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故事自己编——和孩子共同创作
写出你家的故事集
我曾经出版过适合1~3岁孩子听的童话故事集,其中多数都是我给儿子和女儿讲故事时编出来的。有些故事如果没有孩子们的“参与”,是根本写不出来的。比如“马屁山”(MP3)的故事:我们买了MP3用来给孩子们播放英语歌谣,那时儿子才两岁多,对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匣子里能播放出动听的故事很是好奇,总是两手抱着翻来覆去地研究着,嘴里还念念有词:“马屁山,马屁山,马屁山的故事真多。”
我平常也有记录的习惯,后来就把这个小故事改写成了一篇短童话。
现在我们家里约定,每周三晚上睡前故事,不读书,不听“马屁山”,由我们的家庭成员来讲故事。孩子们讲的故事分两种,一种是从自己以前听过的故事里选一个来讲,另一种是“信口开河”乱讲一通。对于前一种,我们要求不讲重复的就好,即使是重复,细节一定不能一样。孩子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我是要新编故事的,难度相对大一些,有时候我也申请周三轮流讲原创故事。有一次我讲的是“豁牙兔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第一篇是应景的命题作文。那一天,女儿觉得被哥哥欺负了,就要求我讲一个以她最喜欢的动物兔子为主角的故事,这个兔子要有一个“坏哥哥”。于是我就讲了一个兔子姑娘和她哥哥的故事—
兔子哥哥一出场就去抢妹妹的胡萝卜,而妹妹因不满嘟囔出的话恰巧是一句魔咒—胡萝卜变得坚硬无比,崩掉了哥哥的一颗大兔牙,当然我要说成是兔子的上切牙,更有趣些。从此,兔哥哥就成了豁牙兔。
这样断断续续讲下来,也有近20个小故事了。这个故事也不是按我既定的设想去完成,经常是被孩子们的问题改变方向,我就得现编下去。比如,最近的故事已经转向成校园侦探故事了——
豁牙兔上学前发现门口有一个神秘的包裹,上面贴着一张纸条:请把这个包裹送到教室最后一排左数第4个桌子下(因为闺女在幼儿园里就在这个方位,这样的细节是我特意描述的。整个故事都有类似的设计)。而哥哥骑车到云朵学校停车场去存车后,发现后座上的包裹不见了。孩子们纷纷猜测原因,妹妹说包裹里是蛇蛋,孵化出的小蛇跑了。我觉得这个思路很不错,于是就放弃最初的设想,沿着这个新线索讲下去。
我的故事都会让他们一起参与,而他们的讲述我一般不去干涉,任由他们编下去。
女儿的故事多半是她近期的生活体验,编成别人的故事说出来。随着年龄增长,之前的生活认知和积累也会出现在故事中。
讲故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锻炼思维能力。比平常我们大人一个人苦哈哈地讲读故事要轻松不少。我们要做个好听众,不要三心二意,要全身心地去听孩子的故事,要给孩子以回应。孩子会根据我们的反应来调整故事长短、句子表达的复杂系数等。
因为我算是有名的故事爸爸,孩子们有这样的机会成为故事哥哥、故事妹妹,给我们讲述只有他们才知道发展方向,只有他们才能把握的故事角色的言行举止和喜怒哀乐。他们的兴趣非常高,常常讲得意犹未尽。
让孩子开口编故事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也读了好多书了,为啥总不喜欢自己开口讲呢?我一般都是回答不用着急,到了时候孩子自动就会开讲的,到那时别嫌他话多就好。
其实我只是在平复那些家长的焦虑心态,每个孩子的发展不同,不是你觉得孩子应该怎样就要怎样的。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编讲故事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唯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一定做个倾听者,不要对孩子或长或短、或单调乏味(这可能只是你的评价)、或毫无逻辑、或用词不当的故事感到不耐烦,孩子可是个敏感的动物,你的这些反应被他捕捉到,会让他索然寡味,下次再让他讲故事可就难了。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吧,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他才有更多修正学习的机会,语言能力才会有大的提升。
每次讲故事,我都会拉上孩子们一起创作。什么,你不觉得孩子可以创作?或者这样的创作不够精彩?
