我在孩子的专业选择和发展上,按说比其他人有得天独厚的机会。可是我从没有强迫女儿参加奥赛或什么学科竞赛。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她自己选报了南京大学天文学专业。我们完全尊重她的选择。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高中期间,学校组织本校学生和国外学生交换访问,条件是学习好、外语好、家里有接待能力。这些条件我们家都能满足。可是,名单公布后却没有她。
天不怕地不怕的她,直接跑到校长办公室讨说法:“请问老师,选择交换学生有什么标准吗?”“没有!”校办的老师回答。“难道这么严肃的事就没有一个标准吗?”我女儿反问道。“有,有的!”那位老师立刻搪塞她。“您不是说没有吗?怎么又有了,到底是有还是没有?”那位老师无言以对。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回到家,她给我描述她的“胜利”。我微笑着说,给你满分!
如果有了这样的社会基础和氛围,就无需区分“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的孩子,他们都是一样的孩子———中国的孩子,一样的充满自信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