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了个环境,小孩就表现得扭扭捏捏,让她喊“叔叔”或“阿姨”更是退到了爸爸妈妈的身后,在很多场合,这让爸爸妈妈很尴尬。不知道各位妈妈是如何让孩子在公共场合可以表现的落落大方?怎样才能勇敢而不害羞的表现自己呢?
——歆菲妈妈
左岸海豚 父母多陪伴孩子,正面的鼓励与引导。
我女儿现在2.2岁,之前也有这样的害羞情况。就是在家里话多,活泼。但是出门见了生人,让喊人就躲。分析原因,因为我们家一直是两地,平时只是我和婆婆两个在家,只有周末才能见爸爸。女儿缺少与爸爸相处的机会,所以总体有些胆怯。今年我们结束两地,有爸爸妈妈一起陪着孩子,无论是户外的散步、运动,或者是家里的阅读、游戏,这些都给孩子了相当的安全感,女儿渐渐变得大方。现在出门,对于生人的害羞少了很多,已经能够落落大方地喊人了。
除了父母陪伴增强孩子安全感外,正面的鼓励与引导也很重要。就是让孩子更加自信有勇气。这种鼓励可以通过语言,以及看相关的绘本。同时父母可以亲身示范去引导孩子。
朵朵妈妈 不要敷衍孩子
一两岁左右的孩子说话积极性很高,知道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到许多事情,总是不断地向父母提各种问题,并且渴望立即得到答案。这时,父母应该认真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兴致勃勃地和他交谈。3岁左右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在表达过程中经常含糊不清,要停下来想一想,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这时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孩子说话,不能因为嫌孩子说话费劲而替他表达,或是打断他,甚至表现得不耐烦。父母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无形中也是对他积极说话的鼓励。
父母的语言表达应成为孩子模拟的榜样。在与孩子的对话中,父母要做到口齿清楚、语音准确、表达有条理,语句精练。同时,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做到自然、大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说话的技巧。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基础。有广阔的生活空间,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才有话要说。两岁左右的孩子,父母可带他去超市、公园、商场等地方,引导他们观察这些地方的人们是怎样用语言交往的,丰富他们对社会的熟悉。孩子从中不但会学到更多的语句,还可积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需的经验和技巧。
快乐的乐乐 让孩子找到与陌生人交往的快乐
关于孩子怕羞呀、怕生呀,究其原因,很简单,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曾有过不快乐的经历,孩子曾经被伤害过,别以为孩子才出生几天或出生几个月什么也不知道,受伤的感觉孩子是能记住的。表现在生活中,孩子就是害羞、怕生、离不开大人。
我认为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孩子找到与陌生人交往的快乐。让孩子找到与陌生人交往的快乐,需要很长时间,更需要很大的耐心,可以试着到户外和陌生的孩子玩耍,让孩子一点点的变被动交往为主动交往。多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开心,不需要干预孩子的户外交往,只要在一旁保护着孩子不受伤害就可以了。
我的儿子乐乐小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洗澡在室内,别的时间都在户外养着,几乎没经历过怕羞、怕生的阶段。但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害怕新玩具,总是一点一点靠近、接触新买的玩具,直到确定这个玩具没危险了,才开始玩,小时候曾被新玩具吓着过,就出现了这种反应。
爱雨澄 让孩子融入外面的世界
怕生除了性格的遗传,更多的还是环境的影响所致。经常带宝宝出去玩,不仅是见世面,更多的是融入群体。跟小朋友们分享玩具,互动游戏;跟大人们多用眼神交流,即便宝宝还不会说话,她也能意会大人的意思,总之就是多接触。这样次数多了,宝宝已经不再惧怕陌生人了。大人在家在外都要多鼓励,让宝宝增添自信。一个自信的人对周围的一切才会顺手拈来,处事自然大方。
小编支招:宝宝们,虽然沉默抵万金,但这是一个开放的大舞台,需要你们尽情地挥洒。妈妈们,宝宝现在不说,不代表日后不说,也许他们在酝酿,也许在储备,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刻。所以,妈妈们,请给宝宝们时间,请耐心教育,耐心是最好的“解药。 编辑/熊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