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宝宝学说话的“秘诀”

  《读懂宝宝心 激发正能量》

  宝宝学说话的“秘诀”——良好养育环境

  小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有规律的过程。先学发音,例如2~3个月的婴儿,当大人“啊”、“哦”地和他说话时,就会咿呀学语,逗他时会大笑。进而是理解语言阶段,如7~8个月的婴儿,已能理解简单的语言,如问他灯在哪儿呢,婴儿就会指灯或看灯。常常听到1岁左右孩子的妈妈说:“这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会说”,这是因为婴儿仍处于理解语言阶段。2岁左右的幼儿语言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已会说3~4个字组成的词,知道常见物品的名称,很喜欢和成人学说话。

  怎样才算语言发育得好呢?在咿呀学语阶段,能情绪愉快,积极发音;在理解语言阶段,能理解得多,理解得对;在会说话时,语言清楚,内容丰富。这完全不是自发的,而是正确教育的结果。语言的获得和发展对婴儿的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父母是孩子学习语言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便在婴儿期就开始对儿童的语言发展施加有效的影响。

  有的妈妈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了解语言,就不用跟他说话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即使婴儿不会说话,不了解语言,但是母亲所说的话,却会不断地灌入婴儿的头脑里,虽然从表面看不出来,但其刺激却是会对婴儿的脑细胞产生惊人的影响。尤其在婴儿出生的6个月以内,是脑细胞爆发性成长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接受丰富的语言刺激,那么,在婴儿的头脑里就会有优秀的语言回路打开,因而能够培育出语言发达的宝宝。

  有的宝宝属于个体的语言发育晚,也有的宝宝是因为家中语言环境不太好而说话晚。比如老人带孩子跟孩子说话交流的少;或照顾得过于周到,宝宝可以通过手势或其他动作,一有需求,大人就很快满足了她的需求,她不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她的需求,语言表达能力发育就会受到抑制。还有的宝宝是因为看电视时间过长,被动接受语言信息,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平时应该多与宝宝说话交流,不要老看电视,延迟满足她的需求,鼓励她用语言表达她的需求。此外,听力、智力发育异常也会影响语言发育,这些需要做相关检查来确定。

  最新语言心理学理论认为:婴儿最初所掌握的语言主要就是通过对周围语言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所以,您一定要多和自己的孩子交谈。父母若能在照顾、逗弄婴儿时多与婴儿说话,会更多地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成人的语言。要创造一个能促使婴儿不断咿呀学语的愉快环境,以提高婴儿的发音质量。妈妈的爱抚、语言和笑声,最能鼓励婴儿做出咿呀反应。同时,父母充满温情的话语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形成了婴儿对父母情感上的无限依恋,密切了亲子关系,父母成为婴儿安心学习语言的重要语言基地。

  婴儿语言的发展也受到父母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的极大影响,建立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是保证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父母如果充满爱心、关怀、细心地照顾婴儿,婴儿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父母间往往有丰富的语言和情感交流。温情和体贴的教养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亲切的语言交流等等,都能引起婴儿感知语言的兴趣。对孤儿院婴儿研究后发现,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爱子之情的精心照料,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同样,冷淡、拒绝、虐待婴儿的养育态度和方式都对婴儿语言及其它方面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孩子的语言发展离不开父母良好教养态度和方式。

  生理需要的满足是婴儿能够安心学习语言的最重要的“物质保证”。婴儿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稳定的情绪状态,不会哭闹不休。如果年轻的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能敏感地觉察、辨别出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就会使婴儿的情绪稳定下来,婴儿会不断地向父母咿咿呀呀,似乎在表达他们的愉快和对父母耐心、周到照顾的感激。

  研究证实,父母早年给孩子创造的语言环境对他们的语言能力有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那些接触过更多词汇,置身于更好语言环境中的孩子,他们的词汇更丰富,能理解的词汇更多,因而对语言的掌握也更出色。实践证明,孩子早年语言环境的丰富与否也影响将来的语法技能以及学业的发展。综上可见,婴儿在短短的一年里就可为语言的产生做好必要的准备。因此,年轻的父母不应忽视婴儿在第一年的发展变化,应重视婴儿期语言的训练,抓住机会,促进婴儿语言的发展。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62676300保存  |  打印  |  关闭
搜答案 我要提问 我要回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