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宝“难带”是在反抗爸妈?

http://www.sina.com.cn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蒙台梭利认为,人生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在生理胚胎形成的那一瞬间,这个精神胚胎也随之形成。因此,婴儿一出生,他们就已经拥有了某种强大的精神能量与潜能,并非我们想象的只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懂。也因此,即便一个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他最大的乐趣只是吧唧着小嘴舔食被角,我们也绝不可小觑他们。因为,他们一样以其独特的方式读懂人间百态。婴儿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已经四处撒欢的小家伙呢?

  很多孩子夜间哭闹,睡不踏实,如果排除生理上受到刺激(如冷、热、饿……)或者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们极有可能是受到爸爸妈妈(陪伴他入睡的其他抚养人)的影响。记得琛琛几个月的时候,偶尔我特别想做点自己的事情,期待他赶紧入睡的时候,他常常是辗转反侧,不肯“就范”,甚至会比平时睡得晚许多。即便睡着,也是时不时就醒来,很不踏实,直到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我确信,他很清楚,妈妈试图把他哄睡着之后赶紧逃离,这带给了他不安全感,使他不敢入睡。相反,一旦我定下心来陪伴他,把其他事情完全抛开,他就会很快安然入睡。

  孩子就像精灵一样,有着很多神奇的潜能。人间百态,无不在他们的解读范围之内。

  让我们分析一个典型的案例,就会明白孩子是如何展示他们这种神奇的本能的。

  艾尔莎,3个月,一个法国小婴儿。她时常扭动着小身子哭闹不止,并伴有呕吐发生。断断续续地,这样的情形每天都要重复十几次。看到女儿如此痛苦,妈妈心疼不已。经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腹痛表现。但奇怪的是,经过各种细致检查之后,医生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的问题。既然不存在器质性的问题,艾尔莎怎么可能会有腹痛的反应呢?

  虽经多方努力,医生们最终仍无计可施,于是,他们推荐妈妈带艾尔莎去心理医生马塞儿·卢弗教授那里碰碰运气。见了卢弗教授,妈妈滔滔不绝,开始倾诉自己的苦恼。原来,艾尔莎有个哥哥,3个月的时候因心脏畸形而夭折,发病时也伴有呕吐现象。艾尔莎的呕吐与哥哥3个月时的情形很相似。这使妈妈十分担忧。艾尔莎一出生,父母便离异。妈妈因此深受打击,内心无比哀怨。不仅如此,艾尔莎的妈妈自己成长于单亲家庭,由母亲抚养。艾尔莎的外婆也在单亲家庭长大,同样由其母亲抚养。三代单亲的家族史,外加小儿子夭折,这些遭遇使艾尔莎的妈妈内心笼罩着宿命论的阴影。

  回想起小时候的经历,艾尔莎的妈妈认为她当年并不快乐。她一出生,父亲就抛弃了她们母女,母亲心情郁闷,对她态度粗暴,缺乏耐心,让她觉得自己不被关爱,并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与自卑感。

  妈妈的这番倾诉使卢弗教授豁然开朗。卢弗教授认为,艾尔莎妈妈家族特殊的历史,及她自身的成长经历决定了她可能复制她母亲的教养模式,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艾尔莎。而婴儿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反馈能力远远超出成人的想象。因此,他们能准确地从众多声音中辨识爸爸妈妈的声音,从众多气味中辨别爸爸妈妈的体味,对爸爸妈妈搂抱时的细微差异感受精准,并能根据对方搂抱的方式调整姿势,让自己更舒服。当然,他们也能准确感受一个人的态度、情绪、心理秘密……

  对于3岁前的孩子(尤其婴儿)来说,生存与成长的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去吸引父母(抚养人)的关注与爱。他们会凭借本能采取各种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他们那些积极的方式,如微笑,咿咿呀呀“说话”,各种可爱的肢体动作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关注,他们这些积极的表达方式就得到强化,他们就会尝试更多地通过这些方式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相反,如果他们这些积极的反应模式得不到关注,只有当他们变得“难缠”,或者出现各种“问题”(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问题)时才能有效地获得关注,那么,他们就会变得越发“难带”。卢弗教授分析,艾尔莎恰恰是在通过腹痛这种方式吸引妈妈的关注,在反复实践之后,她发现这是最有效的手段,并且她痛得越厉害,哭得越凶,妈妈给予她的关注越多。于是,她就会持续地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妈妈更多的关注。

