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可忽略孩子的表达

http://www.sina.com.cn    《让孩子把话说完》 

  如果父母因为忙,或者因为心情不好,而忽略甚至阻止孩子的表达,就会伤害孩子的心,也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我看过一部家庭伦理电视剧,对其中的一个情节印象非常深刻。剧中的父亲正在灯下设计一份建筑图纸,他3岁的儿子在拼装轨道玩具。

  这是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母亲在他2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保姆只在父亲白天上班的时候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

  男孩拼装好了玩具,跑到父亲的身边说:“爸爸,你看我拼装的火车道,火车在上面呜呜地跑呢。”

  “哦,不错。”父亲转身看了一眼地板上儿子拼装好的火车轨道,继续埋头绘图。得到了父亲的肯定,男孩又跑回轨道旁边,在火车顶上放了一块积木,玩具火车继续延轨道前进。

  “爸爸,你看,火车可以运积木呢。”男孩显然对自己的创造很自豪。

  “哦。”这一次,父亲头也没抬,继续忙自己的工作。爸爸的表情和举动,让儿子感到无趣。

  过了一会儿,男孩也许忘了刚才的不愉快。开始用积木搭起了房子。

  “爸爸,你看我搭的房子好不好?”儿子又一次跑过来摇着父亲的胳膊说。

  这时,爸爸有些恼了,他的设计图纸明天要上交,今晚一定要完成。爸爸甩开了儿子的手,很生气地冲着他嚷:“去去去,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

  男孩很委屈,咧开大嘴哭起来:“妈妈,我要妈妈……”

  儿子的哭叫让父亲心烦意乱,他再也工作不下去了。

  我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那段时间,小语读小学,小松上幼儿园。我还在中学任教,因为评职称很不顺利,再加上与一个同事间有误会,和丈夫也闹了矛盾,我情绪非常低落。

  有一天,我到幼儿园接小松回家。在幼儿园门口,小松一见到我就高兴地扑上来抱住我的腿,我勉强地冲他笑了笑。我把他抱上自行车的后座,有气无力地推着自行车朝家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小松不停地跟我讲述幼儿园里当天发生的新鲜事,比如,哪个小朋友哭鼻子了,哪个小朋友尿裤子了,哪个小朋友得了小红花,哪个老师换了什么颜色的发卡等。

  而我,心情烦躁得不想说话,面无表情地只顾低头走路。

  “妈妈,你听我说嘛。今天园长奶奶穿的裙子好漂亮……”他依旧“不合时宜”地聒噪着。我不胜其烦。心情烦躁的时候,我只需要安静。

  “妈妈,为什么黄瓜是绿色的,却叫黄瓜呢?中午我们吃的黄瓜炒鸡蛋,可好吃了……”小松在后座上使劲扯着我的衣服。

  “你烦不烦啊,怎么这么多话?”我厉声制止了他。那一刻,小松立即停止了讲话。

  我转头发现,他的嘴巴撅了起来,眼中有泪光在闪。我的心疼了一下,赶紧停住脚步,一手扶自行车把,用另一只胳膊抱了抱他,他的泪落在了我的上衣上。

  这就是忽视孩子情感表达所产生的后果。  

  如果父母因为忙,或者因为心情不好,而忽略甚至阻止孩子的表达,常常会伤害他的心。

  也许,父母真的很忙,无暇听孩子无休止地诉说,或者没心情听孩子诉说。但无论如何,我们也决不能轻易忽略孩子的表达,哪怕自己很辛苦。

  至少,我们可以告诉孩子说:“你等我五分钟,我忙完这件事再听你说,好不好?”然后,五分钟后再找孩子谈。

  在我养育一双儿女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重视孩子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小语14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正在书房里专心写作。

  忽然,在眼角的余光里,我发现书房的门开了一条缝,小语的脸闪了一下。但是,随之,门又被轻轻地关上了。我没有理会,继续写作。

  接下来,这种情形又出现了两次,小语欲言又止的表情告诉我:她一定    有事。

  我叫住了小语,轻声问她:“小语,有事吗?”

  小语推开门,显得有些慌乱:“哦,没事。”然后,迅速地关上了房门。我没再说话,但职业的敏感让我再也写不下去了。我保存了电子文档,关了电脑,走出书房。

  小语独自一人在看电视,她拿着遥控器频繁地换着台,上一频道的画面几乎没有停留,她就换到了下一个频道,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小语,你一定有事,跟妈妈说说,看我能否帮你出出主意。”我在小语身边坐下来,搂着她的肩膀,眼睛看着她,用温和的声音说。

  小语低下头,用手挠了下头皮,支支吾吾,好长时间都开不了口。我用信任的眼神鼓励她: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妈妈都会理解你,也都会帮助你。

  终于,小语开口了。原来,班里一个男生给她写了一封“情书”。像遇到了天大的难题,她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静静地听小语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以及她对这件事的看法。最后,我帮助她分析了情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二天,小语给那个男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回信,勉励那个男生好好读书,鼓励他发挥自己的体育和音乐特长,争取考一个好高中,创造自己的美好前途。

  几天后,小语又恢复了往日的开朗和活泼。

  表达心声是每个孩子的愿望,只有这种愿望得到了满足,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别人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所以,无论孩子想表达什么,父母都要予以重视,并将其当做一件大事来对待,耐心而专注地去倾听。这样,孩子才能及时消除内心的各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和能量,获得更多积极的、正面的情绪和能量。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分享到:

企业服务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