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父母之道:引导孩子会生存(4)
 2005年09月12日 09:44 《父母之道》

  四、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竞争

  引导孩子学会竞争,从为人父母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充分认识竞争的不可避免性,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竞争,研究竞争;二是给孩子讲清“要获得就必须竞争”的道理,帮孩子增强竞争意识:三是指导孩子勇敢地面对竞争和参与竞争,在竞争实践中提高竞争能力。

  进化论的命题“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不仅揭示了生存的条件性和规律性,也指明了竞争的广泛性和不可避免性。人要想积极的生存,就必须立足生存,致力发展,直面竞争。发展和竞争是生存的重要手段,参与竞争才能生存。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关系,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在生存的基础上竞争和发展,在竞争和发展中生存”。所以,引导孩子学会竞争就成了引导孩子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

  《庄子·齐物论》中有“有竞有争”的句子,郭象注:“并逐曰竞,对辩曰争。”《辞海》把竞字解为“比赛;争逐”。把争字解为“争夺;力求获得或达到”。对竞争的整体解释有两条,一是“互相争胜”,二是“商品生产者为争取有利的产销条件而进行的角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中,这两重含义的竞争,一起融入了人们的实际生活,任何人都无法逃避。

  科学的竞争概念,属于商品经济范畴,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对竞争这一经济现象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最早可上溯到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派的杰出代表,他在与重商主义学说及其经济政策的论战中,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竞争理论——自由竞争论。 以斯密自由竞争论为代表的古典竞争理论,在西方,经过新古典学派竞争理论(完全竞争论)的中介,演变为现代竞争理论。现代竞争理论派别众多,观点纷呈。早期,有熊彼得的动态竞争论,克拉克的有效竞争论;后来,在德国,有康岑巴赫的最佳竞争强度理论与霍普曼的竞争自由理论的论战;在美国,则有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竞争理论的对立。 在竞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竞争理论占有独立的、重要的历史地位。马克思是斯密竞争理论中积极因素的继承者,他创造了根本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派竞争理论的崭新的竞争理论。 以马克思的竞争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基础,吸取西方现代竞争理论的某些科学因素,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竞争基本理论。

  我介绍这些,并不是要让一般的为人父母者从这样高深的理论层次来研究竞争,而是想证明竞争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为人父母者从引导孩子的角度了解竞争,最根本的是要知道“竞争是一种生存选择”,“竞争规律的主要作用就是优胜劣汰”,竞争具有“实现功能”和“激励功能”等常识,以便和孩子一道,在应对和参与现实及未来的竞争中,尽量主动,而不致于被动。

  竞争,实质是一种社会选择机制。大家都在那里尽量表现,由社会根据选拔的基本条件和在较量中形成的次序来进行挑选。因为代表社会进行挑选的责任也要由具体人来承担,所以挑选得是否公平合理,就得看运作程序是否科学严谨和责任人是否公正公平了。

  孩子在学生时代参与的竞争,虽然没有社会上那么复杂激烈,但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比赛”、“并逐”、“互相争胜”那种有明确对手的“竞”,也有“力求获得或达到”那种没有明确对手的“争”。现在的情况是,许多的孩子和家长们,还没有能够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因此也就没有引起充分注意,往往还处于无意识和不自觉状态。

  比如考试,就是孩子们在学校以至长大后走向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最常见的竞争方式之一。在这里,表面上争的是分数,实际上其作用比分数要广泛和复杂得多。中考和高考所争得的分数,代表的乃是念高中和升大学的机会。各种应聘考试的成绩,则意味着能否就业和将走上什么样的岗位。除了考试之外,学生们所要争取的各类大小和长短期目标,也都要通过显形或隐形的竞争来达到,如争取各种先进模范称号,当班级或学校干部及其他更高的追求等等。