  卢弗教授的一番话使艾尔莎的妈妈豁然开朗。她开始更多地关注艾尔莎,而不是像以往一样略显粗暴地对待她。奇怪的是,自从她与卢弗教授聊过之后,艾尔莎的腹痛也奇迹般的 “治好”了。当然,这样一来,妈妈也轻松多了。于是,妈妈与艾尔莎的关系得到改善,一切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了。

  从艾尔莎的案例可以看出,孩子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当然,艾尔莎的案例显得有些特殊,似乎不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如果我们去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行为与反应,就会发现,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类似反应比比皆是。

  曾经有不少妈妈因为孩子特别难带而苦恼。在她们咨询我的时候,深入一聊就会发现,不少妈妈属于“因为各种原因并不想要孩子,却意外地怀孕”这一类型。由于没有当母亲的思想准备,孩子降生后,她们也就无法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于是,那个小婴儿敏感地洞悉了妈妈的心声,也因此焦虑恐惧起来。出于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变得“难带”些,以此来吸引妈妈更多的关注。于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接纳的孩子就这样成了妈妈的“麻烦”。当然,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很微妙,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妈妈越来越疲倦,孩子越来越难带;孩子越难带,妈妈越疲倦。对于这一类型的母子/母女来说,改善的唯一方法只能是妈妈调整自身,试着全然接纳这个孩子,不管他“麻烦”与否。一旦妈妈发自内心地接纳了孩子,以平和之心对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发生变化的。

  相反,也有些妈妈并没打算要孩子,孩子却意外地降临了,这给她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因此,她们发自内心地爱上这份“礼物”,享受与他相处的每一刻,那么,通常她们的孩子也会非常乖巧,特别好带。

  当然,也有些妈妈作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当孩子真正降临的时候,才发觉孩子虽然可爱,却占用了自己太多的时间,耗费了太多的精力,于是,自由没了,羁绊重了,疲累增加了……如果爸爸参与度低,妈妈的内心就更不平衡了。各种不愉快随之而来。

  还有一种情形是,爸爸妈妈因为儿时与父母的关系比较疏离,成人后,他们往往会复制父母与自己相处的模式,跟孩子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导致孩子不得不通过“难带”争取更多的关爱。

  孩子与妈妈的关系如此,与其他人的关系亦如此。甚至,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矛盾,家庭氛围变得紧张的时候,孩子也会变得“麻烦”,以此作出回应,表示他“收到”了相关的信息。相反,他就会满足、愉悦、安之若素。陶行知先生曾写道:“人人都说小孩小,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果然句句真言。

  即便孩子还不会说话,他们也能敏锐地读懂人间百态。他们的每个行为、每种表现都表达着无言的心声,都在向我们传递某些信息,警醒我们去改变。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 新闻国航北京飞纽约CA981航班受到威胁返航
  • 体育西超级杯-皇马2-1力克10人巴萨捧杯
  • 娱乐张敏明年嫁前经纪人 感情经历大盘点
  • 财经焦作健康元被曝采购1.45亿元地沟油制药
  • 科技苹果开始回收iPhone 4S 最高价345美元
  • 博客日本驻华大使讲述袭车事件细节(图)
  • 读书毛泽东重新用小平内幕 江青腐败生活揭秘
  • 教育全班仅一男:男女比成世界性两难问题
  • 育儿数十万婴儿信息遭泄露 取消奥数更拼爹?
  • 健康十大短命活法靠谱吗 小心心脏问题引猝死
  • 女性中国名媛是暴发户 时尚圈10大生存现状
  • 尚品奢侈品大牌的酒店帝国 世界各地海景豪宅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冯小刚曾梵志共同作画 玉器保养六大忌讳
  • 热点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