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别人的父母

  《与孩子一起炼爱》

  很偶然地,我在某中学论坛里看到一个帖子,感到触目惊心。帖子名叫“我们的父母是罪人”,内容充满激愤。现节选如下:

  我们的父母是罪人,经常可以看到校长像骂狗一样地呵斥他们。

  因为父母生下弱智的我们不能100%地考上清华北大,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所以他们是罪人;

  因为父母数理化的水平太差,还得麻烦老师上课、改作业,所以他们是罪人;

  因为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让我们难以下咽您买来的饭菜,所以他们是罪人;

  ……

  帖子里的中学,是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帖子里的校长,也是我所尊敬的校长,虽然从未谋面,但在媒体上看到过对她的报道,印象中是一个非常敬业,非常文明,非常和蔼可亲,对孩子充满慈爱的校长,怎么会是这样?!

  我不知道这个帖子的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的,但我感觉得到他心中的委屈和愤懑,作为一个教育者,让被教育者内心产生这样的情绪,终归是一种失败。

  老师当着学生的面斥责学生的父母,这在中国的学校里是很普遍的,老师动辄“请家长”,而家长被“请”去之后,往往就是点头哈腰赔笑脸。在这种时候,孩子就像人质,再强悍的家长,顾忌到孩子的处境,也不得不把自己的脸面放到一边,忍气吞声,对老师恭恭敬敬。

  更要命的是,这个场景往往就当着学生的面发生,不仅让家长无地自容,也给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当一个孩子亲眼看见自己的父母受到凌辱,他会是什么感觉?!任何一个父母,都绝对不愿意在孩子面前丢脸,这关系到自己的尊严,更关系到孩子的情感,关系到他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一位强有力的父亲、一位受人尊重的母亲,这是一个健全家庭赖以存在的根基,你毁了他心目中父母强有力的、令人尊重的形象,这意味着什么?

  自古以来,羞辱人最狠的一招就是辱骂对方的父母。咒骂如果延及对方父母,愤怒会立刻升级,仅仅这一句骂就有可能招来一场血战,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父母和孩子是共生关系,他们一起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家,他们有血缘的联系,有共同的外貌特征,生活在一起,情感上彼此依存,他们是一个整体,哪怕他们内部也有冲突,但在外人面前,他们就是一体的,你欺负其中一个人,就等于欺负他们全家。所以,不尊重一个人的父母,就是不尊重这个人本身,也是对他全家的冒犯。

  老师批评学生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师生之间有天然的尊卑之分,社会等级是自然存在的,只要不是侮辱人格,学生一般都能接受。

  但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社会地位是平等的,如果老师像教训学生一样教训家长,就等于将自己置于家长之上,就等于贬低了家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父母被贬低(甚至被羞辱),会怎么想?

  在孩子心目中,老师和家长的地位是根本不可比的,一个老师,即使你做得再多、做得再好(何况你还不一定做得好),你也永远不可能是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人永远是他的父母!想想看,你去伤害一个人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会是什么后果?一个孩子,无论他在家里受了多大委屈,那种血缘的力量永远都存在,世界上最不可解脱的关系就是血缘关系,父母永远是父母,一个人的父母,你永远不能去动!

  孩子的自尊与父母的尊严有极大关系。父母在社会上受尊重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孩子自尊的程度,这里面有一系列的原因。

  1958年,日本科学家河合雅雄发现了这一现象。他给生活在一个猴群中的两只小猴子扔下了一些食物,看他们谁能获得食物。结果发现,当两只小猴的母亲都离得较远时,较强壮的那只小猴获得了食物;但当两只母猴都离得较近时,反而是较弱的那只小猴得了手,因为他的母亲社会地位高于另外那只小猴的母亲。地位高的母亲在场能使其后代从中受益。

  人类的孩子也很明白这个道理,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用谁教,孩子都会有这种意识。两个小孩打架,如果双方父母都在场,他们都会跑向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这时候谁的父母更强势,谁就会获胜。不少孩子会炫耀父母的官职和家里的财富,因为强的父母可以让他处于有利地位。

  父母在外人面前过于谦卑软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依附性地位低,在心理上处于低等级、低自尊状态。父母被人欺负,孩子会感到极度沮丧、自卑、愤怒。

  父母的尊严非常重要。有个国外的故事,某富人在佣人的儿子来玩时给佣人极大的尊重,让她的儿子感觉到自己是贵客,自己的妈妈像主人一样有尊严。这是非常大的善举,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正面的、有尊严的形象,就把孩子的价值判断、孩子的人格成长,朝正面的方向推进了一步。

  当然,说到尊重别人的父母,就必然会说到另一个问题——家长自己也要自重。

  父母受辱,对孩子是一种挫伤。所以,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一定要自重,要守规则,守公德,凡是有可能自取其辱的事,都绝对不要做。给自己尊严,也是给孩子尊严。让孩子因你而骄傲,这将是他力量的源泉。

  越是生活不如意的家长,越容易给孩子施加压力,因为他们想让孩子改变命运,不要走自己的老路。但家长本人之所以不成功、不如意,必有其自身的原因,往往这些个人素质上的原因又会不知不觉地传给孩子。

  我们常说父子或母子俩“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其实,同一个模子不仅可能铸出相同的长相,还可能铸出相同的品性和人生。家长要有反思的意识,自己的人生不成功,就要去找失败的原因,把症结搞清楚了,才能帮助孩子避免犯同样的错。

  同时,家长要有积极的心态,虽然自己不成功,但人生还没有走到头,还有成功的机会。自己要努力进步,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家长更要有学习的习惯,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有个朋友对我说,女儿大了,有点儿瞧不起她了,说自己学的那些英语妈妈都不会。所以这个朋友也开始背单词,为了不让女儿瞧不起。精神可嘉,尽管我不是很赞同她这种方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知识的学习上,孩子迟早会超过我们,如果孩子不如我们,那才是更大的可悲。孩子超过我们是好事,但我们如果失去孩子的敬重就不是好事了。要保持孩子的敬重,并不是要和他学一样的知识、要比他学得更好,而是在人格上、精神上、思想上让孩子有可以佩服、可以敬重你的地方。家长的学习并不是和孩子一样背单词、做习题,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学习,只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乐观、积极,感觉到你的毅力,感觉到你在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极大的动力了,足以赢得孩子的敬重。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