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父母“教育爱”VS“亲缘爱”

http://www.sina.com.cn    燕赵晚报 微博

  幼儿园孩子较普遍地存在着“入园焦虑”,这种入园焦虑是导致幼儿不愿去幼儿园的“背后推手”。而入园焦虑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幼儿对即将面对的新环境、新教师、新伙伴感到紧张而导致的“陌生焦虑”,一方面是幼儿由于即将与家长分离而导致的“分离焦虑”。无论哪种焦虑,都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从而带来相应的入园时的哭闹行为。家长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入园焦虑”呢?

  选择“五标”幼儿园

  一位家住石市西郊的母亲,职业是医生,由于家中有老人照看,女儿到了4周岁还没有入园,偶然一天这位母亲看了自己小区内的一个双语幼儿园的广告,就去咨询。幼儿园硬件条件还不错,而且就在小区内,接送孩子很方便。园长对她说:“我们会让你的孩子学会300个单词,还会教她珠脑算和汉语拼音。”

  这位母亲便把女儿送入这所幼儿园。可是女儿入园已经半年了,仍然不能适应,每天送女儿入园像打仗一样,女儿总是大哭大闹,弄得这位母亲心情非常糟糕。女儿不愿去幼儿园的原因是,这所幼儿园的老师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目的,很少带领孩子做游戏,对孩子生活的照顾也很不够。

  目前,我国处于幼教大发展的时期,各种体制的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其中确实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私立园和城郊接合部的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幼儿园保姆化”和“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或者没有基本的教育目标,以管好孩子不出事为目的,或者是让幼儿学写多少汉字、会说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算术题等为教育目标。没有玩具,没有游戏,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完全有悖于幼儿园“保教结合”、“体智美德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别说幼儿,就是成人也不愿意在这样的幼儿园生活。

  那么怎么为孩子选择幼儿园呢?我觉得应该本着环境、师资、教育理念、信誉和就近入园五个标准。在正规的幼儿园,受过良好训练的幼儿教师会针对孩子的情况,采用系统科学的保教结合的方法,对孩子实施全面和谐的教育,从而使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幼儿园,爱上幼儿园,爱上老师与同伴。

  教孩子学会独立

  一位当小学教师的年轻母亲工作非常繁忙,事业心也很强,除了正常工作外,每天晚上还要备课到深夜,身心本来就很疲惫,最近由于儿子入园的不适应,搞得她更是狼狈不堪。跟幼儿园老师沟通后,这位母亲才恍然大悟,原来儿子不愿去幼儿园的根源在自己身上,这位母亲性格直爽、脾气急,而她的儿子偏偏是一个性子慢、动作慢,也不善言辞的孩子。每天妈妈看着儿子自己做事都很着急,干脆越俎代庖,儿子的大小事项一概由母亲代劳。儿子入园后,连基本的洗手、脱衣、穿鞋、如厕都不能独立完成,语言沟通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极不愿去幼儿园。

  目前幼儿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受到众多亲人的喜爱,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保姆式喂养”、“溺爱”与“重视智力发展、轻全面培养”等突出问题。很多幼儿入园时智力发展似乎很好,但自我管理及与同伴交往的技能却很差。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且以自我为中心,抗挫折能力差,很容易引发幼儿产生入园焦虑。

  为改变这种现状,家长应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将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将教会幼儿学会生活、学会生存放在幼儿家庭教育的核心地位。在入园前让幼儿掌握好基本的生活技能,如穿衣脱衣、独立睡眠、洗手洗脸、喝水吃饭、定时如厕等。让幼儿多与同龄孩子接触玩耍,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巧,如平等、尊重、友好、合作、谦让、竞争、妥协等。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多一点“教育爱”,适当隐藏一点“亲缘爱”。对孩子多一点指导,多一点等待,多创造一些锻炼能力的机会。

