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孩子的未来什么样

  《出国不出国》

  在声势浩大的移民潮中,非常多的人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移民。有些人移民条件不成熟,就送孩子自己出去留学。出国能让孩子更优秀吗?出国真的能给孩子一个好未来吗?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要不要送孩子出去?不出国行不行?我想,这取决于出国的目的,希望出国能带给孩子什么。

  北美教育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精英。北美教育更多地是在教会孩子怎样做好一个普通人。精英也要做好普通人该做的事。

  一个人要想能够生活得好,生存是第一步。近些年,国内的经济不错,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不关注孩子的生存训练。认为只要能考上好大学,就有好前途。有了好前途,生存还成问题?

  其实这恰恰是我们和北美教育差距最大的地方。越是成大事之人越会有一波三折的人生。一个经不住磨砺、不懂得尊重、没有责任感、无法和他人合作的人,有再高的学历又能成就什么大事呢?

  退一步讲,如果不是奔着成大事而来,作为一个普通人,生存更是最基本的问题。即使名校博士毕业,也有找工作之忧。这点国外其实更甚。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外的博士以及企业高管失业的概率要比当今的国内高很多。

  曾经问过一些孩子,有的把出国作为自己的理想,似乎只要能出国,自然就有一个好前途,别的问题就都不用想了。

  这让我想起自己上大学那会儿,老师和家长都说等上了大学就好了。但过来的人都知道,上大学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困惑和彷徨,只有当自己真正找到了方向,生活才重新开始。不经历这样一个蜕变,名校招牌并不能给你一个好前途。

  很多人因为不愿意孩子按照目前学校的路子走,想反正早晚孩子要出去,所以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管,就等着到时候出国上大学。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过去存在的问题,不会因为出国而消失,尤其是学习动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问题,甚至在获得了更多的自由之后会加倍地暴露出来。

  一个初中出国的孩子,英语水平很差,马上就要上大学,但是ESL(英语国家为英语非母语的孩子设立的语言课程)还没完成,成绩单不好看,想申请个好大学很难。而另一个孩子,在国内一直是好学生,出来之后上的学校也很好。但因为和同学比相差很远,学校也不像国内那样管得多,家长也不知道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什么,结果孩子整天打游戏消磨时间。

  曾经有几位朋友的孩子,都是抱定要在国外读大学的,但是出来以后,孩子抵触情绪非常严重。最后,有的是直接回国了,但是中间这一折腾,对国内的高考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些虽然没有回去,但是读的是社区学院,这些学校很多不被国内认可。很多孩子语言不过关,也没法在当地找到好工作,而回国之后,也很难。当然更有甚者,这样的学校也毕不了业。

  初、高中出国的孩子,适应需要时间,就算是小学中高年级,语言问题都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扰。正如我们前面所言,北美孩子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完成,四年级以上的孩子都是用已有的阅读能力来做学科项目了。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和人家的不接轨,只会单词和句型,单就作业中的阅读量就吃不消了。

  语言之外的问题,比如说公民教育中所涉及的尊重与责任、与人合作等方面的问题往往也是中国孩子的弱项,兴趣与内在动力以及学习习惯问题,都会影响到他人,比如说老师和同学对孩子的评价。而他人推荐是国外升学、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算是应聘保姆,都要有前面几家雇主的推荐。

  生存能力不仅包括生活自理能力,新环境下语言、人际交往的能力也都属于生存能力的范畴。能生存,才能考虑发展的问题。上面我们提到的一些失败的例子,实际上都是在新环境下的生存出了问题,所以根本谈不上发展。

  北美教育看重个性和创造,看重发自内心的兴趣。所以,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注意这方面的保护,那么在北美的教育环境中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国内教育也能让孩子上一个好大学,但是孩子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单纯的学习和考试上,考上一个好大学代价不小。而同样是上一个好大学,甚至比国内名校好很多的大学,北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机会会多很多。而这些机会和能力会让孩子今后的职场生涯更加游刃有余。这也是我认为北美教育最有价值的地方。

  国外不是保温箱。在北美,生活依然分阶层。尽管说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好,但是生活不可能比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更舒服。尤其作为第一代移民,或者是国际留学生,需要承受的压力和磨难更多。

  在国外生活的孩子,更要凭借个人努力。如果孩子自身有目标、有动力,那么出国会让他有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可能他的人生之路会更精彩。从这一点上来说,有条件的送出去没错,就算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都非常有必要。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我认为自己出国之后对很多问题的认识提升不少。

  如果,家长心态很平和,并不在乎孩子是否成为精英,更多关注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健康平和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出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国外更容易让孩子体会到普通人平凡的快乐。

  在考虑出国问题的时候,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那就是出国时机的问题。早出去的孩子中国因素淡化,更容易适应北美生活,但是同时和中国的连接越来越弱。晚出去的孩子很多方面会有中国教育的烙印,将来可能回国更适应,但也会影响到对国外的融入。

  说到中国因素很多人想到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其实我认为比这更实际的是与中国现实状态下的连接程度。即使身在海外,就算是医生、律师,也依然不能脱离开中国人的圈子,因为客户群体的族裔划分在美国、加拿大依然很普遍。

  不过中国因素是把双刃剑。想在国外保持孩子的中文比在国内学好英文更难。尤其是如果没有在中国的经历,不理解中国的社会形态和思维习惯以及待人处事方式,最后即使能讲中文,也很难承担起老外所希望的连接中西方桥梁的任务。

  很多家庭,如果不能移民,孩子一个人以国际学生的身份去读书,那么将来何去何从更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很多专业的国际学生就业非常不容易。近几年留学美国的学生很多读完研究生之后没有办法得到工作签证,回国择业也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如果出国仅仅是读研,两年的时间谈不上对国外的深刻感受,回国之后的出路同样需要考虑。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那出国还是不出,你到底是什么意见呢?我认为,出国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需要综合家庭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家庭不同,孩子不同,选择也不同。出国应该是一个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不能仅仅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对海外生活的综合了解很重要。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