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迁移现实兴趣

  《带孩子决胜后半场》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是他有没有兴趣的问题,而是应该有什么兴趣的问题。

  实践中,家长们苦恼的不是孩子没有兴趣,而是孩子的兴趣太广了,上网、画画、唱歌、看电视、打游戏,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有兴趣,就是学习没有兴趣。

  面对这种状况,许多家长先是好言相劝,甚至苦苦哀求,但孩子不听;接着就是训斥、甚至打骂,仍不见效果;最后就束手无策,只好听之任之,甚至说:“孩子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迫他了,爱因斯坦都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不好,也不能责怪他。”

  这种认识并不合适。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固然不应该责怪他,但是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那样会耽误孩子一辈子,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失职。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兴趣是因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需要来改变孩子的兴趣。所以,我们应该从理论上承认没有改变不了的兴趣,一个人只要改变了需要,他的兴趣就会随之改变。

  心理学上把这种兴趣改变的现象称作“兴趣的迁移”。

  兴趣迁移,有自发迁移和人工迁移两种。小孩子的兴趣很不稳定,随时都可能发生迁移,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喜爱那个,是常见的现象,这属于自发迁移。早期诱发模式中所说的通过家长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来实现的迁移是人工迁移。这就是说,只要方法得当,人的兴趣是可以有意识地从一处一物迁移到另一处另一物的。

  在实践中,在我们的周围可以看到一种人,他们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能耐,实际上就是兴趣迁移的心理品质好。“干一行”,他换了新的工作;“爱一行”,他很快地将自己的兴趣从原来的工作上迁移到新的工作上来;有了新的兴趣,他也就“专一行”了。他善于及时迁移自己的兴趣,是兴趣心理品质好的表现。

  所以,当我们确定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就应当相信这个目标兴趣是可以实现的,从而树立起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信心。

  如果我们设法把孩子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不就学好了嘛!那么,怎样才能把孩子现在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去呢?

  激发孩子对学习本身的直接兴趣,从本质上讲就是千方百计地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孩子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直接需要。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孩子就会对学习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因为,目标、动机、兴趣是相互贯通、相互迁移的。

  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我们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应该是具体、生动、可望而又可即的,不要讲些泛泛的、抽象的“为祖国学习”、“为人民学习”的大道理,那对于孩子来说,难以理解,效果不好。

  问题难是难在“千方百计”这四个字上,也就是用什么方法。

  迁移兴趣的方法很多,我在家庭教育中使用的是“逐步过渡法”。

  所谓“逐步过渡”,指的是分成多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将孩子的现实兴趣向目标兴趣迁移的方法。

  这里的“现实兴趣”,指的是孩子现在具有的兴趣;“目标兴趣”就是我们想要孩子建立的新兴趣。当然,学习兴趣应该是目标兴趣之一。

  之所以要一步一步地分成多个步骤来进行,是因为孩子并不喜欢“目标兴趣”,所以不可能直接迁移。

  我们只能先选择一个事物,这个事物离孩子的现实兴趣比较近,容易迁移过去形成兴趣,先让孩子喜欢这一事物,形成第一个“中间兴趣”;然后再选择第二件事物,这第二件事物离现实兴趣远了一点,离目标兴趣近了一些,让孩子喜欢这第二个事物,形成第二个“中间兴趣”;接着再确定第三个中间兴趣,进一步接近目标兴趣。就这样,逐步向目标兴趣靠近,最后建立起目标兴趣,实现现实兴趣向目标兴趣的成功迁移(图4)。

  我在家庭教育中就是这样来迁移孩子兴趣的。

  案例一:

  女儿晓春到小学五六年级时,我想让她多读一点长篇小说。因为读点小说,尤其是多读一点中外名著,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有好处。可是,晓春不喜欢看长篇小说。于是,我就将“读长篇小说”的兴趣设定为女儿的目标兴趣,然后寻找机会设法将孩子的现实兴趣迁移到目标兴趣。

  我首先采用的是“攀比诱导法”。我给女儿讲读长篇小说的意义,从长篇小说对青年人知识结构的影响,讲到长篇小说对工作的意义。特别是我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周恩来总理在一次接见外宾时,有一位日本记者曾问:“《三国演义》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翻译随口回答说是“神话小说”。周总理当场作了更正。事后,周总理对此非常生气,严肃地批评翻译:“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

  从我的心理来讲,这是反向攀比,你看这位翻译不看长篇小说,工作就出差错了,你将来可不能出这样的差错。

  但是,并不见效果,女儿好像没有一丝一毫去书架上拿长篇小说看的迹象。反过来,可能是我自己不觉得这样讲的次数太多了,讲到后来,没等我把话讲完,女儿就会不耐烦地给我补上一句:“我知道,你又要说周总理了。”搞得我十分尴尬。这“攀比诱导”失败了。

  第二次,我采用了“榜样诱导法”。担任这个“榜样”的不是哪个大人物,而是优秀科普书,试图用优秀科普书为榜样诱导女儿看长篇小说。

  有一次,我参加全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会会议,会上发了十几本科普图书,其中有一本《太阳元素的发现》,写得特别生动,非常吸引人。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时竟整晚没有睡觉,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

