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都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世界不是被封闭的“现在”,而是永远向未来开放。辩证法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出发,要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而要放眼长远,憧憬未来,筹划未来,创意未来。超越有限,追求无限,是人类理性的自然倾向,也是人类智慧的表现。面向未来的哲学正是反映了人类的这种本性,而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中的“面向未来”,恰恰是对这种本性的反映。
一、怎样理解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未来”?
理解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我们应当搞清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未来”?第二、教育为什么要面向“未来”?
未来是相对于过去和现在而言的,有人曾把它表述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这肯定是对的,因为若已经存在,就不是“未来”而是“现在”了。20世纪的时候,人们这样描述着未来世界:“大型喷气式飞机的出现,能使人们一夜之间横跨五大洲、四大洋。越洋电缆的铺设,洲际电报、电话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上每一块土地上的人们都可以随时交流信息。半导体、激光、光导纤维、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促进了信息革命的深化。商用计算机、工业机器人、电子医疗设备、音响系统、家庭保安系统,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轻易地就可以在电子小屋中购物、订票、学习、 工作或生产将变为现实。一根头发丝那样细的光导纤维能同时传送1300对电话,随着激光每秒9000万次的闪动,整部韦氏大辞典的文字能在6秒钟内通过一根光纤输送出来……”
未来社会的美妙,极尽我们的想象也不为过。现在才刚刚进入21世纪,上述有些方面就已经被现实超越。我们坚信,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空间。对此,有人称之为后工业社会,有人称之为信息化社会,还有人叫它学习化社会或持续发展的社会。不管叫什么,反正现在所说的未来,前面还有未来。
未来的美好并非“天上掉馅饼”,需要人们去创造,前进的路上困难还很多。比如,人口居高不下、自然资源枯竭、生态被破坏、生物蜕化、耕地减少等,就构成了我们走向未来的巨大障碍。对此,有人悲观,认为人类不理智将使灾难有增无减,并最终导致人类灭亡;有人乐观,以为人类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渡过难关,并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很显然,大胆地研究未来,构想未来,才是人类对未来应该采取的积极态度。
教育总是要面向未来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在过去发展缓慢的社会中,教育只需传授那些一成不变的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几十年几百年不变的、祖辈相传的社会伦理道德就可以了,无须树立未来观念。现在不同了。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所指出的:地主和军人是农业社会的主宰者,商人和资本家是工业社会的掌管者,而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则是由科学家和研究人员来掌握的。可见,未来社会一切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精良的教育,因此,谁拥有了良好的教育, 谁就拥有了未来。基于这种认识,近些年来,各发达国家纷纷出台面向未来的教育规划与计划。法国总统密特朗说:“将来国力将更多地依靠智力而不是财力。”英国首相撒切尔也说:“‘不重视知识的国家必定灭亡’,……知识及其有效的利用对国家的繁荣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至关重要。”2003年7月9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大学是准备未来的地方,所以我想说的也是关于未来的话题。”他强调:“我们创造了过去连想都不敢想的今天,同样可以创造任何超乎想象的未来。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不难理解邓小平要求教育“面向世界”的良苦用心了。
人类社会走到了今天,“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这就给教育提出了一项崭新的任务。因此,面对挑战,站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制高点上思考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家长和教师面前的严峻任务。我们必须设计和创造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进行未来教育,从根本上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这是适应和对付未来冲击的一种根本的态度和对策。
许多为人父母者,对这类事知之甚少,或者基本不大关心,这正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起点较低的根源所在。
二、家教为什么要“面向未来”?
