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能够保护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给他建立的规则奠定了他一生的道德基础,是为一生作准备的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给宝宝一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尽管并非故意,但却“有效”地破坏了宝宝生而有之的秩序感。举个例子,妈妈不让4岁的宝宝在火车卧铺上攀爬,和他说“听话,下来!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还不能阻止时,继续说:“再不下来,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孩子立刻紧张地坐在了铺位上,放弃了攀爬。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一定会这样攀爬,这是他心智成长的一个需求,活动是他智能运用的一部分。但孩子的攀爬行为很可能给父母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怕孩子发生危险。与此类似,许多成人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定了一些“规则”:“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坐着不动就是好孩子。”“乖,不要弄脏手。”“不睡觉,狼就来叼你了。”“不给别人玩,就是自私的孩子。”
虎虎生威 花园宝宝 90后妈妈 婆媳大战丑孩子 强化批评权 富二代 喊回家吃饭 儿童性早熟张艺谋女儿考清华秘诀 模仿瘾 劫人质救母 另类教育 寄养儿童 体罚 网瘾 潜规则 校园暴力 蒙氏讲堂 性别歧视 达人采访 5级天赋 记忆力 快速识字 理财能力好性格自信心开学不适应症艺术潜能“五心”教育 排骨做法 早餐食谱 预防感冒 张柏芝 甲流 小儿推拿 男性不育 女性不孕 孕期出轨 乙肝怀孕 防辐射孕妇装 专业早教老师 百家访谈 畅销书籍连载
这些混乱的、临时性的规则常常限制着宝宝,让他感到无所适从,认为一切都处在危险之中,失去了安全感。这会直接导致他们在长大成人后仍然无法正确的是非观念,素质不高。
给孩子的基本规则,必须符合人性、符合社会文明的,无论在什么环境、什么文化中都要遵守。并且要根据孩子的成熟状态,在孩子有能力做到的情况下,逐步实施。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实际需要建立的规则并不多,主要是以下6条:
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 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 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5. 不可以打扰别人。
6.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这6条规则已经建立了最基本的社会化的秩序,根据这些规则,孩子们能够自己判断是非善恶,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