  提前体验幼儿园生活

  一些幼儿园为了帮助九月份即将入园的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会提前半年左右开设亲子活动及幼儿园生活体验活动。通过父母及幼儿共同参加的亲子活动,提高家长对幼儿的指导能力及沟通能力,也使幼儿对幼儿园初步形成积极向往的情感。

  如果参加不了幼儿园正式的体验活动,家长也可以适时领孩子到幼儿园转一转,跟幼儿园老师处一处,跟同龄的孩子做做游戏,熟悉一下幼儿园的室内环境与室外活动场地,让孩子消除对幼儿园的畏惧感。

  别把焦虑传给孩子

  一位当公务员的母亲,由于身体原因直到41岁高龄才生下了宝宝,这个宝宝生得皮肤白皙、聪明异常、人见人爱,于是便对孩子关爱有加。可是最近孩子入园时却遇到了麻烦:每天大哭大闹,干脆拒绝上幼儿园。原因是这位母亲存在明显的“分离焦虑”,每天送孩子上幼儿园时自己先泪水涟涟,跟幼儿园老师左叮咛、右嘱咐,让幼儿园老师时时处处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她在机关上班时也是魂不守舍,老觉得孩子在哭着要妈妈。中午甚至不吃饭也要偷空到幼儿园看一看孩子是否正常吃饭睡觉。

  如果说即将入园的幼儿存在着入园焦虑,幼儿父母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入园焦虑。而父母的焦虑有时很大程度上会传染幼儿,从而加大了幼儿本来就有的焦虑,一定程度上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家长要正视与入园孩子的分离,相信幼儿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富有经验与爱心的教育专业人员,一定会把孩子照顾好、教育好的。同时在幼儿面前要尽量掩饰自己的分离“焦虑”。

  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不要把不良的情绪、对幼儿园的担心及对孩子幼儿园生活的焦虑带给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坏话,不要因为孩子不愿去幼儿园而训斥,也不要以幼儿园或者幼儿园老师来吓唬幼儿,甚至说出“你不听话,天天送你去幼儿园”的话,更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强化其不爱上幼儿园的事实(注意个别幼儿在入园前存在“假哭”现象,并非是不愿去幼儿园,而是对父母的“撒娇”心理使然) ,使幼儿形成对幼儿园负面的条件反射,一听到幼儿园三个字,就像见到了狼外婆,就与负面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与哭闹行为结合在一起。

  相反,家长要以对幼儿园信任的态度和热爱的情感教育感染孩子,告诉孩子幼儿园非常漂亮,是小朋友的乐园,老师会像爸爸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和照料他。幼儿园有各式各样的玩具,有美丽的墙饰,有很多可爱的小朋友在一起快乐地做游戏。家长每天到幼儿园接送孩子时,尽量以愉快的心情和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当孩子存在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想法时,家长要设法分散和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要在这个问题上过分纠缠,以避免形成负强化。

  帮助孩子克服消极心理

  造成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如有些是因为孩子的自理能力低,解决不了洗手吃饭、接水喝水、穿衣脱衣、独立睡眠、如厕等;有的是因为性格内向、与同龄孩子交往能力差,面对老师和小朋友表现得很拘谨,缺乏玩伴及得不到老师的应有关注,因此受不了幼儿园的“孤独”;有的是因为过于依恋家长和寻求家长的关注与庇护;有的是因为家园作息时间差异大,幼儿习惯了家中无拘无束的自由作息,不能适应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有的则是孩子对教师的教育和保育方法不适应等;有的则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入园存在不一致的观念,爸爸妈妈觉得上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培养很重要,而爷爷奶奶则觉得孩子去幼儿园太受拘束、太受苦,会受其他孩子欺负;有的来源于家长特别是妈妈的分离焦虑,觉得自己受不了与孩子长达一天的分离;有的是因为家长与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还有的是因为家长对幼儿提出过高、过多的期望与要求,给幼儿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家长要经常主动和老师与保育员取得联系,在入园初期找出孩子入园焦虑的特有原因,对症下药、家园携手,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融入幼儿园集体,喜欢上幼儿园。

分享到: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策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