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做“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专题时,有好几位朋友都来询问:什么时候做父爱专题?
在日常的观察中,母爱常是自发形成的。女性在怀孕—哺乳—养育等过程中,在亲密的亲子接触中逐渐体验并实践出母性之爱。而父爱则需要更多更深刻的自觉,因为父亲这一角色所承担的职分,以及父亲本身所面对的试探都与母亲大为不同。
如果说,母亲给人带来的是温暖、包容、柔韧、顺服等信息,而父亲带给孩子的,则是力量、责任、信念和盼望。父亲代表了外部的世界,尤其是社会角色这个部分,他需要以自己无可掩盖的生命,活出正直、公义、良善、信实和慈爱,成为家庭的磐石,也成为儿女心中的高山和仰望,成为家庭成员的倚靠。一旦父亲的积极形象倒塌,家庭里的其他成员便会陷入相互纠结和依赖中,甚至促使母亲产生恋子情结,而儿女产生恋母倾向,并将这种病态关系遗传到下一代的婚姻家庭中,成为可怕的家族模型。
但父爱的建造,在当下何其艰难。
首先,艰难的生活处境让父亲疲于奔命,在家庭活动中缺席。缺乏保障的生活,也让父亲的无力充分暴露在儿女面前,令他们不再相信父亲的力量。另一方面金钱、权力不断诱使男人和女人将时间和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甚至法律也来唆使人千万别在家庭中付出,这些都让家成为一个空壳,无法提供儿女成长所必需的养分。更有甚者,当父亲将冷漠作为人际规则,将诡诈作为正道,将私利作为终极价值灌输给孩子,喂养出的将是怎样的怪物?
其次,来自原生家庭的越界干预,令男人在双面胶的角色里被撕扯,无法从容地从儿子成为丈夫,进而从丈夫成长为父亲。如果一个男人总是被迫面对“老婆和老妈都掉到水里,你救哪个”这样的蠢问题,他一辈子都很难以独立的形象站在儿女面前,成为儿女勇气、信心的仰望。
再次,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孩子的妈妈,家庭中最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不仅为孩子示范爱、示范积极互动、示范彼此支撑,也提供给孩子一个基本的人际关系原型。当母亲在父亲的爱中安心顺服,孩子就会模仿母亲的情感,顺服在父亲充满爱的权柄之下。当出轨背叛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当情欲成为一种消费充斥社会各个角落,父亲就成为放纵情欲的符号而不是忠诚、信任的代名词。
最后,家庭暴力成为毁灭的力量。广泛存在而不得控制的家庭暴力,直接毁灭家庭成员之间的美好关系,弥漫在家里的恐惧和戾气灭杀了人心中的温柔和良善。它广泛存在,却被无视,甚至被合理化。
所幸的是,爱依然拥有最高的能力;即便在最险恶的环境下,爱依然拥有生长和开放的能力;即便在最无可指望的时代里,爱依然拥有超越和创造的能力。在教会,我看到许多男人从神的话语里汲取爱的智慧和权能,他们组建家庭团契、成人主日学,在彼此劝勉和鼓励中学习爱。在新浪微博,我看到许多父亲在爱中行走,努力活出父亲当有的样式。在不能改变时代的时候,他们努力改变家庭;在不能改变家庭的时候,他们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家庭中爱的源泉,成为家人值得信靠的磐石。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