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家庭教育 > 家教指导

 不做焦虑父母--妈妈焦虑宜解不宜结
 2005年03月07日 17:46 《家庭教育》

  孩子出生后,林娜带着期待、兴奋的心情面对这种新鲜的生活方式。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教养的工作只增不减,林娜发觉自己越来越不快乐,有时甚至感到莫名的沮丧和忧郁……

  许多女性认为,生活的最大改变不是结婚,而是孩子的出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改变”不论愉快与否,都会形成压力。长期处在压力之下,对于个人的情绪品质、适应能力,甚至身心状态,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年轻母亲感受到的重大变化有:

  ●教养孩子的工作增加

  ●社交或休闲活动减少

  ●使用金钱的习惯改变(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少了,购买育儿用品的钱增加了)

  ●与先生独处的时间减少

  由于这些明显的变化,年轻妈妈的乐趣,就如滴水穿石般逐渐耗损。在身心俱疲之余,还得担心自己状况不佳,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由此,为了当一个称职的妈妈,妈妈要先学会照顾好自己,如果母亲生涯带来满腹委屈和怨恨,实在很难保证有好的教养品质。所以,试着先把焦点放回自己身上。

  请自问:你是不是三句话不离孩子?如果是这样,你必须重新检视自己,利用以下方法舒解压力和情绪。

  1.评估生活中的压力

  首先,一起来做个压力指数筛检(请参考《生活压力事件评量表》,见下文),看看自己的压力是否过重,有没有做适当的减压活动。其次是了解自己的底线,对孩子或家庭事必躬亲,凡事一肩挑吗?是否把自己弄得神经紧绷或累到不行?再者是增加自我肯定,面对别人对你教养的不同看法,你是否有所准备?要成为一个快乐妈妈,除了耐劳的基本“配备”必须维持之外,其他辅助的休养,如适当的休闲社交活动也很重要。

  2.放松自己休闲

  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放松的感觉?是否可以请家人或朋友代为照顾孩子一两个小时,从事简单的休闲活动?例如逛逛书店翻翻书,或是随意走走,让自己有机会出去透透气。

  3.重回社交活动

  你的社交活动当然会因孩子而有所影响,如果无法再认识新朋友,那么找个时间和老朋友聚聚。可将朋友大略分成两组——有孩子组、没孩子组。和有孩子的朋友聚会,不妨选择有游戏设施的场所,既可联络感情、大谈妈妈经、互吐苦水,又可兼顾孩子,可谓一举数得。若要“单身赴会”,和没有孩子的朋友相聚,那就得用老办法,尽量利用孩子不在的时间进行,否则就要事先告知朋友你得“带伴”的事实。

  4.与另一半谈心

  与先生独处的时间变少了吗?你可以利用孩子睡着后,和先生“秉烛夜谈”,关心先生的事,也聊聊自己的心情。让彼此互相体谅和支持,而不是抱怨谁对谁错。

  5.正确看待别人的评价

  你因为家人或朋友与你的教养方法不同而感到不快吗?仔细想想,这些不悦是否由于自己将别人的看法视为对自己的评价所衍生出来的防卫情绪?记住,你是孩子的母亲,你对自己与孩子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当你身边有为数不少的教养顾问时,你可以抱着参考的心态,如同过十字路口一般,需靠自己且看且走,他人的看法与你的能力好坏无关。

  要维持稳定快乐的母亲生涯真的不容易,但如果可以遵循“多照顾好自己一分,才能为母亲生涯做一分准备”的原则,对母亲这个角色就不会充满焦虑了。

  你可以把过去的一年利用这份表回顾一下,将分数加起来,看看你曾经处于何种压力程度之下,将所得总分对照表右方压力指数的分级,同时预估未来两年内患与压力有关疾病的几率(偶然率)。表格中的压力指数单位为“分”,例如,亲近的家人去世的压力指数为63分。生活压力指数高的父母,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协助。

  生活压力指数未来两年内罹患与压力有关疾病的可能性

  低于150分 (低度压力)   很小

  150分~199分(轻度压力)  30%

  200分~299分(中度压力)  50%

  300分以上 (高度压力)   80%

  (资料来源:台湾 )

