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开始用这种“写信”的方式与读者交谈。这些信陆续登在《中国时报》、《联合报》上。不知为什么,这一直是我最喜爱的表达方式。现在整理出来,放在你眼前,希望你也喜欢。
不久前,在人间电视台接受潘安邦的访问。以前我只知道他是红遍两岸的大歌星,想不到我竟遇到了一位知音。他非常认同我的想法,当他对这本书中的一些内容侃侃而谈时,我真的既惊喜又感动。
这20年的变化真大。我除了已经从知天命进入到随心所欲的年纪外,四个孩子都已结婚成家,而且都有孩子了。但老实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一点儿都不觉得自己老。
如果你真要我说出一个道理,我想我能保持年轻的心境,主要原因应该是:我好想分享;我好喜欢分享;我找到了自己最能分享的方法(用书信的文体与读者谈心)。最棒的是,还能引发不少火花。例如,有一次我在航空公司的柜台办手续,服务的小姐就对我说:“做你的孩子好有福气哟!”她怎么会有这种感觉?我想,一定是看过我写的这些专栏的内容。
还有一次是在接机的时候,有一群空中小姐走出来。其中一位拿出照相机要与我合照。照完了她用一种很特别的口吻与表情问我:“你的孩子都结婚了啊?”我点头说对。然后,她说了一句让我很难不兴奋的话:“好啦,我们都没希望了。”
她也一定是看了我的专栏后,才会这样说。类似这样的读者反应,不只是会给我肯定,而且还会督促我继续写下去。
此刻,我最强烈的期望是,但愿你看过这本书中的某一封信后,能更快乐,找到更好的自己。同时,还能帮助你周围的人更快乐,让他们活得更精彩。
Part One
惜福父子情
章前语
有时,看到某些父母特别喜欢功课好的小孩,我真的觉得很惋惜,孩子与父母之间是一种生命的关系,不该因为任何事而有所差异。尊重对方的不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亲人之间更难,多少抗争、破裂,就是因为我们一味要求他人跟自己一样。
好多年以后,也许有那么一个夜晚,当你独自一人在家听音乐的时候,可能会想起—到底爸爸给了你什么。那时,我希望你想到的是,爸爸帮助了你“做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