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到2岁,孩子语言学习重点是听与说。宝宝从最开始的似听非听到逐渐注意家长的说话,并对比较明显的声音作出反应,特别是自己妈妈的声音。能开始理解并会响应他人呼唤他的姓名。能对经常听到的字、词作响应,用微笑或发出声音来表示愉快或满足的心情。能发出一些简单的象声词-如咯咯、咕噜、咿咿、呀呀、唔唔等,家长要特别重视孩子的这些声音,掌握孩子为何发出声音,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什么声音。家长的积极关注可以让宝宝有受尊重、受保护的感觉,形成宝宝对环境的信任感。
实际上,1-2岁的孩子初学讲话时说话的积极性还不高,只有在他对事物有一些理解能力,而且心情特别愉快时才喜欢说话。家长不妨采用以下方法去教孩子学说话。
3岁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已经熟悉并基本掌握了所在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但在自己说话还会发生“跑调”的现象。这一时期他们的词汇量的增加也很快,家长无意中说的话也会迅速进入他们的词库。孩子不再是单纯地听故事,而是主动要求父母讲,能对不同的故事作出简单的选择和评价,有时把自己设想成为故事中的某一角色。
4岁儿童一般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词汇更加丰富,喜欢与家人及同伴交谈。说话时能够区别不同的对象,如:对小朋友说:“我妈妈明天不上班。”对妈妈说:“爸爸在接电话。”能够完整地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或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但有时讲话仍然会出现跳跃和不连贯。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听和说的能力已经可以应付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而阅读图书和分析图画的能力显著增强,喜欢和小朋友或者家长一起阅读,连猜带蒙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这一时期的儿童识字的积极性很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识字。
家长需要了解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1岁左右的孩子,不仅可以阅读婴儿画报,还可以阅读单幅图画上配有儿歌的书,家长边讲解图画内容,边念儿歌,每次阅读3分钟。
2岁后的孩子,可以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从小感受精编的图画书,边看、边听、边说,产生想象,每次阅读4—5分钟。
3—6岁的孩子,阅读范围更广,内容更多,每次阅读的时间可掌握在10—15分钟。
选择阅读内容。家长为孩子选择阅读内容,首先要贴近孩子的生活,内容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浅显易懂。其次,选择故事内容要考虑孩子的个性差异。如有的孩子不注意清洁卫生,家长可以选择一个故事,让孩子知道不讲卫生会生病等后果,达到培养孩子爱清洁、讲卫生的目的。
注意阅读方法。
⑴讲故事要先告诉孩子故事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参与的人物(或动物)。
⑵注意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在讲的过程中,一般不中断故事的内容,应做到把一幅图片或一个故事完整地讲完。
⑶讲故事时,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善于把静止的东西描绘成活动的东西,把抽象的东西讲成具体的东西。还要适当的加些象声词,如“风呼呼地吹”、“雨唰唰地下”。
⑷每天坚持给孩子讲故事。当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后,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猜想故事情节,让孩子去想象、思考,与别的孩子讨论。第二天讲故事前,先让孩子讲讲自己的想法,然后接着讲下去。经常运用这个方法,对孩子想像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