不信你来听听看。
现在,我儿子特别愿意给我们讲小故事,成了我们家的冷笑话大王,小学生们之间常见的一些谐音、失误等桥段,被笑点极低的儿子讲给我们三人听,有时候妹妹率先乐开了花—这是个找乐的主,有时候哥哥啥都不说,还没开口,她就能乐将起来。然后是我,最后是妈妈也被逗乐了。孩子有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我们稍微将标准放低些,他们才会进步。
试试你的童趣程度:
说你有四个苹果,吃了一半,还剩几个苹果呢?
两个。
快快检讨你是否真的听懂你孩子的话吧。
答案是三个半。
妹妹是这样说的:“甭管吃几个,苹果不是一个一个吃的吗?”
等小学生哥哥回家了,我问他,没想到他的答案也是三个半。天,这个奥数班是不是不用上了。
我曾经给儿子讲过一个故事—《小心地滑》。他到班里讲给同学听,结果另一个同学也会讲这个笑话故事。儿子回家告诉我,那个同学也是爸爸讲给他听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更多的爸爸开始给孩子讲故事了。
讲这样的故事,不为其他,只为了帮助孩子有一个表达的习惯,甚至于影响到他的幽默感。
读无字书,帮助孩子编故事
让孩子编读故事,还有一个好方法是利用好无字图画书。
我们所称无字书一般是指无字图画书。
无字书有何特点?
无字书完全用图画来说话,暗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孩童用眼睛来接受信息,从具体发展到抽象。
我看无字书可以分为单页、多格。前者比如莫尼克的无字书,一幅幅完整的画面展现一个故事;后者比如《男孩儿,熊,男爵和诗人》、《雪人》等,尽管有大跨页那样的单页,但更多的是用多格不同大小的画面来推进故事。显然,后者比前者复杂得多。
整个无字书中,图的大小多少,都可以用来传情达意。我经常看到一页中有多达八九幅以上的小图,密集表现人物的动作、事情的发展,而如果是一幅大图的话,则会成为情景的重点、故事的高潮。
无字书中因为没有文字来铺垫和推进故事,所以特别注重利用图画来“叙述”,镜头感强。由此特别注重设计感,以弥补或有别于,甚至于超脱文字叙述。
无字书难读吗?
无字书不需要读。家长们如果硬要读,当然难。孩子总是喜欢先看图,看到的无所谓难易,看懂的无所谓多少。我们不要按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亲子共读也好,独自翻阅也好,是孩子在读,留点儿空间、留点儿余地给娃娃们,有趣的无字书有魔力让孩子们反复阅读。
适合低龄阅读的无字书分两种:一种是像《米菲的梦》、《莫尼克无字书》那种亲子阅读入门书,单页大图,角色单一,情节简单,趣味性强;另一种是像《不得了的野餐》、《忙忙碌碌的农场》那样的整页大图,大场景,人物众多,让孩子满页面上寻找各种东西。
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可以“阅读”像《七号梦工厂》、《小红书》那样具有明暗线索,但总体上情节不算太复杂的无字书。
还有一些无字书,貌似简单,但需要孩子反复翻阅,同时也需要家长多了解一些背景、线索以备孩子询问和讨论,比如《变焦》、《男孩儿与熊绘本系列》。我们可以在孩子看无字书的过程中和他对话,诱导他说出自己所看到的画面,一定要容许孩子讲的顺序与我们所理解的图文故事不同,让他完全放松地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想。我们可以用一些问句串联起来,或者用手指去表达问题。等孩子熟悉了,或者适应了你的表达,你可以进一步用对话的方式与孩子来共同描述,还可以采用接龙的方式,一人讲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