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其中针对5~6岁学龄前儿童指出,“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表示,实施《指南》原则之一就是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严禁“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首先要变的是家长观念
我的右手:我曾经听到过两名家长关于幼儿园“好”与“坏”的评价,一名家长说起自己孩子的幼儿园一脸气愤:“这家幼儿园真差劲,老师没水平,只会跟孩子玩玩游戏,唱唱歌,睡睡觉,从来不教孩子识字做算术,下学期一定转园。”另一名家长则一脸自豪:“我家孩子现在已经识字几百个了,还会写很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没问题,老师很认真,还有回家作业呢!”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上学,上学就要学知识学本领,玩玩跳跳就是不务正业,能识多少字会做多少题才是“真金白银”,才不至于在进入小学后掉队。所以,有的幼儿园搞超前教学很大程度是有家长在助推,是在向家长展示“教育成果”,换种潮一点的说法,幼儿园这么做也是在适应市场需求。
烟雨一蓑:《指南》可以给家长一个放心的导向。大家都知道应该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可就是不放心,硬是要给孩子灌输知识。孩子在幼儿时期根本就不懂知识的术语,何为“加”何为“减”?比如:有5个苹果,你吃掉一个,还剩几个?孩子可能会很快说出还剩4个。可是你要问5减1 是多少?孩子就茫然了。那么就只能靠强制记忆了。其结果就是早早的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遵循规律,顺应自然最好。
孩子最缺的是童年
孙维国:今天的孩子,物质丰盈,但沉重的书包、写不完的作业、考不完的试、上不完的培训班,将孩子们的时间一点点“打包”,童年,被装进这个越来越功利的“包里”,童年的开心和快乐,随之越来越少。快乐地玩耍是儿童天性,这种快乐一旦失去便无可恢复。
可现实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连幼儿园也越来越“小学化”,极度功利的教育,是以牺牲孩子童年快乐为代价。一个人没有快乐的童年,他的记忆肯定是不完整的,甚至在内心会留下阴影。这不仅是孩子的不幸,更是教育的悲哀。我们的孩子最缺不是教育,而是童年。基于现实,《指南》既是教育常识的回归,又何尝不是人性的回归?尽管目前而言《指南》实际作用有限,但在幼儿教育理念上毕竟是一种进步。教育改革难以一蹴而就,为孩子松绑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不妨就从《指南》开始。
《指南》需要全面学习
凌心园主:随着《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舆论纷纷把目光对准了其中关于孩子学习要求的指导意见,但我认为,舆论的这种片面聚焦恰恰强化了社会上对于早教的狭隘理解和认识。事实上,只要你耐心看完《指南》全文,就会发现,其中对于幼儿身心的发展给出了相当全面的建议,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又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而舆论所聚焦的“学会10以内加减”,其实只是科学领域中关于数学认知要求的其中一项。
整份《指南》,值得所有的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仔细、全面地学习,切勿仅把目光盯在科学认知这一块。比如,“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中对幼儿进行安全保护和安全教育的建议,如果家长都能做到,我想前不久天台五名儿童水库溺水的惨剧就不会发生。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份《指南》中的一些内容,也值得所有成年人反思。比如《指南》中要求6岁儿童,能够“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并且“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看到这两条,那些在工作中畏难避险、对领导唯唯诺诺的成年人们,难道不脸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