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面对“非爱”,报复不会带来解脱

  《爱暴力》

  我曾接受过一个被父母强行捆来的“问题少女”的咨询。

  女孩有很强的自杀倾向,这次自杀干预进行得很艰难,持续了五六个小时之久,结束之时,女孩才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这个女孩,有一对成功而强势的父母。父母很在乎家族的荣誉,他们给孩子设定了很多学习任务,孩子获得了成绩,他们便四处炫耀。女孩众多的学习项目当中有一项是芭蕾舞,或许女孩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她很快就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拿了很多奖。然而,在一次大赛前夕,女孩的脚踝受伤了,虽然不至于残疾,但她每一次立起脚尖时都觉得筋骨要断裂了,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让她想要放弃最后的决赛。

  这时,妈妈对女儿说:“你不能放弃,因为我已经告诉所有的亲戚朋友,你会参加这次比赛。如果你进入前三名,咱们就可以一起去欧洲巡演,你还会拿到某个高等艺术学校的录取名额,那样不仅是我们家庭的荣誉,更会让你前途一片光明。”

  女孩没能完成这次比赛。她虽然竭力坚持,但最终摔倒在了舞台上,没有获得任何名次。这对女孩自己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父母只是说了几句“运气太不好了”“真倒霉”这样毫无意义的话,其余的时间便是忙着跟亲戚解释,并且立刻给她在下一次的比赛中报了名。

  女孩说,那次事件让她觉得父母根本不爱她。她开始和一些追求她的男生靠拢。那些人不要求她有什么家族荣誉感,更不会因为她没有获得什么名次而责怪她。在这些人身上,她体会到了长期以来没有体会到的关怀和温暖。

  然而一次酒醉之后,女孩被几个男孩轮奸了。

  在那之后,女孩便离家出走,在不良场所厮混,成了一个“问题少女”。母亲最终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和一群男生住在一起,听到母亲在门外喊话的声音,便慌忙地躲进了衣柜。母亲拉开衣柜,看到赤身裸体的女儿,彻底崩溃了。

  这是发生在我咨询生涯里较早的一个案例。前段时间,我看了获得2011年多项奥斯卡奖项的电影《黑天鹅》,看着那个为实现母亲芭蕾人生的梦想而最终精神分裂的小女孩,这个女孩的身影突然又浮现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记得,坐在我工作室里的女孩,脸色苍白,满眼都是对父母的恨意。她说,自己之所以沦落到这个地步,全是被父母害的。她恨父母,但也痛恨现在的自己。她觉得,解除耻辱、结束痛苦的唯一途径,便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而女孩的母亲则哭诉,说女儿这样伤害自己,是对她的报复。

  “报复”这个词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母亲似乎从未想过,女儿为何要报复她?

  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告诉我,越是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的子女,越会在情感上与父母纠缠不清。他们怨父母没有看到他们自身的价值,他们恨父母剥夺了他们主导自己人生的权利,他们需要父母给予自己(而不是父母的作品)价值的认可,他们需要得到父母真诚的赞美和关爱。

  为了这个愿望,他们会无休止地和父母发生冲突。最极端的方式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报复父母(未辰的结婚、云博的自残和云博姐姐的自杀,都可以作此解释)。

  我们无法指责他们,因为这是生活让他们学会的唯一的爱的方式。因为他们从父母那领受到的“爱”,只是痛苦和挣扎,所以他们也只能用让父母痛苦和挣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以暴制暴,他们用爱,囚禁了自己爱的能力,同时也囚禁了自己。

  怨恨的消逝,才是自由的开始

  我记得,在一次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会议上,老师们讨论了弗洛伊德关于控制的关系的理论。

  孩子在二至四岁期间会经历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从生理上看,那就是孩子从无法控制自己排便,到肛门的括约肌发育成熟能够控制自己大小便的排泄;从心理角度来说,这是孩子第一次领悟到控制的重要性。弗洛伊德把孩子这个时期的精神结构发展命名为“肛欲期”。

