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叠印》

  一顿饭打掉两次。磨蹭,眼泪,满桌满地的饭菜——对父母这身份的考验又来了!疲惫的午饭。你把一盘菜弄了不少在桌上,又把自个碗打了。

  咆哮?责骂?教育书上早不主张这种彰显父母武力的方式,那么,忍?是的,忍就一个字!好歹忍几分钟后,抓狂的情绪得以缓解。

  朋友发来陈鹤琴先生的育儿书电子档,其进步细致的育儿理念让人吃惊!毕竟他生于1892年,在那时代,通常家庭仍奉行专政“家长制”,子女需绝对服从父母,“父辈曰尊,子辈曰卑”,陈鹤琴已然在倡导平等轻松的亲子关系。他著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书中第一章“从照相看一个儿童的发展”,刊有他儿子陈一鸣从一个半月到两岁七个月的生活照86幅,展示婴儿的发展进程——这在当年可真算先进!

  后查得知,陈鹤琴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奉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他研究儿童的同时,办幼儿园,在自家实施幼教。比如他说,不可因孩子年幼就骄惯,“强横之气既成,则放僻邪侈无所不为。小则受人之辱,大则伤己之身,其害之大真不堪设想。”

  他说到父母绝不能因自己不顺而迁怒子女,“做父母的当发怒的时候,应当平心静气,使其矜平躁释。若拿自己的骨肉来泄愤,不是愚蠢得很吗?”

  还有,“当小孩子做错了事的时候,做父母的应当重责其事,轻责其人。即批评其所做的事而不能去辱骂子女的人格。如是辱骂人格,子女非但无悔过之心,而且长其为恶之心。”

  他主张赏罚不可滥用,一旦滥用,那么受之者不以为意,比如有些父母动辄责骂孩子,孩子渐把骂当成耳旁风,骂失去了“骂”的效力,且引起小孩子轻视与厌恶之心。

  他说到,不少当父母的逞一时之怒打孩子,但究竟骨肉情深,事后懊悔,“做父母的,与其追悔于后,不若慎重于始。”

  他提倡要尽量开阔孩子视野,“生活中不辨菽麦,不知斗秤者比比皆是……常识缺乏的人大概是不会有什么作为的。”

  他指出中国幼稚园存在几种弊病:与环境接触太少,在室内的时间太久;团体动作太多;没有具体目标……。他认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这些观念即使在当下中国也毫不过时,“中国幼稚园”的弊病至今未消除。“教育”这门知行合一的科学,路漫漫修远兮,它当然不仅是幼稚园的事,也是父母们要勉力习之的。

  为人父母——这真是门“宽进严出”的风险职业,它影响的是生命这样重大的事体。

  四岁·茁茂

  当月亮升起,

  万物祥和

  你轻轻的鼻息

  将夜空鼓荡成一幅

  湛蓝手帕

  旧年尘埃

  被尽数擦亮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换一换不喜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