家教要“面向未来”的问题,比家教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更容易理解,因为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为着未来的。我们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其实更是家庭的未来、父母的未来。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只存在是清醒和自觉地面向未来,还是盲目而朦胧地面向未来的问题,不存在要不要和该不该面向未来的问题。回答家教为什么要面向未来的问题,只用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一句是只有家教面向未来,才能把国家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直接地落实到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身上;另一句是家教只有面向未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配合,共同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人。
我们所以说,只有家教面向未来,才能把国家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直接地落实到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身上,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在家庭中长大的,孩子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如果家庭教育不把面向未来作为重要取向原则来贯彻,那么国家关于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就有大部分会落空,尤其是在最初的打基础的阶段的各项工作要落空。
我们所以说,家教只有面向未来,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配合,共同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人,是因为,所谓家教面向未来,实质是个为人父母者的观念问题:如果父母真正在骨子里从未来着眼,为未来着想,他肯定会目光远大,眼界宽阔,也就必然千方百计地致力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真正重视基础性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把家教面向未来的原则,贯彻普及到千家万户,对提高为人父母者的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面向未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基于过去的积淀,考虑未来的需要,在现时进行的判断与选择,后面跟着的应该是一系列行动。面向未来的取向,包含着“时间”和“作为”两大因素,为人父母者必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来。一方面会使为人父母者对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产生极大兴趣,另一方面,会使为人父母者的时间价值观念显著增强。
研究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不仅是学者和政治家的任务,也是老百姓的关注,而且这项研究永无止境。 20世纪中期以来,就有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这些要求正在使广大为人父母者眼界渐开。
所谓家教面向未来,实质就是帮助孩子充分利用学龄期间,给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在这一点上,瑞典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在瑞典,孩子一降生,医院就立即打开计算机,通过户籍网络,在户籍卡中为孩子登记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及财产等诸项内容。据说所有的瑞典人在为孩子填写拥有的财产时,写的都是“时间”二字。出身于瑞典西部伐姆兰省贫苦佃农家庭中的奥尔夫,出生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支鸟枪和三只鹅。他那身穿华丽甲胄的表叔抱着他的宝贝儿子帕尔丁,公然对奥尔夫的父母说:“你那儿子注定是看鹅的穷鬼。”奥尔夫的父亲听了非常气愤,坚决地还击道:“我们的奥尔夫是富翁,只需支付20年时间,他就会雇你的帕尔丁当马夫。”从此,奥尔夫一家面向未来,向时间要“前途”,给全世界留下了一段佳话。奥尔夫从6岁起就读路德的《训言集》,上中学后,他就懂得把时间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特殊的任务。一次,他在作文里写下“谁盗窃奥尔夫一分钟的时间,谁就是在盗窃瑞典。”老师高度评价他“将来他一定是国家的栋梁”。20岁的时候,奥尔夫果然有了一项大发明,成为瑞典出类拔萃的科学家。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尤其在家教方面,若不面向未来,就容易留下遗憾,使大人和孩子一起后悔。“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一段“读书无用论”很盛行,一些人听着“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叫喊,看到知识分子受改造,就大人孩子一起都忽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等国家恢复高考时,他们却傻了眼。
有一种人,他们也面向未来,但思路不对。他们不是帮助孩子准备未来的生存发展能力,只企图“积金遗子”,以此保证孩子的未来幸福,这其实并非高明之举。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凡是让自己的儿子席丰履厚、优游岁月、一辈子都要靠遗产混日子的人,都是不大知道吸取经验教训,也不懂得自己所处的时代的。”
三、家教怎样“面向未来”?
家教面向未来,最根本的是家长要努力“向前看”,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前看”。未来总在前方,所以,“向前看”是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要求。当然还要把“向前看”与“当前干”结合起来。
从操作层次说,目前我们已经看清的家教面向未来的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在憧憬未来中激励孩子定标立志,在适应未来中帮助孩子扬长补短,在谋划未来中启发孩子超前思维,在走向未来中引导孩子与时俱进。
所谓在憧憬未来中激励孩子定标立志,是说家长要善于利用社会发展的最新信息,经常和孩子谈论未来,让孩子感受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启发孩子确立与社会进步顺应的远大理想和目标。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柱。全部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为理想而奋斗的历史。家长要帮孩子树立这个支柱,并在行动上有所努力。2000年的全国“少代会”提出过一个口号:“新世纪,我能行!”意在提醒已经步入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做好准备,家教也应该贯彻这种精神。家教中必须强化未来意识,使大人孩子始终满怀希望,并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激发孩子的不竭动力。人不同于动物,他基于现实,又不囿于现实,总是努力地超越现实,突破当下时空的限制,向未来可能的更广阔的时空行进。面向未来的哲学是一种力量,给人以希望和信心,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倘若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社会就不能进步,人也将成为鼠目寸光、无所作为的庸人。