  孩子的肛门期一般经历两个月左右就会结束,然后转入下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然而,在我们国家,很多父母也会在这个时期开始给孩子进行音乐启蒙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直到现在,父母选择的音乐启蒙乐器大部分会是钢琴或小提琴。

  所以有的老师打趣说:“在中国,应该把弗洛伊德命名的‘肛门期’换成‘钢琴期’。”

  或许通过钢琴或者其他乐器来学会控制也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是不能够忽略的:小孩子通过大小便学会的控制,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意志和躯体;而父母通过让孩子学习乐器获得的控制,是孩子通过顺从父母的意志来完成对自己意志和躯体的控制。

  前者主动,后者是被动接受。

  学习音乐能够锻炼孩子的耐性,能够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气质,能够让孩子获得敏锐的情感捕捉能力,一句话——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益处。

  我记得,我喜爱的作家三毛,她的父亲从小也要求她们姐妹学钢琴。她父亲说:“并不是想让你们以此为生,但当你以后的人生遇到重大的悲伤时,音乐可以安慰你。”

  所以,让孩子学习音乐本身没有错,但很多父母的出发点,是将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转嫁到孩子的身上。

  这样一来,孩子即便获得了成功,也是用他获得的成功来成就父母的幸福感受。

  这种成功,不能转化为孩子自身的幸福感,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音乐之路上获得成功。由此而来的挫败感,加上对父母的负疚感,让孩子在痛苦中迷失。孩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父母用来实现梦想的工具,却又不敢面对自己不被爱的事实。他们努力地想找回属于自己的人生,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受伤。

  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信任,因为有过被当成工具的感受,从而无法获得温暖的爱,甚至进而放弃自己、放弃生命,就像云博和他的姐姐。

  云博心中对父亲的愤怒,一如我们前述未辰对母亲的愤怒一样,愤怒的根源,在于孩子认为父母并不真正爱自己。

  可是,这种认识,并不能帮助他们从自我伤害中解脱。

  于是我问云博:在你和爸爸的关系中,有没有让你觉得幸福,觉得温暖的时刻?

  云博流泪了。

  他告诉我,他记得小时候,他第一次在钢琴比赛中获奖时,爸爸把他搂在怀里。爸爸很激动,眼泪都流出来了。那天,他觉得爸爸很好,觉得自己无比幸福。

  那是父子之间一次幸福的共振。父亲将自己的幸福感觉传递给了云博,还是孩子的云博,将这种幸福感全盘接纳。

  而传达这一共振的纽带,是拥抱,是父子之间的爱。

  虽然随着云博的长大,随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父亲控制欲望的增强,这条纽带已经被破坏,但谁也不能否认,它曾经存在。

  云博终于明白,父亲寄托在他身上的,不仅是自己的音乐梦想,更是自己对幸福的全部理解和期待。只是在父亲的意识当中,幸福只能够通过音乐来完成,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显然,父亲对幸福的认识有缺失,他并非一丝都不爱自己的儿女。

  云博既然已经上了大学,他下面要做的,就是真正独立,把父亲当成一个人来看待,不是他要为之牺牲的神,也不是监管自己的恶魔。他不需要再以父亲的梦想为梦想,也不需要伤害自己来表达对父亲的报复。

  未辰也是一样,不需要再为妈妈的离世而惩罚自己。

  当然,她的问题还更复杂一点,就是她心里还存有一个疑问:“我和妈妈到底谁对谁错?”

  我回答:“妈妈错了。但谁说我们的爸爸妈妈就不能、不会犯错误?你没有错,但你如果继续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就真是大错。”

  未辰说:“她不是别人,她是我妈妈。”

  我答:“她是别人,她不是你。”

  如果你曾被你爱的人当作工具,那么你最重要的心理建设,便是与操纵你的人,从根本上分离。

  这种分离,并不意味着隔断亲情,而是你要足够强大,成为一个真实的个体。

  你是独立的,你是自由的。你不需要为他人的愿望牺牲自己,也不要为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你获得的幸福,就是解开“爱暴力”魔咒的钥匙。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