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面对玩与学习:玩更有趣

http://www.sina.com.cn    《妈妈,请听我说》 

  玩比学习更有趣

  面对玩与学习

  孩子说:玩可比学习兴趣多了。

  妈妈习惯怎么做:还不去学习,就知道玩。

  妈妈可以这样做:明白“玩也是学习,会玩才会学”的道理。

  为孩子设计好未来,是大多数父母的心思,为此,在孩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他就注定了他的生活并不真正属于他,而是属于那些为他的成长付出无数心血的大人,对此,孩子自己不知道是该说谢谢还是该说无奈,因为对孩子自己来说,他并不觉得自己的人生需要从出生那一刻就背负上沉重的担子。

  在孩子的眼中,玩应该是他生命最初的主要任务。可在父母的眼里,孩子的教育应该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否则就落后他人了,于是,为了能够使孩子赢在起点,孩子从一两岁就开始接受文化教育,背唐诗,学认字,学数数,以及学习各种才艺。孩子每日的生活无不是围绕着学习文化知识来进行,即便是游戏,那也是围绕着知识而进行。

  面对着家长们的狂哄乱炸,孩子并不领情。对孩子而言,他并没有像大人般的去考虑未来的人生,他也不愿意为了不可预知的未来而奉献出大把美好的时间,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个愿望就是玩,去哪玩,怎么玩,才是孩子所真正考虑的事情。所以当他面对着成人的学习要求,他才会喊出“玩比学习更有趣”的话。

  “玩比学习更有趣”,这话我不止在一个孩子的嘴里听说过,也不止一次的听说过。在女儿豆豆的嘴里,在侄子的嘴里,以及邻家孩子的嘴里,我经常听见。每天当豆豆从幼儿园回来,面对着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都会边做边嘟哝:“老师为什么总要布置作业呢,害得我都没有时间玩了。”或者是“做作业一点都不好玩”,等等。每次带着豆豆在外边玩,到了该回家的时候,也经常会听见不同的小朋友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让我再玩一会儿”。

  也许你无法想象为什么孩子们会那么乐衷于玩,事实上这就是因为玩是孩子成长的最初任务,而一个人面对自己的任务,那肯定是要尽心尽职去完成的,这是做人的最基本原则。

  孩子成长的最初任务就是玩,这会让很多的父母无法接受。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孩子把大把的时间用在玩上,将会丧失多少宝贵的时间,将会失去多少学习的时间。更何况,现在不都提倡进行早期教育吗?如果让孩子玩,那么又怎么能够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可实际上,孩子最初的任务确实就是玩,在玩中学是孩子最开始的学习方式。孩子和成人不同,由于他们的思维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孩子的学习也就是从最初的感觉和运动开始。从孩子一出生,孩子实际上已经就开始了他的学习旅程,只不过他的这种学习是以玩的方式呈现,如果你无端的剥夺了他玩的机会,无异于等于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

  “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这句话道出了我们对爱玩的孩子的经验性评价,可是现在因为对早期教育的不甚理解,使得我们很多父母忘记了这最古老的一句话,而让孩子把玩的时间腾出来用来接受正规的文化教习。孩子的身上就好象是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而我们父母出于“爱心”,出于“好心”,不断的把我们认为是营养的食品以外压的形式输给孩子,虽然孩子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会了很多文化知识,可孩子却也失去了很多在他这个年龄所应该有的品性。而且科学研究也表明,过早的智力开发并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也不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生命的构建,因为孩子必须在宽松自如的玩耍状态中,才能够更好的去构建生命,促使内在生命的更加丰富和完整。试想一下,一个不能自主拥有童年,不能自主构建生命,不能享有童年快乐的孩子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

  也许有人会说小卡尔威特不就是在老卡尔威特的早期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明星吗?可是这个世界上,卡尔威特只有一个,我们既做不了老卡尔威特,那么我们的孩子也就成不了小卡尔威特。所以为了孩子能够真正健康成长起来,还是应该把玩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

  也许还有人会说,现在不都提倡早期教育吗?如果我让孩子尽情的去玩,随心所欲的玩,那我的孩子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吗?那么将来他又怎么去和他人竞争呢?话虽如此说,可是应该明白,人生就好象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最重要的不是起跑有多快,而是你的耐力有多强,你的潜力有多深。如果我们都以起跑速度来衡量一个人的长远发展,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爱迪生,也不会有爱因斯坦了。

  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玩,按照本性去学,其实就是为了尊重孩子的童年。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童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儿童的发现者卢梭也充分肯定了童年的价值,反对为了不可靠的将来牺牲现在,他告诫人们:“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类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而要把孩子看作孩子,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解放孩子,把玩的时间重新交还给孩子,让孩子尽情的挥洒童年的生活。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