在适应未来中帮助孩子扬长补短,是要求家长了解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有意识地在家教中从多方面加以注意。这是家教面向未来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社会学家 R·贝伦特提出,在未来“变动的时代”和“文化进步的时代”的理想的人,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特征:1、自觉的人,能够采用科学的方法认识物理现象和社会现象;2、成熟的人,能够摆脱传统的束缚,在生活中独立追求;3、有创造精神的人,即认为世界是由人创造的,或者至少是由人来促其形成的;4、能掌握技术的人;5、能动的人,即不受生活、乡土、宗教、社会阶级的局限,能够按个人能力、爱好和机遇最大限度地活动的人;6、积极向上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人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正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变化。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关键时期。他说,我们时代的青年在这样的历史变革中将有很多人变成“新人”。他把未来的人概括为以下特征:1、开放的态度。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两方面的开放。不仅对自身体验开放,而且对新的观察方法、新的存在方式、新的思想和概念开放。2、真诚的品质。重视交往,拒绝虚伪、欺诈和说两面话。3、对科学和技术的怀疑态度。对于用来征服大自然和全人类的当代科学和技术不信任。另一方面,当科学用来增进自我知觉和人对自己的控制时,又热烈支持科学。4、对完整性的渴求。不愿生活在处处隔开的世界中——身与心、智与情、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娱乐的分离等等。追求生命的完整,思想、情感、物理能、心理能等等一切都结合在体验中。5、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寻求亲密关系和共同目的的新形式,寻求交往的新形式,不论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情感的或理智的。像这样的资料还有很多,家长应参考这里的基本要求,引导孩子进行对照,启发其自觉地扬长补短。事实上,只要孩子知道未来社会的要求,他就会努力往那上面奔。另外,还必须注意打好基础。学会那些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用得上、离不开的东西,在知识层面、能力层面、体质层面都应如此。
许多人的实践证明,“谋划未来”也并非只有到孩子大了之后才能做的事,完全可以在孩子懂点事儿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当然只能由简单到复杂,逐步由浅入深。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引导孩子科学思维。置身在错综复杂的环境,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必须学会运用科学思维,特别是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做出有益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这种能力的培养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在这里有一点尤其重要,那就是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是指在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先于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出现的符合事物发展趋势的,具有科学预见性的意识。有专家说,超前思维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因为超前思维可以通过一种进步思想,去预见未来,指导未来,创造未来。超前思维并非深奥莫测。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随时都可能产生形形色色的超前性思维。面对任何一件事情,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当“怎么办”一词在头脑中出现的时候,超前性思维就可能产生。更何况生活本身也离不开计划和希望,几乎所有的人,面对生活都有着自己的计划、愿望和理想。但不是所有人的超前性思维都能如期实现,有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能实现,有的则干脆实现不了。关键在于这种认识是否立足于、符合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可见,超前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超前思维从三个层面上体现了人们对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即从经验性规律到理论性规律,从存在性规律到演化性规律,从简单性规律到复杂性规律。第一个方面侧重于科学创造,第二个方面侧重于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认识,第三个方面侧重于人类思维本身。
“走向未来”,说起来好像很郑重,其实就是平常过日子。无论自觉不自觉,人们都在一步一步走向未来,一天一天走向未来,活人谁也无法留在“过去”里。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应当是有明确未来意识的自觉行动。家教面向未来,应该引导孩子与时俱进。努力争取做到日积月累,天天有进步,知识和能力与日俱增;自觉增强应变能力,跟上时代发展,不落伍,不掉队。不仅要在总体上“面向未来”,甚至要时时事事“面向未来”;既要注意宏观的“面向未来”,也要注意微观的“面向未来”。
2004年5月22日,曾主持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两个文件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会长,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主任刘海荣同志,在做客“女性论坛”时曾讲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这话可以使我们感到,未来和现在、大事和小事,其实是紧密相联的。她说:“我在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局年会的时候,儿基会曾在儿童发展领域中,提出个‘性别意识主流化’的问题,就是要从小教育儿童,特别是男孩子要学会尊重妇女,保护妇女;同时要求家长,不能让孩子从他们这儿看到爸爸在对妈妈实行暴力,不尊重妇女。联合国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优先发展的领域来提,是有其深远意义的。”
刘海荣同志所谈的这个问题,既是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既是未来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如果我们能从这样的高度来自觉地想问题和办事情,面向未来的要求,就不再空洞而遥远,而变得非常实实在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