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龄前的4-6岁的男童中,有不少人十分迷恋玩具武器。他们常常把玩具坦克、玩具机枪当作“宠物”爱不释手,对“杀伤力”更大的玩具火箭更是情有独钟。他们还常常用积木搭起炮楼、掩体,而不是学校、花园。他们可以拣起一根木棍当作一支长枪,抛出一只鞋子当作发射了一颗导弹,扔出一只空瓶当作投掷了一枚炸弹——凡是能触摸到的任何东西,在他们心里便都成了杀人武器。不过,其实他们往往并不想伤害谁,而只是想通过“假戏”过一下“战争瘾”,如此而已。
实际上,有的男孩生下来就比其他男孩更具挑衅或暴力倾向。当然,很少有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热衷于这种“杀人游戏”(尽管完全是假的)。不过话又要说回来:他们只是在“演戏”,而且大多并无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恶意。
对于学龄前的小不点来说,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像是一团谜,由此恐惧感便可能应运而生。于是他们就常常通过演戏来揭开某些谜团,以便自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不可捉摸的世界。也许是害怕门背后躲着坏人,故他们在演戏时便用枪先将其制服。真实生活中看到一栋高楼,他们或许会被怔住,于是在家就用积木搭起一座相似的大楼,然后又用手将其彻底摧毁。此时,正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的强大,恐惧感就被驱走了。在想象的帮助下,使得他们对他们迷乱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控制的力度。说到底,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颇有相似之处。
作为家长,尽管不必为自己孩子的挑衅倾向过分担忧,但做出某些相应的努力仍有必要。首先,不让其看更多的暴力电视(因为多看暴力电视只会加强其心理上的挑衅倾向),相反应引导其多看一些有关自然和动物的电视节目。其次,尽量少为其提供玩具武器,并严格限制其与有相似挑衅倾向的孩子玩“战争游戏”,以免到后来假戏真做,难以自拔。再次,千万不要也以挑衅或暴力手段对待一个有挑衅或暴力倾向的孩子,因为这只能使孩子的自我控制更加困难。而当你感到必须对其过分的挑衅行为作出规范时,你的行动须是文明的,又是坚定的。
要是你的孩子已经在伤害人或破坏财物,那就意味着你面临的是更为困难的处境了。不妨将其挑衅倾向转引至运动场或游乐场上,以便为其找到情绪的发泄处。
文/戴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