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人也是爱?

http://www.sina.com.cn    《别以为你会爱孩子》 

  对爸爸妈妈来说,孩子打人、被打总是令人头痛的事情之一。经常打人的孩子,爸爸妈妈每次接到投诉都恨不得受伤的是自家孩子。经常挨打的孩子,爸爸妈妈则恨不得握着孩子的小手打回去,一次把对方打怕了,免得再受这种窝囊气。不过,我们更常看到的情景是,爸爸妈妈这边还在纠结呢,孩子们早泪痕未干就又滚成一堆,玩得热火朝天了。

  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打人是有着另一番意义的。如果我们去问那些打人的孩子:“你最喜欢的小朋友是谁呀?”他往往回答:“×××”。而这个×××恰好就是经常挨他打的孩子。有句俗语叫:“打是亲,骂是爱。”用在恋人身上很贴切,用在孩子身上一样很贴切。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孩子成长的经历就会发现,在他们几个月的时候,只要见到他喜爱的玩具,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用手去拍打,或者抓起来扔,扔了捡,捡了扔……这是他探索的一种方式。他们最初与小伙伴交往的方式,与他对待玩具的方式异曲同工,都源于爱。当然,除了爱,他这种行为带来的不同反应还是激发他探索热情的动力之一。每当他抓或者打了小伙伴之后,小伙伴会哭,会大声喊叫,会打回来,旁边的大人还会有一些跟平常不一样的表现……所有这一切都与他的行为相关,他乐得继续去探索,一再检验这种因果关系。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就会习得更恰当的方式,如果家长引导无方,就会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对低龄的孩子来说,这是很常见的一种行为。

  某日,全日班孩子自由活动时间,我拍了一段视频放会所的微博上。3个小男孩在斗狠。子敖对笑笑说:“我要把你扔到窗户外。”笑笑则一边比画着扔的手势,一边说:“我要把桃子扔到房子顶上去。”爸爸妈妈们看到这段视频,都觉得很搞笑,回家便跟孩子聊起这段。当笑笑爸爸妈妈问笑笑为什么要把桃子扔到房顶上时,笑笑开心地回答:“因为我喜欢桃子呀!”要扔笑笑到窗外的是子敖,笑笑却要扔没招他惹他的小姑娘桃子,这不是很奇怪吗?如果不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永远也理解不了他们的这种逻辑。甚至有时容易误会了孩子的好意,或强化了孩子的攻击行为。

  对于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还比较差的孩子,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及时控制住孩子伸出去的小手,从正面引导他:“你喜欢×××,那就抱抱他/亲亲他/跟他握握手/对他敬个礼/拿玩具和他一起玩儿/轻轻地摸摸他/和他手拉手去……”只有这样,孩子才明白什么样的方式才是更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可惜我们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遇到这样的情景,第一反应就是严肃地呵斥孩子:“不许打人!”这一个标签贴下来,孩子明白了打人的概念,并且,他这个行为一出现,爸爸妈妈就很紧张,那表情、夸张的动作可是平时看不到的,多有趣多稀罕呀!经验就会告诉他,这是吸引爸爸妈妈关注、引发他们那种特殊反应的好方式。于是,不断去尝试就成了孩子的一大乐趣。当然,尝试到一定的阶段,他会发现,爸爸妈妈竟然为这个事情真的生气了,又是打手,又是虎着脸凶他,他就更困惑了:既然爸爸妈妈可以打我,那我打别人一定也是对的。虽然爸爸妈妈打我的时候并不舒服,可是我打别人的时候并没觉得不舒服呢!那就继续吧!

  如果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这样的互动模式,可以提前暗示他:“×××来了,你们俩握握手/敬个礼/手拉手去滑梯那边吧!”孩子是很容易被暗示的,如果我们在他还没动手前,就根据当时的情景,以合适的语言去暗示他,他的潜意识就经由我们的暗示获得另外一个指令,进而支配他的行为。当然,如果我们时不时惊喜地赞赏他:“哟,我们家宝宝学会跟人握手了!”爸爸妈妈这种惊喜的表述也会强化他这些更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被打的孩子,是不是除了被动挨打,或者躲避,甚至教他打回去,我们就无所作为了呢?当然不是。假定对面来了一个攻击性很强的孩子,我们很紧张,满心都是防备,甚至恨不得带着孩子尽快逃离,但又碍于面子,不得不留下跟对方的家长应酬几句。那么,正如前文提到过的,孩子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对面来的孩子自然就会感受到我们的紧张与戒备,出于本能,他也会紧张与戒备。当然,对于一个习惯了攻击小伙伴的孩子来说,他试图自我保护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于是,即便短短一两分钟,“战事”也可能爆发。倘若我们换一种方式应对这个富有攻击性的孩子,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

  “是×××来了呀!我们家小苗可想跟你玩了。你看,小苗还会向好朋友敬礼呢!”这一句话,把两个孩子都带动起来,小苗果然会显示他敬礼的本领,对方在这样一个充满友爱的氛围里,警惕性放松,自然就会模仿小苗。这样一来,“警报”自然就解除了。