  事件     压力指数     事件         压力指数

  配偶去世   100        丧失抵押品赎回权  30

  离婚     73        工作责任改变     29

  分居     65        子女离开家      29

  坐牢     63        有法律上的问题    29

  亲近的家人去世 63       杰出的个人成就    28

  本人受伤或生病 53      妻子/先生开始或结束工作 26

  结婚      50       入学或毕业       26

  被解雇     47       居住情况改变      25

  婚姻调解    45       个人习惯改变      24

  退休      45       与上司有冲突      23

  家人的健康状况改变 44     工作时数或情况改变   20

  怀孕      40       搬家/转学        20

  性的问题    39       休闲娱乐/宗教活动改变  19

  增加新的家庭成员 39      社交活动改变       18

  作的再适应    39      借款或抵押次要财产    17

  经济状况改变   38      睡眠习惯改变       16

  亲近的朋友去世  37      家人相聚的次数改变    15

  工作性质改变   36      饮食习惯改变       15

  与配偶争执次数改变 35     度假           13

  借款        31     过年           12

  抵押重要财产    31     轻微违法         11

  妈妈“卸压” 三妙招当了妈妈之后,好像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如果不试着让自己放轻松,减少一些压力,很容易会累出毛病,赶紧想个法子来减压吧!

  妈妈如果精神压力过大,会有什么反应?得视妈妈的个性而定。每个人的抗压性不一,有些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妈妈,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如果妈妈的抗压性不够,反应可就不少。

  ●压力过大的症状

  情绪波动大

  如果长期压力过大,妈妈的情绪波动可能会增大,一遇不顺心的事或遭小小刺激,就显得不耐烦。

  焦虑

  焦虑的妈妈表现于外的特征有:睡不着,早醒,情绪低落,急躁,经常乱发脾气。

  忧郁

  妈妈可能整天无所事事,脸上没有笑容,容易自责,思考动作变慢,忧郁较易发生于不擅表达情绪、内向的妈妈身上。

  多病痛

  较传统、受限制较多、无法随心所欲表达自己情绪的女性,也有可能反应在身体上,如头痛、肚子痛、腰酸背痛等。

  妙招1 居家减压法

  舒解压力得从全方位着手,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需注重睡眠、接近大自然、使用娱乐养生及音乐疗法等,才可让妈妈快速舒压。

  偶尔给自己放一个假

  偶尔喘口气,把宝宝托给长辈代为照顾,出去逛逛街或接触大自然,享受休闲的乐趣,或者在双休日睡个懒觉,让疲惫的身体储备好能量。

  维持良好的沟通

  孩子的教养问题常是造成夫妻争执的原因,宝宝该上哪所幼儿园?犯了错该体罚,还是用爱的教育?这些都有赖双方良好的沟通,建议夫妻可利用睡前聊聊天,借以维持良好的互动,找出共识,才能营造圆融的夫妻关系。

  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对人体有绝对的影响力,建议压力过大的妈妈经常补充可安定神经的食物,让你每天都可以笑脸迎人。

  妙招2 饮食安排法

  补充营养

  适当补充蛋白质,或是维生素B群,如B1、B2、B6、B12、泛酸、叶酸,可稳定神经,消除疲劳,增强肌力。

  多吃蔬果

  现代人饮食精致化的结果,不是常拉肚子就是常便秘,因此建议多食用高纤的蔬菜、水果,可退火,舒缓症状,并补充维生素C。

  多喝牛奶

  每天早晨饮用一杯鲜奶,除可预防骨质疏松外,鲜乳中所含的镁、钙等矿物质,还可帮助情绪稳定。

  要舒解压力,运动也是个好法子!呼吸、吐纳、瑜伽、快走等,对消除或缓解身心压力,恢复自律神经系统平衡都有不错的帮助,妈妈不妨试试看。

  妙招3 运动放松法

  有氧运动

  运动,一定得流汗才行,也就是说得做有氧运动。例如夫妻一起打乒乓球,可减压,增加呼吸量,使内分泌平衡,增强肌肉耐力。千万不要拿没时间当借口,尤其是有高血压、血脂肪患者。

  静 坐

  找一个时段,将腰杆挺直,眼睛半闭,静静地坐半个小时,如果一开始坐不住,可先由5分钟开始,再慢慢增加。提供一个诀窍,静坐时得用腹部呼吸,即腹部有起伏才达到标准,也才能按摩横膈膜,平息烦躁,沉淀心灵。

  肌肉放松

  原理很简单,哪里酸、哪里痛,就运动哪里。举例来说,颈子酸就做颈部运动,减压效果很不错!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专家支持/徐雨虹博士/ 张璐博士 上海科学育儿基地贝思特儿童教育中心

  数据提供/胡嫣 杭州安吉路早教研发中心

[上一页]  [1]  [2]  [3]  [4]  [5]



    关键字:焦虑  家教指导  家庭压力  自我解压  操心  入园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 | 论坛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