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有学童的父母,都有一种类似的生活方式——“陪读”。虽然“减负”口号一年比一年响亮,然而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家长的“功课”越来越多:检查作业,陪孩子完成阅读任务,帮孩子制作手工作品,完成老师的各种“派活”……面对愈演愈烈的“陪读”现象,家长直言“不堪重负”。
“家长作业”五花八门
王女士的儿子在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上一年级,她每天都会准时接孩子放学,然后送孩子去兴趣班学习跆拳道。当陪孩子结束所有课程回到家后,她的“陪读”经历也才刚刚开始。
“先是要检查孩子的作业本,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同时也要了解老师布置给自己的‘家长作业’。比如,英语老师要求协助孩子听写单词,语文老师要求我检查孩子背诵课文,数学老师要求家长帮助备齐尺子、计算器等学习用具……当所有任务完成后,我则要在各种书本和练习册上签字以证明孩子的学习成果。”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几乎每天都要“陪读”,应付老师布置的“家长作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北京,有着与王女士相似经历的家长并不占少数。周先生的儿子正在小学上三年级,他表示学校给孩子订阅了一些学习报刊,这些都需要家长陪同孩子阅读。“现在孩子的作业越来越多,天天这么‘陪读’我都有些吃不消了。”
此外,还有家长向记者反映,随着一些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家长还经常要帮助孩子制作手抄报等。
中国社科院教育研究所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读”的现象。在城市家庭中,“陪读”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一项对670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近五成小学生回家做作业需要家长陪伴,36%的学生需要家长监督,仅一成小学生回家后能独立完成作业。
面对“陪读”抱怨连连
家住北京安贞里小区的冯女士告诉记者,其女儿在上二年级,自己每天都要给孩子检查作业并签字。每次花在督促和检查孩子功课的时间,就长达一两个小时,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在10点钟以后才能休息。不仅孩子感到辛苦,家长还要同时兼顾工作和“陪读”的双重任务,身上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冯女士不明白为什么学校要让家长承担这样的任务。“我们把孩子放到学校,就是让学校担负起更加专业和严格的教学责任,家长则应该教会孩子课程以外的东西。”冯女士说。
李先生的儿子在北京一所普通小学上五年级,他告诉记者,“学校提倡‘快乐教育’、‘素质教育’,我们却还要忙着帮孩子补习。眼看着就快‘小升初’了,我们真是一刻也不敢放松。”李先生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然而面对学校与家长的双重监管,多数孩子表现出排斥的态度。记者了解到,许多孩子抱怨“作业太多”、“父母管得严”、“老师找家长谈话”、“不想考试”,等等。但是为了提高成绩,让家长和老师满意,孩子们只能服从和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为的就是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和选拔。
想卸却不敢卸的担子
北京某重点小学的王老师向记者透露,学校并非有意将责任推给家长。迫于升学的压力,学校单方面不能保证孩子学习的自觉性,所以要求家长尽量“陪读”,监督孩子学习。这样学校家庭两头抓才能保证孩子的成绩。
王老师还讲道,不少家长甚至还有放大老师要求的倾向,比如一些手工作业,明明强调要学生自己动手,可是交上来一看就是家长做的,老师禁止了多次也没用。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关颖曾指出,家长过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日常学习中,未必都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在关颖看来,就一些家长自身而言,总是不放心孩子、习惯性地替孩子做他们原本力所能及的事,实际上已经成了孩子学习的“监工”,往往是“得不偿失”。另一方面,学校和老师在向家长“分配任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有意无意地转嫁学校教育的压力。其结果短期内或许表面上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但难以获得长远的教育效益。
受访的家长大多认为:“陪读”虽然无奈而又辛苦,但却是必须的,他们必须对孩子的将来负责。“在生存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如果不‘陪读’,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了,做家长的今后怎么向他交待?”有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透过“陪读”的现象,记者看到的是应试教育引发的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集体焦虑。由于长期以来教育体制对家庭教育的误导,以及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扭曲,使得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不畅,教育责任无法合理分配,最终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令人忧心的是,家长“陪读”使孩子常常处于依赖、被动的状态,如果因此造成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减弱,是件得不偿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