  父母帮助孩子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首先应当提示孩子清醒地看到竞争的存在,这是个基本的认识前提。与此同时,在引导孩子“旁观”竞争时,要注意讲解“想获得,就必须参与竞争”、“既要敢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能拼才会赢”、“竞争要凭实力”、“竞争必须遵守规则”、“竞争要讲究策略”和“以正确健康的心态对待胜败”等道理。在引导孩子参与竞争时,要提醒他们经受住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形成“赢得起也输得起”的正确态度,防止产生嫉贤妒能的阴暗心理和靠伤天害理取胜的不良动机。

  学生学习竞争,应当从学会考试入手。我这里所说的,包括全方位的“考”和“试”,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勇于和善于接受并应对各种类型的测试和选拔。

  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祚庥,在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曾说过:“应付试卷这种考试,是人生道路上比较简单的一种考试,生活中的考试却要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一个学生如果连应付考卷这种本领,在学校生活中都没有学会,怎么能说这个学生能有较好的素质。” 何院士认为,在素质教育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考试,特别是在初、高中阶段,不光要考,还要经常考。这样,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才能提高竞争力。 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竞争经济,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竞争。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培养竞争意识,一旦走向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各样的竞争将会无从下手。 ”

  这观点,表面看来好像和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趋势有些矛盾,其实不然。这里有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中国人发明的考试这种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工具,长期以来在全世界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真正取代它。二是它也确实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尤其是它所促成的“学以应考、教以应考”,而不是“学以致用、教以致用”的局面,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严重地障碍着我国现代化人才的成长。有人说,这种“应试文化”,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这是事实。

  我个人认为,问题并不在“考”和“试”这种方式上。我们没有必要简单地否定考试,本质上的“考”和“试”,人类到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现在主要还是个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的问题,以及“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内容和方法与根本目的是否相符的问题,执考人员是否公正的问题等等。

  从竞争的理论高度来研究考试时,我发现树立科学的竞争观,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考试文化”的误区。科学的竞争观,应当以“力争上游”为竞争趋向,以“出类拔萃”为竞争目标,以“自知之明”和“量力而行”为心理平衡器,在对竞争的参与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学会选择与放弃,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目标上。

  对学生来说,不必单纯刻意去追求满分,但要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力争最佳学习效果;不必刻意竞选学生干部,但要努力争取锻炼机会,学会脱颖而出;不必刻意谋求好人缘,但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等。旅美教育专家、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21世纪教育论坛上说:“用多种检测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用考试甚至用分数一种手段来检测教学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我从竞争的角度来说则是:把竞争的努力止于分数上,就是应试教育,把竞争的努力定位在出类拔萃上,就是素质教育。

  据黄教授介绍,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讲究“三合一”。第一,看高考成绩;第二,看高中四年的稳态成绩;(这两条都是通过考试竞争出来的结果)第三,看综合素质。比如校内校外的社会活动、学术科研活动、文体活动,还考虑各种有偿和无偿的劳动情况。他说:“我国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因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的这种“三合一”的录取方式,比我们现在的做法显然要好得多,但是,我国人民却不敢相信它会行得通。因为,“看综合素质”由谁来看?“看高中四年的稳态成绩”怎么看?这里都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反正不管你把权利交到谁的手里,就会有人把“后门”走到谁那里,所以还不如凭分数能多少捍卫一点公平,能多少堵住一点人情、关系和腐败。

  透过纷纭复杂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考试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另一个是防止权和钱对考试科学性的干扰。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本来就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比如面试和实际操作等。但实际情况是,少量的选拔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程度,而像高考那样的大批量选拔,目前还没有能够在短期内能完成任务的更好的形式来取代书面考试的可能。

  在目前情况下,引导孩子学会考试,把“考生”与“学生”统一起来,关键是自觉地解决自己的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不论从眼前还是长远竞争的需要看,都得学习真本事,靠投机取巧不行

  个人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个人的能力更是有限的,个人所能直接和间接利用的条件应该说也是有限的,所以对一个具体人来说,不可能什么竞争都参加,更不可能在所有参与的竞争中都取胜。因此就有个选择与放弃的问题。苏轼说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之大,则必有所忍。”还有一篇文章说过:“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去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这和“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讲的是同一个道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关键字:父母之道  家庭教育  生存  安全教育  竞争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77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