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红樱:童书作家的童话世界

http://www.sina.com.cn    《科学童话》 

  文/李利芳

  《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成为今年各大书城排行榜中的常客,不仅给销售商带来了丰厚的收获,还使杨红樱彻底知名于全国的孩子中。“马小跳”是杨红樱儿童本位理念最凸显的标志。他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突出的一位,他的出现显示出中国儿童观的解放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至2006年,“马小跳”共出版了16本,已创造了890万元的销售记录。

  写作全因学生阅读需要

  杨红樱进入儿童文学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她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的时候,每周一节的阅读课都让她很为难,根本找不到适合二年级小学生阅读的、又有新意的读物。因为那时我们国家的儿童读物仍然很少,特别是原创作品,故事大都带着过多成人的说教,孩子们不爱读。于是她萌生了最简单最直接的念头,索性不如自己动手来为孩子写作。这一初始动机完全是因为学生的阅读需要,是从孩子本位做起的。

  这个纯真的想法成就了二十五年后的杨红樱。但考验、打磨她的这个过程也的确是漫长的。在孩子、文学、自然、社会这个四位一体的“深结构”面前,她需要认识—学习、感悟—理解、对话—融通、透视—表达……的文学内外的东西太多了。她的创造性思维始终跃动于观念与灵动的想像力之间。前者必然为自觉的生活实践所为,它尤其包括作家自童年时期开始即有的大量的阅读行为。而后者在某些层面上虽会论及天赋,但更大的创作力资源自然也离不开人类的思想宝库以及作家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对生活的反思力。

  儿童文学的跨学科性很强,作家精神劳作的核心始终围绕在“儿童—文学”之间,以此再延伸至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然后自觉与生活经验、生活发现建立联系,持续积聚内化为作家强烈而自由的精神创造力。因为文学目的要以“儿童”为第一与最终的出发与归宿点,所以作家一切的理论与实践工作都环绕于这个中心。杨红樱自身童年期大量的文学阅读经验很早就成就了她的这个认识。其时她虽身处文化荒漠的“文革”期间,但一个开书店的亲戚寄存在她家的大量图书却使她成为了精神上的“富翁”。不到七岁的她便读到了《安徒生童话》的繁体竖排版本。更多的中外名著在“现实”(因为担心亲戚很快会把书拿走)的逼迫下很快都读完了。这其中她最痴迷于章回小说的故事魅力。童年期最直接的审美经验告诉杨红樱,对孩子的文学阅读而言,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是儿童文学作家制胜的法宝。

  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杨红樱从一开始创作就践行了。在教学小学语文的过程中,她发现在所有的课文当中,学生们最喜欢的是《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为什么如此喜欢科学童话?她开始揣摩这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了。从儿童阅读心理的角度她找到了原因,《小蝌蚪找妈妈》满足了儿童阅读的四个基本需求:一是想像力,二是求知欲,三是故事性,四是情感诉求。这是鲜活的儿童文学原理,它就得自于生动的文学活动本身。凭着自足的文学敏感力,对孩子赤诚的爱心,立足于儿童天然的文学需求,杨红樱开始了科学童话的创作。她需要创造性地在科学与文学之间展开工作。

  不懂内涵就读细节

  奇异的文学能力在杨红樱身上也许有天赋的成分,但她在此的积累与自觉学习同样是可敬的。幼时读《红楼梦》,她根本读不懂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她就读书中的细节描写,这对她后来的创作影响很大。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的结构和叙述的节奏,是她早年进行短篇童话创作的范本。她还喜欢读剧本,莎士比亚、曹禺,包括郭沫若的历史剧《棠棣之花》都读过,从中学到了用对话来塑造人物性格。启迪她想像力的书则是《西游记》,至今她坚持认为就想像力而言,世界上还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和《西游记》媲美……

  以短篇科学童话为起步,杨红樱在儿童文学的创作道路上积累了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她开始了一般童话的创作,这一写又是十年。关于童话,她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到上个世纪末,她再一次冲刺了长篇科学童话的创作,《小蛙人游大海》、《再见野骆驼》、《神犬探长》三部作品的问世,是她对原创科学童话的又一重要贡献。三部作品都是关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趣的故事覆盖了海洋、沙漠、森林三大领域。作家广博的创作视野在当下中国儿童文学语境中是非常突出的。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将科学引入儿童文学,这一意识是前瞻性的,汇入了世界儿童文学的潮流。

