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孩子4个月能识1千余字、算万以内加减法,8-9岁小学毕业,13-15岁参加高考”,随着早期教育日益受重视,社会上涌现出一股提速教育热,为此,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不惜放弃送孩子上幼儿园甚至学校--这种现象使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早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前孩子到底该学些什么?提速教育是否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
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第一模范幼儿园和长期工作在幼教一线、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幼儿园长及长期致力于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专家。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究竟教什么、怎么教,却大有学问
仅有肥料是不够的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市市级示范园”率先挂牌单位———北京市第一幼儿园。这是闹市中安静的一隅,红门、影壁、绿草茵茵的院落旧时是一座王府。雅致、干练的园长冯惠燕女士,在幼教一线已走过25个春秋,谈到一幼的办园特色,她简明地告诉记者,该园特色是从艺术领域入手,以艺术为切入点,全方位培养孩子的能力。
记者随冯园长参观园舍。来到大(二)班门口,见小朋友们正坐在小桌前画画。看到我们走进来,他们朗声问候:“客人好!老师好!”“孩子们好!”园长一脸笑意,亲切答道。记者从小朋友们身旁走过,发现他们在兴致盎然地画卡车,但每人画得都不同。一直静静地站在孩子身后的老师介绍说,孩子们是在老师带领下,出去看完卡车后,回来画画的。因此,每幅画皆具个人色彩,反映了他们各自的观察和认识。咦?这个小朋友怎么画了朵黑云彩?“这是我戴墨镜看到的!还有,乌云也是这样啊!”“嗯,有道理。”园长鼓励道。“大胆的求异思维!”记者在不禁默叹的同时,注意到门口墙上挂着小朋友们“三八”节那天,为各自妈妈画的各式头像。
冯园长对记者说,幼儿园阶段,孩子获取的知识应以感性知识为主。因此,我们尽量让孩子们多接触大自然,在带他们郊游、逛公园等游乐活动中,点点滴滴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例如,鼓励他们观察见到的事物,如美丽的花、蜻蜓、蝴蝶,用语言描述它们,采集它们的标本,用以写生。再如,感到春风的柔和后,想想它和冬风有什么不同?春天来了,大自然有哪些表现……
大(一)班的孩子们凑在一处,正在看电视《阿凡提的故事》。瞧他们那副认真相,原来每人要认领其中一个角色,自己来演。老师介绍说,演戏时,无须照本宣科,孩子们可把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表现在角色身上。
据冯园长介绍,“一幼”的老师们善于寻找恰当方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孩子们想说、敢说、会说。除“演戏”外,她们还常让小朋友们“续编故事结尾”,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又启发他们多角度思维。
由于中、大班孩子大都寄宿,老师便借此机会,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现在,大班孩子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比如,他们会把自己的干净衣服和换下来的脏衣服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放到自己的橱柜中,每天换穿哪件内衣,井然有序。
对于即将上学的大班孩子,老师会带他们去学校,观察一年级学生一天之内要做的事儿。如,这一天要带哪些东西,上课不能随便去厕所,课间就要及时“方便”,且不能喝太多的水等。老师还会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增加孩子对上学的认识。如,用废旧物制作小书包,这个手工把孩子对书包功能的感知感受全都表达出来。
此外,老师还教孩子学习一些生活规矩,如礼让、团结、尊重他人等礼貌行为。同时,注重强调“机会人人均等”,每年“六一”,全园400多孩子,每人都有登台表演的机会。
早期教育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规律,拔苗助长会适得其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早期教育是重知识灌输,还是重能力培养?我认为重点应为后者。如将人生比作“大厦”,幼儿阶段便是“地基”,要把“地基”打牢、打好,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世能力。“交给孩子开门的钥匙比带他们进入房间更为合适。”较强的忍耐力、适应能力及好奇心、自信心和探索精神等对于成功比单纯地拥有知识更为重要。 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们的幼教思想就从孩子这一天性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艺术″为载体,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培养孩子乐观的情绪和各种基本能力。在教与玩中,我们主张老师不应给孩子灌输某种既定规范,主张还给孩子“自由自主的艺术空间”,强调孩子“用你的眼睛去观察”,强调“艺术表现无对错”,充分发挥和保护孩子丰富、大胆的想象力。老师的重要职责是给予引导,给予信心。无论何时,她们的眼里总应反映出:孩子,我们理解你,并且爱你。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学诗教授:提速教育虽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不一定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幼儿可以学习一些知识,但理性知识学习不应放在早期教育的首位。
一个人的成功中,智商因素只占20%,80%则归功于良好的心理素质(情商)。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没有与人合作的能力,且自卑、急躁、固执、能面对挫折,智商再高也难成大器。
情商应从小培养。幼儿时期是人格发育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健全与否此时便有了雏形。因此,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应注重此间孩子耐挫力、愉快情绪、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重视挫折教育,鼓励孩子体验失败,不能让他感到失败是无法接受的事情,要能耐受失败,不要害怕失败,告诉他,人的一切进步,都是从失败中得来的,提高孩子对心理压力及不良刺激的承受能力。同时,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树立其自信心。
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就犹如获得了“捕鱼”的方法,从而健康顺利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