  又或者,我们了解到对方有什么样的本领,不妨先夸夸他:“听说你会跳迪斯科呢!我觉得迪斯科可不那么好跳哦!我和小苗可想学了。你能当我们的小老师,教教我们吗?”当我们以如此友好的姿态去暗示他的时候,他自然也就想不起来要攻击小苗了。小苗就安全了。

  对于那些语言能力和理解力都发展得不错的大孩子,他们可能很清楚界限,但仍然出现一些明知故犯的攻击行为。上述的方法无效的话,除了远远躲开,还可以探究导致他出现攻击行为的缘由,以便从根本上消除导致他出现攻击性行为的诱因。

  导致孩子明知故犯攻击他人的原因很多,诸如他在别的地方受到欺负,积累了大量的负面情绪,将这些发泄到比他弱小的对象身上;从周围某些人身上习得了这种行为,日久成了习惯;因为受了委屈不被人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情绪;虽然知道这种行为不对,但是不清楚该以什么样的行为替代,因而习惯性陷入同样的模式……那些富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他们的爸爸妈妈通常对他也比较粗暴,但凡他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可能更多地通过体罚的方式来约束他。而他表现很好的时候,爸爸妈妈往往松了一口气,乐得清静一会儿,不再给予他任何关注。因此,孩子只能通过这些不被接受的行为来获得更多的关注,并将他受到体罚带来的负面情绪发泄到比他弱小的对象身上。如果是这样,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很难改变。

  如果家庭环境没有问题,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我们可以跟他讨论一下,这样对待对方,对方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对方如此对待他自己,他又有什么感受。如果想让对方和自己都很愉悦,又该如何?

  被攻击的一方,我们一样可以跟他讨论,遇到这样的情形应该如何去规避与转化。孩子的想法也许比较幼稚,没有关系,我们无须否定他,只客观地帮助他分析一切,提出我们的建议,让他自己去判断就好了。如果我们经常以这样的方式跟孩子探讨,不仅可以解决这个攻击与被攻击的问题,还可以帮助孩子打开心扉,养成遇到困难拿出来跟爸爸妈妈讨论的习惯。如此,不管他将来遇到什么难题、挫折,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他的坚强后盾,他就不会因为得不到心理支持而走上我们无法接受的道路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应对的策略:

  ●  当发现对方试图攻击自己时,平静地提醒他:“如果你这样对我,我只好跟别的小朋友玩了。”说完,走人。

  ●  做出一个暂停的手势,大声对对方说:“停!请你把手放下!请你跟我这样玩儿(根据孩子经常遭遇的情形提示做其他动作)!”

  ●  当情况紧迫时,可以对着对方大声喊叫。这种带有力量的姿态会让对方害怕,他就可能停止攻击行为。

  ●  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及对方的特点,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

  爸爸妈妈在身边,一切都好说。倘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是不是又该纠结了呢?实际上大可不必。正是在打打闹闹的过程中,孩子们才能通过切身体验悟到更好的交往方式。当发现某种模式不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时候,他们会尝试调整自己跟对方的互动模式,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富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某一天不攻击小伙伴了,一个原本很温和的孩子突然出现攻击性行为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斗是孩子发展的一种需求。如同其他哺乳动物的幼崽一样,正是通过这样的嬉闹,他们习得了生存的本能,懂得了如何与伙伴互动,如何拉近关系又保持适度的距离。因此,打斗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手段,是他们权衡自我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种有益尝试。提供机会让他自己通过尝试得到的这些经验,比我们直接教给他相关的经验更有意义。因此,只要保证不出大的乱子,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甚至可以有意让孩子尝试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哪怕他因此有些挫败感,对他的成长也是有益的。我们无须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将他完全罩在我们的羽翼之下,给他最好的保护。否则,我们就相当于怀着好心剥夺了他自我成长的机会,反而会妨碍孩子的发展。

分享到: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baby.sina.cn

精品推荐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更多关键字: 成长  行为  影响 
  • 新闻国航北京飞纽约CA981航班受到威胁返航
  • 体育西超级杯-皇马2-1力克10人巴萨捧杯
  • 娱乐张敏明年嫁前经纪人 感情经历大盘点
  • 财经焦作健康元被曝采购1.45亿元地沟油制药
  • 科技苹果开始回收iPhone 4S 最高价345美元
  • 博客日本驻华大使讲述袭车事件细节(图)
  • 读书毛泽东重新用小平内幕 江青腐败生活揭秘
  • 教育全班仅一男:男女比成世界性两难问题
  • 育儿数十万婴儿信息遭泄露 取消奥数更拼爹?
  • 健康十大短命活法靠谱吗 小心心脏问题引猝死
  • 女性中国名媛是暴发户 时尚圈10大生存现状
  • 尚品奢侈品大牌的酒店帝国 世界各地海景豪宅
  • 星座鬼节4法转大运 测试爱情中你欠揍吗
  • 收藏冯小刚曾梵志共同作画 玉器保养六大忌讳
  • 热点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