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美国14名专家坐在一起,为期三天的会议讨论了“智慧”的定义,他们指出五项:第一,抽象思考的能力;第二,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适应生命新情境的能力;第四,获得知识的能力;第五,从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获取教训的能力。
后来,此定义被一再精简,最后变成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句话:一个基本的、能够适应生命中新问题和新情境的能力。仔细想来,这正是多元智慧的精髓体现。
为什么高等生物都采取有性生殖?这是生物多样化在演化上决定的。因为每次生殖,子代有一半的机会可以得到与亲代不一样的基因,这大大增加了生物多样化。它的重要性在于让后世子孙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一旦环境变化,多样化会使生物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机会,这样可确保地球生物永续生存。
现代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看到,孩子的各项能力和他的基因关系密切。比如,患有“威廉氏症候群”基因缺陷所造成的先天性疾病,为第七对染色体的长臂缺失,导致一个或多个基因功能异常。的孩子,因为第7号染色体的长臂上少了15个基因,导致他们几乎没有一点空间能力;但是这些孩子语言能力很好,能说善道。又如,现代科学让我们了解到空间能力和男性荷尔蒙有关,科学家可以借着操控荷尔蒙,来提升孩子的某些能力。
家长不必生硬地改变孩子的某些特点。脑功能造影技术显示,口吃的孩子在说话时,右脑血流量比左脑大,而一般人是左脑血流量较大,这说明他们的功能分析与大脑资源分配不当。如果生硬要求习惯用左手的孩子改为用右手,常会导致孩子口吃。
基因决定人的多样化,我们需要不同才能的人组成一个多元化健全的社会,这就是近年心理学上关注的“多元智慧”。假如我们把教育的目标改为需要快乐的儿童、健全的公民,多元智慧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目前,台湾很多学生都极不快乐,他们所有清醒的时间都在同数理化和英语做斗争。中国人坚信“勤能补拙”,越是数学不好,越是要多做数学题目;白天上学做不够,放学还送到补习班再培训。但是,因为数学正是孩子最弱的课程,于是越害怕越不会,越不会越要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只会使孩子深陷苦恼深渊。
一个对自己能力有信心的孩子,才可能发挥出真正的潜能。老师虽然都知道动机是学习最好的驱力,却很少从诱发动机着手。教学的负担使我们做不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何况家长、校长要求的是升学成绩,凡是联考不考的科目,能力(成绩)再好都白搭。因此,要推动多元智慧,必须同时教育整个社会,改变父母的观念。
中国古代很注重多元智慧。古代讲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正和现代多元智慧的精神不谋而合。
现代商业社会已经逐渐打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推广“行行出状元”的理念。每一个人天赋的才能都不一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应该有空间让种种不同的才能得以发展,如果社会能改变对“主科”(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的偏好,我相信很多父母会让他的孩子自由发展。
除了确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还要相信人的潜力巨大,后天教养可以改变许多先天设定。我觉得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学习态度。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重点在于,要教孩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要说“我没有这个才能”,或者说“我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在台湾,研究所或资格检验考试常要求“相关科系”毕业才准报考,这个观念是不对的。只要考得上,什么科系毕业都没有关系。“相关科系毕业”的观念,其实与多元智慧与终身学习的主旨相悖。因为终身学习的第一要点是让孩子知道,只要有学习的能力,没有什么学不会。人的一生会因外在环境的转变而改变,必须学许多新的技能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