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宝是不是每当你叫他做什么,他总是一个钟条件来跟你交换,如果你不答应,他就拒绝按你要求去做。其实,孩子这种讨价还价的行为都是父母造成的,他们是在模仿父母的行为。那么,你该怎样去预防矫正呢?
不知什么时候,孩子学会了跟自己“讨价还价”,如果你叫孩子做点什么,他总是提出各种交换条件,让你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你仔细回想一下,曾经的某一次或某几次,你是否主动给孩子提出过“交换条件”,用事后的“好处”来引诱他做什么事?这些话让孩子产生了一种误解,以为父母要求自己做事,自己便可以理所当然地获得某种“报酬”,于是他们开始充分把握每一个时机来要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案例:孩子为何总是跟我“讨价还价”?
微微妈妈最近被5岁女儿“讨价还价”的行为弄得心烦意乱:晚上,你要求他弹一小时钢琴,她会花半个小时跟你讲条件:周末带我去动物园,要不弹完琴我可以吃三块巧克力;早上,希望她在喝过牛奶后刷次牙,她说行吧,但今晚光看动画片不学拼音……微微妈妈发现自从在家里“发扬民主”、“与女儿平等对话”后,女儿哪怕在穿什么袜子上,都有得缠搅……
评析:孩子“讨价还价”的根源在父母身上
其实,讨价还价是父母教给孩子的。开始的时候,“交换条件”都是父母主动提出来的,“只要你今天好好弹琴,周末我就带你去坐过山车”。由此养成孩子在听话顺从前,会先想想究竟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为什么大人能熬夜看电视而小孩子不能?为什么大人星期天可以逛街,小孩子就必须上兴趣班?这不公平!公平的办法是我能得到一点补偿,比如每星期吃两次汉堡。
“讨价还价”有什么后遗症?
1、可能造成孩子成长的“被动状态”
当讨价还价成了习惯,每一次成功后,孩子就在准备下一次的“交易”了。如此下去,孩子会计较任何事情的“即时效益”,看不到好处就不做。
如此下去,孩子便不会出于强烈的兴趣去学习新东西,也不会有探索精神,更不会有责任心和同情心。他的人生会丧失所有的主动权,任何事情不是“我要做”,而是“要我做”,人生的成长过程就变成了“被动状态”。
2、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争议上
双方进行拉锯式的谈判,孩子从父母口中挤牙膏般地挤出点“利益”,浪费了双方的时间不说,孩子专心思考及行动的时间也因此变得很少。
3、父母的权威受到挑战
你会发现经常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作为父母,你对局面失去了控制。你的嘴皮都磨破了,却还未对晚上睡前洗澡达成协议。在任何一件小事上都会引发长时间的谈判,你还有权威吗?没有了权威何谈对孩子的教育?
4、疲惫造成父母情绪失控,最终伤害的还是孩子
当父母的耐心用尽之后,孩子倔犟的讨价还价行为会令父母情绪失控。这个时候,民主的父母就成了暴怒的父母。这种从一个极端迅速摆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常常让孩子的内心更受伤。
怎样避免孩子的“讨价还价”?
1、开始就不和孩子讲条件
许多父母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的影响其实很坏,因为孩子会效仿父母动不动就讲条件。也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为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
有些父母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父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其实,从开始就什么条件都不讲,提出要求并督促执行就是了。如此,孩子不可能学会讨价还价。
2、父母双方要保持一致
当父母一方拒绝孩子的要求有不合理的地方时,另一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而且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坚持自己的条件。最好是父母保持协调一致,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对孩子说,我们商量后告诉你。
3、有些事可与孩子共同商讨
比如,孩子日常生活作息时间的安排,就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但是,父母必须掌握主动权,不能与孩子无休止地讨价还价。
4、一定坚持令行禁止
如果说“不”后父母又对孩子作出妥协或让步,就不仅会失去父母的威信,还会使孩子沾染上不守信用的习气,让孩子更加讨价还价。所以,父母不要随便乱说“不”,一旦说出口就要坚持,做到令行禁止。
5、以精神鼓励为主
“讨价还价”基本上是围绕着物质鼓励进行的。不妨多用精神鼓励,夸奖等,这类鼓励换来的孩子的妥协与物质换来的妥协不同,往往是有益的,它们满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内在的感受,比如拥抱传达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有责任做得好。
6、设定一条底线
在你开始让孩子的声音在家庭决定中起作用时,事先为可能发生的争论设定一条底线,以便适时地结束争论。比如和孩子约定,可以讲条件,但是任何事情的“最终决定权”属于父母,一旦父母作出了决定,便绝不再讨论更改。
可以在平时和孩子一起制定简明、便于操作的规则,逐渐让孩子明白哪些事必须做,应该怎样做。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约定必须严格的执行,规则也不可以随便更改,否则,摇摆不定的底线会让约定和规则失去意义,也让父母失去威信。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讨价还价都是试探性的,只要父母能坚持原则,大多数孩子会慢慢改变。
7、改变要求的方式
别让孩子觉得你在“求”他,不妨改变提要求的方式,换个角度,把你的真正意图隐藏起来。比如要孩子吃完碗里的饭,可以说:“饭吃不完,饿了没有其他东西吃。”当孩子从你的暗示中认识到后果不妙时,会主动服从你暗示的要求。
8、让孩子承担后果
“讨价还价”浪费的时间往往会影响后面事情的进行,不妨让孩子承担这争论错过了原定看动画片的时间,那么让孩子哭闹吧,但是要让他知道这全是因为他纠缠于“讨价还价”才造成的,责任在他,而且他必须承担这个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