襁褓中的婴儿、蹒跚走动的幼儿,好奇多问的孩子------他们在成人眼中都是“年幼无知”的“小人”:他们依赖成人的照顾,他们接受着成人的关爱。但是,你知道吗?孩子虽然小,他也有自己的能力向我们表达他的爱——同情心。
“我们能够让幼儿的心中充满爱吗?是的,我们能!幼儿虽然小,但是他也能够感受他人的痛苦,给予他人最真诚的爱——同情心。只要父母以及教育者能够保护幼儿内心中萌发的同情心,使其不断茁壮成长,幼儿就能够获得永久的爱心和快乐。
同情心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亲社会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基础。一方面,它表现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想,能比较准确地明白他人的感受;另一方面表现为感情支持与助人,愿意主动付出和给予,而不期望有任何回报。
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在六岁之间,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阶段1
约1岁前,感染型的同情心
5个月的明明,正在妈妈的怀中探着小脑袋张望,公园中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好奇和兴奋……突然,有宝宝的哭声从远处传来,于是“哇—哇—”明明自己也跟着哭了起来,让妈妈不知所措。
同情心很早就在宝宝身上出现了。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就会“同情”别人,譬如他(她)听到别的宝宝哭,自己会跟着哭起来;再大一点的宝宝看到别的孩子笑,他也会跟着笑。这种最初的感染性反应或许就是人类最原始,最自然的同情反应。
特别提示
同情心的这种感染效应会伴随人的一生,如我们成人在看电视时,经常会为电视中人物的不幸而悲伤,甚至于痛哭。还记得当年观看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情形吗?当“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响起时,观众的眼泪和唏嘘声快把整个电影院淹没了。
阶段2
约1-2岁,简单抚慰型的同情心
快两岁的蓉蓉,看到妈妈正难过地坐在沙发上不言不语,于是她很乖乖地偎依在妈妈的身边,不吵不闹,默默地看着妈妈……妈妈一边用手抚摩着蓉蓉,一边在啜泣。于是她讨好似得对妈妈说:“妈妈,你肚子痛吗?我帮你揉揉吧!”边说边学着妈妈以前给自己揉肚子的样子为妈妈揉……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岁前后,幼儿逐渐出现了真正的同情心。和感染型的同情反应不同,他们越来越少采用与别人一块伤心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同情心,而是逐渐开始去安慰别人。当他同情别人“落难”时,他会拿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和别人分享,或者用身体去碰触“落难者”,表示支持和理解,或者找比他自己更有力的救兵来帮忙。有时,他们自己也会说一些安慰的话。
特别提示
这一时期孩子同情心的发展的两个特点:
(1)孩子只能够感受到别人明显表现出来的痛苦。也就是说,要有明显的线索孩子才能理解、认知别人的情绪状态,而对于一般的不开心、忧虑,孩子一般看不出来。因此,父母会发现,只有在自己哭出来的时候才能看到孩子的爱心,而自己在忧虑或心烦、想安静一下的时候,孩子大多并不能看出来,仍然会来要求你陪他玩、给他讲故事。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2)孩子对情感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孩子一般会把悲伤的情绪当作是基于生理上的痛苦而带来的,如肚子痛等。因此,当孩子来安慰别人时,总是说“你哪里不舒服?”“你哪里痛?”
阶段3
约3-6岁,理解式的同情心
幼儿园中,小朋友们在很兴奋地玩耍,阳阳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他大哭起来。6岁的龙龙赶紧跑到阳阳身边,然后很认真地用手摸了摸阳阳的膝盖,然后对阳阳说,“没有流血,别哭了,一会就不疼了……”
随着语言的发展,幼儿会更多的运用语言来展现自己的同情心。这时幼儿对情绪理解的深度增加了,在安慰他人之前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会越来越深入的理解别人伤心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说不同的安慰性的话。如6岁的娟娟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外地玩,天已经很晚了,但就是找不到一家合适的旅店,爸爸很沮丧。娟娟对爸爸说:“爸爸,你很着急,是吗?别急,我们就会找到住处的。”
孩子的同情心会随着年龄逐渐发展。在小学阶段,他们能理解更多的情绪、情感,评估别人的情绪变化时会考虑到更多的线索。到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时,他们不仅能够理解当时的情绪,也开始理解生活状况等长期的环境所带来的情感。如开始理解贫穷、工作不如意等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培养孩子同情心,父母需要做的功课
认知能力的自然发展是孩子同情心发展的基石,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则是同情心发展的阳光和雨露,所以父母应该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功课,使孩子的同情心茁壮成长。
功课1以自身树立榜样
孩子同情心的发展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果父母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对孩子的痛苦、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做出适当的反应,给予恰当的抚慰,那么在无形中,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会经常采用父母来安慰他的方式来安慰别人。父母要做出良好地榜样,还包括对其他孩子也要很敏感、很关心,如果父母看到别的孩子哭而无动于衷,那就是在行为上教育自己的孩子,别人的事情不要管。
功课2洞悉孩子的需求
同情心强不仅表现为乐于助人和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善解人意,善于安慰人。即具有较强的体察别人情绪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因此,仅仅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是不够的,关键是洞悉孩子的真正需求,对孩子的痛苦做出正确的反应,究竟是“哪里不舒服了”、“什么事情让他不高兴了”。
功课3把握宽严适度的技巧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2、3岁的孩子有的可能会喜欢咬人,有的可能经常向人吐唾沫,有的会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这样的行为往往令父母和对方很尴尬。其实,这时孩子一般仅仅是因为好奇,或者只是觉得这样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很好的手段而已,并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这时就需要父母的限制和指导,当孩子有类似的不适当的行为时,父母要立即坚决制止,并告诉孩子自己和对方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清晰合理的标准,作出适当的限制,给予适时和反复的干预,对孩子的行为有清晰合理的标准,有助于孩子同情心的发展。
功课4消除苛责体罚
相比较而言,严厉、惩罚性的抚养方式可能会导致早期的同情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理学研究发现,经常被体罚的孩子很少对别的小朋友的“不幸”表现出关心,相反,他们的反应是害怕,或者是生气,甚至于身体攻击等。
文/陈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