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Sam从满月到将近3岁,曾经由一位出色的保姆佟阿姨协助照看。佟阿姨爱心充沛、善良温和,对Sam无微不至、精心呵护,Sam和她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联络。
不过,从一开始我就发现,佟阿姨有一个特点,就是她特别忍受不了孩子的哭声。在婴儿期,Sam只要一哭,佟阿姨会第一时间冲过去把他抱起来,她甚至乐意一天到晚抱着孩子不撒手,我劝了很多次,她才很不情愿地给Sam一些身体上的自由;在幼儿期,Sam只要一哭,佟阿姨会马上妥协、顺从孩子的意志。
在训育Sam的过程中,我有时会要求Sam遵从一些规则、有时会约束他的一些行为、有时会拒绝他的某些无理要求,Sam有时则以哭闹来反抗我。这个时候佟阿姨在一边会显得特别焦急,忍不住要去哄孩子,如果我任由Sam哭闹却仍然坚持原则,甚至制止佟阿姨的哄劝,事后她会埋怨我——“你这个妈真够狠心的,干吗非让咱娃儿哭的那样惨?”我问她,“怎么惨了?不就哭了几声吗?”佟阿姨回答,“多让人心疼啊!我就听不下去!”出门在外,只要见到孩子哭,她就会很着急,恨不得上前亲自去哄哄那个陌生的孩子。
久之,我不禁有些好奇,一天晚上聊天,我问佟阿姨,“你是不是小时候经历过什么特别惨痛的伤害?”佟阿姨回忆起她4岁那年,母亲由于工作繁忙,把她送回乡下外婆家。下了火车佟阿姨睡着了,母亲则因为怕孩子醒来不肯放自己走,就趁机偷偷溜掉了。年幼的佟阿姨醒来后发现妈妈不见了,惊恐伤心、号啕大哭,整整哭了一夜。外婆把母亲临走前留下的一桶当年十分难得而又昂贵的奶粉交给佟阿姨安慰她,佟阿姨则边哭边不知不觉中把整整一桶奶粉用手拈着吃下去了。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佟阿姨听不得孩子的哭声!也怪不得她把吃东西看作天下头等大事,尤其是一种慰藉的手段。
一位经常找我咨询的妈妈,在她孩子2、3岁的阶段,给孩子树立规矩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比如睡觉问题,她希望孩子每天晚上定时入睡,为此还专门买了漂亮的时钟挂在孩子床头、教会孩子认识钟点,但是每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她的孩子都会坚决反对,伴以大哭大闹。这位妈妈告诉我,如果不限制孩子的睡觉时间,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玩儿,孩子一般11、12点睡觉;如果要求孩子早一些入睡,孩子会一直哭闹到差不多11点再睡。“是不是干脆不要求他,就让他11点再睡呢?”这位妈妈问,她显然忘记了,要求孩子提前入睡的原因是孩子第二天起不来床、不能按时去幼儿园、影响父母上班,太晚睡觉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其他方面的规矩也如此:有始无终。只要孩子哭闹得厉害,这位妈妈会放弃原则,乖乖投降。曾经几次我们在一起,每当她的孩子遭到拒绝或者受到约束时,都会惊天动地地嚎啕哭叫,这位妈妈则眉头紧锁、满脸痛心,千方百计地安慰、哄劝孩子,力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最后,不是她万般无奈地妥协,就是失去耐心地宣布“你烦死我啦!别闹了!再闹妈妈就走了!”
我问她,在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动声色,允许孩子哭泣叫嚷,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你自己则很平静温和但又坚定不移呢?她说,“我实在忍受不了他哭闹。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因为要么我无动于衷、要么我恨不得掐死他,总之他一哭我就心烦意乱,甚至想自己一头撞死!”
佟阿姨的那段经历想必我们大家听来觉得不新鲜:为了躲避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多少成年人使用了同样的办法瞒着孩子悄悄溜走?然而就是成年人这种司空见惯、不假思索的自私行为,给多少孩子制造了终身的创伤!当孩子突然发现爸爸妈妈不辞而别——“消失”了,那种被抛弃的绝望、恐慌和伤痛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其实佟阿姨的经历算是比较鲜明极端的,可以立刻追溯马上回忆起来。更多人的心理伤痕则埋藏的比较深,不那么容易追根寻源。我们很多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父母无条件的爱,而是像个精神上的小叫花,可怜地乞讨着父母对自己的关怀和赞赏,而这种维持基本生存的心灵氧气却十分来之不易甚至根本得不到。反而,只要自己稍稍不顺父母的心意,就会招徕斥责、打骂以致被遗弃的威胁——“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你考不上大学,就别来见我们!”“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孽障!你给我滚!”诸如此类的话,相信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听到过。父母的这种“你不完美、不合我意,我就不爱你、不要你”的态度,给所有的孩子都留下了精神重创。
这种伤口几乎永远不会愈合,而是在适当的时刻重新撕裂、流血、疼痛。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简直就是父母心理伤痕爆发式的迸裂,其中之一便是无法忍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难过时,父母比孩子还难过,这种行为特征叫做“过度认同孩子的痛苦。”很多童年时代经历过情感创伤的父母,会把自己的伤痛和孩子的伤痛混为一谈,分不清楚哪些是自己的情绪反应,哪些是孩子的。父母把自己内心的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小小的不舒适,在父母眼里夸张成了严重的痛苦;孩子的些微焦虑,在父母心目中升级成了危急的恐慌。
后边说的那位妈妈,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跟父母的关系一直不亲近,尤其跟母亲的关系很不好,孩子出生前她的母亲去世了。我察觉到她有时会通过孩子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孤立无助、缺乏亲情的童年、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失去母亲所感到的悲痛,都会在自己孩子哭闹的时候翻滚上来,给她带来更大的痛苦,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掌握对孩子的训育。
当你发现自己不能忍受孩子的痛苦时,很有可能你在把自己的内心伤痛投射到孩子身上。建议在这个时候——
首先,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找到这种伤痛的根源。
其次,尽量客观地评估孩子的痛苦程度,到底是否像你所感受或者想象的那样严重。
其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它占主导地位,蒙蔽了你的判断力,让你做出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举动。
也许你曾经痛下决心,绝不让孩子体验你所经历的那些痛苦,但是这并非意味着永远让孩子体味快乐,永远不开发他对任何痛苦的承受力。关键在于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打击”、什么是“伤害”。“打击”指的是在训育的过程中,孩子可能经受的一些失望和难过,是孩子能够承受的痛苦,也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必然经历的挫折;“伤害”则指的是对孩子的身体施以暴力,或者由于漠视、遗弃、责骂、威胁而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创伤。
我们可以让孩子适当地承受“打击”,却永远不要伤害孩子。在孩子经受“打击”而难过的时候,我们要学会采取“我知道你痛苦、我愿意陪着你一起受苦、这样我们一起成长”的态度,而不是“我受不了你的痛苦、我要尽快结束你的痛苦!” 记住,不要让孩子的哭闹左右你的情绪,更不要让自己的过去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