  回到家中,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儿子司卫东,我观察到司卫东也是一夜没有睡觉把这本书看完的。

  于是,我心想:这么好的书,推荐给女儿,她该会喜欢看了吧。

  我悄悄地把《太阳元素的发现》放在女儿的桌子上,也没有说什么要求。这是我在家庭教育中的习惯做法,更没有说看完了给爸爸说说感想。但是,我并不是不管,而是悄悄地观察女儿的行为。结果发现,她并不是赶在一天把书看完的,看完后倒是还推荐给同学看,但是她自己并未建立起喜欢长篇小说的兴趣。这一次的“榜样诱导”也失败了。

  但是,我没有气馁,我在继续寻找新的机会。

  过了个把月,电视台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我觉得时机到了,可以用兴趣迁移法。因为看电视是孩子的现实兴趣,看电视剧《红楼梦》和看长篇小说《红楼梦》、再到看其他长篇小说有直接关联。

  于是,每逢播放《红楼梦》电视剧时,不论在干什么事都停下来,全家都来看,看过之后全家讨论。由于我、孩子妈妈和儿子,都看过小说《红楼梦》,所以讨论起来我们三个人都有话说,而且我特别招呼儿子,在讨论的时候,故意选择那些小说里有的、在电视剧里没有的内容来讨论。女儿没看过小说,就插不上话,这一插不上话,心理需求就产生了,她就要问,她一问就好办了。

  她问:“你们说的内容我怎么没有看到?”

  她哥哥说:“在书上有。”我也就顺势说这个内容在书中哪一回,但是我并没有要求女儿马上看小说《红楼梦》,更没有批评女儿:“叫你看小说你不看!”

  于是在看了两三次电视剧之后,女儿就根据晚上电视剧要播到什么地方,自己从书架上抽出《红楼梦》找到那一回看了起来。电视剧《红楼梦》播完了,女儿把小说《红楼梦》也看完了(图5)。

  当然,为了稳定女儿刚刚建立起来的看《红楼梦》小说的兴趣,同时,也是因为我在讨论中发现,女儿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社会历史、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尤其感兴趣,那是从电视画面上看不出来的,于是我让在图书馆工作的孩子的妈妈借来杂志《红楼梦研究》给女儿看,帮助女儿理解《红楼梦》小说中的深刻含义。

  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给晓春借了几本长篇小说,借着看完《红楼梦》的热度,她又将这几本长篇小说捧上,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此后,她又提出要看国内外的名篇名著。应该说,她阅读长篇小说的兴趣是迁移成功了!

  案例二:

  我的外甥女平平,小时候喜欢唱歌,但不喜欢背古诗。那是她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出差在武汉录了一盘《儿童唱唐诗》的录音带,想让平平学点唐诗,于是就送给平平的爸爸。过了一个多星期,我去看平平,问:“能背几首了?”

  平平的妈妈说:“一首都不会!她不愿背。”

  我听了后,一边漫不经心地说:“不愿背就不背了,”说完了还故意看了一眼平平,说,“平平,你说对不对。不愿背就不背了!”一边坐在沙发上,打开录音机,放起了流行音乐,和平平一起欣赏起来。

  当然,我心里明白,我不是来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的,所以放了两首歌之后就故意把《儿童唱唐诗》的录音带放进了录音机播放起来。

  只听到清脆悦耳的童音响了起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我看平平也兴致勃勃地在听,就问:“平平,这歌好听不好听?”

  “好听!”平平以为我不是教她背唐诗,很高兴地回答。

  “你会唱吗?”

  “不会。”

  “你那么喜欢唱歌,一定很快就会学会的。来,我们来一起学。”

  于是,我和平平一起跟着录音机唱了起来,唱着唱着平平不知道歌词(唐诗)原句,就说:“那一句是怎么说的?”

  “哪一句?”我一边回答,一边说:“我干脆把这首歌词全抄给你。”

  我把那首诗抄了出来,和她一起跟着录音唱,果然不用两三遍,她就会唱了。大约半个小时,平平就学会了三首唐诗歌曲,也就背会了三首唐诗(图6)。

  第二天,她妈妈告诉我,平平把整盘录音带的唐诗歌曲都学会了,还去教邻居的孩子唱呢,兴趣一下子就迁移了。

  要做好兴趣迁移,关键在于两点:

  一点是对形成“中间兴趣”事物的选择。选择的事物既要与孩子的“现实兴趣”相关,也要与“目标兴趣”相关。与现实兴趣相关,为的是容易迁移成功;与目标兴趣相关,是为了有利于最终实现目标兴趣。关联度越多越好,孩子就会在高高兴兴的活动过程中,接触、了解和认识目标兴趣的内容,也就容易实现迁移。孩子目标兴趣的最终迁移成功,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在接受诱发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另一点是不要企图一步到位,不要寄于希望于爸爸、妈妈说一句话,孩子就可以改变他的兴趣。有时需要反反复复进行好几次。如果通过诱发,孩子的兴趣仍旧没有迁移到目标兴趣方面来,不应该责备孩子,只能说你的诱发方法不对路,那就应改变诱发方案,直到孩子自发产生目标兴趣为止。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