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家教指导

 我们该不该对哈佛女孩说不
 2004年04月14日 08:33 《孩子》

  编前语:前两年,一个名为刘亦婷的“哈佛女孩”在搅得中国家长们如醉如痴的同时,也惹来了不少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而作为刘亦婷的母亲、《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的作者—刘卫华女士,在承受着荣誉的同时,也承受着非议和误解。

  今天,在本刊对刘卫华女士的独家采访中,面对社会上这些“对哈佛女孩说不”的声音,她有话要说。

  王少卿:刘女士,谢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您在中国家长面前是以家教大师的形象出现的。您通过“哈佛女孩”的形象燃起了中国家长的希望之火,让您的早期教育理论周晓天下。可是,这一切似乎被一个至今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青岛女孩”改变了—她使得“哈佛女孩”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不少“向哈佛女孩说不”的声音也随之出现。对这件事,您怎么看?

  刘卫华:很多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一个5岁青岛小女孩的妈妈,是《哈佛女孩》的忠实读者和身体力行者,成天手捧名著追着孩子强迫她听,逼得她大声抗议:我不当哈佛女孩……”。

  可实际上,在《哈佛女孩》一书里,根本没有“追着孩子念名著”的情景。不论是书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强调“激发兴趣,循循善诱”,从不用“逼”的办法对待孩子,所以婷儿识字前才会缠着大人念书给她听。

  “青岛小女孩”的例子连“生搬硬套”都谈不上,更何谈“身体力行”?可有的文章却武断地把这说成是“标准的刘亦婷模式”。这种歪曲事实的说法,不仅导致了人们对《哈佛女孩》的误解,更重要的是导致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疑虑,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我们明白,号召对“哈佛女孩说不”的人本意是想维护孩子天性自由发展的权利,可惜他们没有注意到,人类对自身成长规律的研究早已实现了重大突破,前沿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早已不是早期教育起不起作用,而是为什么起作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放任自流式的“自由发展”,也日益显露出自身的局限性。

  王少卿:放任自流确实有点“成风”了。在“哈佛女孩”之后,社会上出现了如“千万不要管孩子”、“我平庸、我快乐”等不少反素质教育、反家庭教育的呼声。

  刘卫华:不管是不可能的。从实际效果看,“自由发展”的结果总是“少数孩子发展优秀、多数孩子发展平平”。因为人的天性中同时并存着推动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妨碍发展的消极因素。比如“喜新厌旧”,其优点是好奇、爱尝试,其缺点是浅尝辄止,在放任自流的模式下,多数孩子的好奇心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水平,无法形成深入探索的能力,直接妨碍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这些孩子的天性并不比别人差多少,只是没有适时得到足够的激励和引导,缺乏发展天赋潜能的外部条件。这种任由孩子的天赋潜能自生自灭的做法,实质上是在剥夺大自然赋予婴幼儿的“最佳期发展权”,无意中扼杀了孩子天性中极宝贵的东西。

  王少卿:那么到底该怎么管呢?不少读者在读到这本书后,都有一个共同感觉:刘亦婷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一个盆景。什么时候需要剪枝,什么时候需要施肥,都由家长一手操持。为她设计的一切也都是以通过各种考试为宗旨的。在书中很少见到孩子素质的培养,比如说创造力,比如说孩子个性的培养等等。

  所以有人就说,你们在家庭教育中实行的不是素质教育,而是应试教育。

  刘卫华:我觉得这种看法太机械、太表面了。持这种看法的人,主要是不明白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很多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专家们都认同我们这本书是“素质培养纪实”,从家长的角度,我们也更愿意用“素质培养”的说法。因为家长承担着为孩子从无到有地培养出各种优秀素质的责任。这些素质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身体好,头脑灵,性格优,兴趣多,情感美,知识广,品德正,能力强,后劲足,发挥佳”。至于创造力,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理解都很狭隘,以为非要发明个什么东西才是创造。其实我认为,用“创新”的说法来代替“创造”,有助于人们走出狭隘理解创造力的误区。而正由于创造力的本质是创新,复制式的“教创造力”也就是不可能的了。但创造力的构成是可以分解的,可以从无到有地培养构成创造力的各种基本素质。

  在我们的整体素质培养法里,直接负责形成创造力的就有三种素质:“头脑灵、兴趣多、知识广”。在日常生活中,只要能促进这三条的,都是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这一类的活动得到鼓励和强化后,孩子的创新精神就会不断增强,长大后就会成为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刘亦婷的创新能力就是通过不断“启发+实践”而培养起来的。现在中国学校正在尝试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比重,这将对培养中国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制度化的保证。

  王少卿:记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您把刘亦婷定义为一个“早慧”的孩子,而大多数读者在读您的书时则是把她当作“天才”孩子来看待的。因为人们对“天才”这个字眼似乎更有热情。

  您对那些把刘亦婷当作“天才”的读者有什么话要说?

  刘卫华:认为刘亦婷是天才的读者,可能是因为对“教育比天赋更重要”认识不足。其实,有不少孩子婴幼儿期的智力水平比她更为超常,中学阶段和她一样优秀的孩子我们也认识一大批,刘亦婷只是中国广大优秀学生群体中的一员而已。她所走的路之所以值得借鉴,就是因为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让天赋中等的人通过早期教育,变成“早慧”的孩子。至于孩子以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性格+实力+机遇”。比如说,有些早期教育比刘亦婷更好的孩子,因为家庭和学校的后继教育跟不上,缺乏竞争实力或机遇,发展得并不理想。又比如说,近几年来与刘亦婷得到同样机遇、参与同一个交流计划、访问过美国的中国中学生,前后至少有六七十人吧,但最终被哈佛录取的至今只有她一人,另外有4人被其他美国名校录取。由此可见,在早期教育、后继教育、个人努力和机遇之间,孩子个人的努力至少要占四分之一。

  王少卿:最后一个问题—刘亦婷的“早慧”与你们的早期教育是否有必然的关系?

  刘卫华:当然。而且刘亦婷并不是个别例子。九十年代初期,冯德全教授推出《0岁方案》之后,数以万计的家庭都有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早慧”的经历,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得到跟刘亦婷差不多好的后继教育,他们都有可能发展得和刘亦婷一样理想—不是指上什么样的大学,而是有能力按自己的心愿创建健康幸福的生活。

  如果中国的母亲都能在怀孕时就去上“早期教育培训班”,有条件的在孩子0-3岁时能成为专家指导下的全职妈妈(同时进修一门自己喜欢的新学科);幼儿园和学校也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儿童“早慧”就不会再稀奇,18岁的硕士博士也将很平常,到那时,中国人的情商和智商就会整体性提高,中华民族也将成为最富创造力的民族,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这种美景虽然遥远,但总有一天会成为现实,只要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责任编辑:叶展铭



    关键字:孩子教育  家庭教育  素质教育  家教指导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孩子教育新闻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育儿知识搜索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26-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