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婴幼儿听不懂话,就不常和宝宝说话,这是大错特错的。
我有一位学生,她与她先生都是博士,她的孩子现在三年级了,不喜欢上学,学习缓慢,上课不专心,缺乏主动性,时时想去田野上跑。她听到很多有关注意力缺失的故事,便来找我,希望做神经上的检查。从遗传上看,孩子智商应该没问题,她想要知道大脑是否有病变,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
我先听她描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就知道孩子的病根在哪了。
她结婚不久便怀孕了,舍不得刚开始的事业,孩子出生不久便把孩子托给乡下的婆婆带。不料,两个月不到,婆婆中风了,无法帮忙,便把婴儿再转托给同村的婶婆带。婶婆不喜欢说话,也很少跟孩子说话。冬天时,婶婆把他穿好了衣服,放在门口晒太阳;夏天时,把婴儿车推到大椿树下。孩子从小就很乖,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每天看着人来人往,都不吵闹。这样一直到孩子要上小学了,才把他带回台北。想不到,孩子的状态既像人们说的多动症,又像孤独症。
我听后有点感慨,问她怎么忘记了1995年的那个重要的研究:孩子的智力跟他在三岁以前所听到的语言多寡呈正相关。
这个研究发现,最重要的时期是一岁以前,也就是一般人认为孩子还听不懂父母在讲什么的时候最为关键。那些认为孩子反正听不懂,在他们12个月以前不跟孩子说话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上的发展,比一开始父母就跟他们说话的婴儿差了许多。当这些婴儿长到3岁时,研究者给他们作《史丹佛·比奈智力测验》,发现孩子的词汇与他小时候听到字数的相关系数为0.6,扣除父母平日挂在嘴边的“把饭吃完”“快去洗澡”“快去睡觉”这种例行公式的句子,这个相关系数升到0.78。实验者继续追踪这批孩子到他们9岁,这时,他们在婴儿期所听到的字数与他们在《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的相关系数是0.77。这说明:婴儿期父母和孩子说话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孩子听到讲话字数的差异就是后来智力的差异。
父母在替孩子换尿布、洗澡和喂饭时所说的话,可以促发孩子大脑中神经的连接,使他将来在处理信息、思辨命题上比别人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就不跟他说话。其实,那时候说的话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开电视给他看没有用呢?一样都是声音,有什么不同吗?研究发现效果不同,如果不是眼睛看着孩子,面对面跟他说话,那些声音是背景噪音,对孩子神经连接没有什么帮助。
在神经学上,神经元被重复刺激的次数越多,它们之间的连接越紧密,神经信号发射得越快。这种重复的刺激会改变神经回路的连接。如果两个神经元平日没有接触,中间的间隙(突触)比较大时,信息容易流失。
孩子刚出生时,他大脑神经元的数量其实比他以后需要用到的多了许多。出生后,大脑便开始做修剪的工作,把不需的神经元修剪掉——所谓不需要就是不曾跟别的神经元连接过,单独一个,发挥不了什么功能的那些神经元。因此,在婴儿期听到4800万字的孩子,他的神经连接当然比只听到1300万字的孩子的神经连接密了很多,而且还不只是多了3.7倍而已;因为每一个神经元又可以有1千个以上,甚至1万个左右的连接,这种连接的密度是很可观的。
因此科学家认为,小时候听父母讲很多话的孩子,他们在思想上会比较细密,反应会比较快,点子会比较多,在学校的表现也就比较好了。
父母带孩子时,不可把他当宠物,只管吃喝,有空才跟他玩一下,孩子需要父母经常和他说话玩耍。孩子需要教育,他的神经必须做对的连接;而品格更需要长久、一致性的培养,才会成长得好。照顾孩子的人也不能频繁更换,因为这样孩子会没有安全感。
孩子是我们一生最大的投资,没有任何钱财名誉抵得上孩子的贴心与孝顺。要孩子成材,第一步便是把他带在自己身边,陪伴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