  虽然从1981年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但人们真正开始注意杨红樱却是十年以后的事了。引起人们关注的也是她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发表的童话。

  一进入童话创作,杨红樱的个性追求即是童话的理想性。这是她儿童本位的文学理念的又一次强烈表现。她一定要在纯真的童年境域内完成她的审美理想。一种美善的人间生活方式是杨红樱苦苦追索的,她希望这个世界被更新为孩子天然的生命本色,纯洁、美丽、无私,人们和谐交往,没有尔虞我诈、工于心计,生命因简单而快乐。这是孩提时代本来的生活样式,对成人来说却是一种精神高度、一种生命境界,甚至就是一种生活哲学。杨红樱所力求的也是这种价值认同的普遍性,为此她苦心经营了一个个童话故事来反复表达这一主旨。《寻找快活林》、《最好听的声音》、《欢乐使者》、《风铃儿丁当》等都属于这一范例的优秀作品。

  “最自然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关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问题,杨红樱在童话中也思考了很久。短篇《飞蛾圆舞曲》、《追赶太阳的小白鼠》、《葵花镇的故事》、《北方的狼》等都是代表作品。1993年,长篇童话《度假村的猫儿狗儿》突破了传统童话的艺术处理方法,让人与动物同台出现,在客观实境中展开故事,揭去隔开传统童话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那一层薄膜,更新了惯常童话可能导致的“艺术之虚假”的审美心理感受,这一艺术探新取得了突出的效果。杨红樱仿佛有天然进入动物世界的能力,她能在真实生活中关注动物,将它们延伸为故事中与人平行的第二条线索,合情合理地展开它们的情感故事与生命传奇,用童话在人与动物的世界里演绎了一出人间悲喜剧。这一次对猫与狗的“现实”观照,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8年,长篇《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是杨红樱童话创作的一个里程碑。“蜜儿”仙女形象的塑造赢得了孩子们广泛的喜爱。2002年杨红樱为“蜜儿”续写了《神秘的女老师》。

  从当老师的时候,杨红樱就一直认为,一个人要把工作做好,一要专业,二要敬业。小学老师的工作对象是儿童,有关儿童的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素养是必须要具备的。她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得益于卢梭的《爱弥儿》、《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的《通向儿童心灵的道路》。《爱弥儿》是她反复读的一本书,她最欣赏的是卢梭“最自然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的观点。对女儿的教育,她采取的就是“自然教育法”。她家的藏书,有三分之一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有三分之一是文学书,有三分之一是知识类的。

  作家需要锲而不舍地“阅读孩子”

  孩子是儿童文学作家需要认真研究的核心对象,这个工作更是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孩子就是自立存在的“现象”,大人对他们的何种猜测与臆想都是虚空的,我们必须从他们之中去认识他们。这意味着从书本、从生活,作家需要锲而不舍地“阅读孩子”。杨红樱当老师的时间并不长,只有六年,学生也不多,只有一个班。把这个班的学生从一年级教到小学毕业,她就离开了学校,去出版社做了童书编辑,后来又做了儿童报纸的策划人、儿童刊物的主编,直到现在的职业写作,她所做的工作全部跟孩子有关。所以,她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儿童的研究。她朴素的儿童文学理念是:“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如果不能进入孩子的世界,那这样的写作,无论多么努力,也是毫无意义的。”正是有这样深刻的儿童文学美学思想,2000年她一转向儿童小说的创作,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一部长篇儿童小说《女生日记》的创作动因是作家即将升小学的六年级女儿。《女生日记》自2000年出版以来,受到了中国孩子广泛的喜爱。它创下了印次最多、印数最高、在榜时间最长的原创童书的记录。受这种成功的激励,杨红樱从此便在儿童小说领域一路“魔力”般地走下来了。2001年推出《五三班的坏小子》,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一群可爱的小男孩的。2002年《男生日记》应读者的强烈呼唤而诞生了,它出版后同样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2003年又推出《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同时这一年她又推出《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前六本。“马小跳”使杨红樱彻底知名于全国的孩子中。“马小跳”是杨红樱儿童本位理念最凸显的标志。他是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人物形象画廊中突出的一位,他的出现显示出中国儿童观的解放已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至2006年,“马小跳”共出版了16本,已创造了890万元的销售记录。

  (本文来源:中国书报刊博览http://www.chinapostnews.com.cn/976/09760101.htm

  2006年11月30日)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