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父母之道:引导孩子会健心(3)
 2005年09月14日 06:42 《父母之道》

  三、利用“当事者迷”的时机,即时开导

  这里所说的“利用‘当事者迷’的时机”,是说要把孩子面对现实问题产生心理困扰的时候,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时机,充分加以利用。要在这种最能“帮其所需”的时候,给以恰当的指导,让其“练习”心理调适和社会适应,使之安全地走出困惑。

  单纯的未成年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碰到心理困扰是很难避免的。不要怕孩子时常有一点磕磕碰碰;但是,一定要帮孩子过好“急弯”、“陡坡”和“深坎儿”,防止留下大的创伤。在孩子陷入心理困惑的时候,如果不及时予以疏导,很可能导致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甚至造成心理疾患和性格扭曲;如果及时正确引导,不仅能够使其很快走出心理困境,还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走向成熟。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必须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并能正确地和辩证地认识事物,不轻易地受外界客体的影响,内心处于相对平衡和满足的状态。通俗言之,即指人们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遇到困难、挫折、突变等情况时,能够做到心理和谐,情绪稳定,精神饱满,从而正确地对待、处理和排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都是伴随各种各样矛盾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能否处理好这些矛盾,决定着心理是否能够走向成熟。

  当孩子遇到心理障碍、处于情绪波动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既要做“扬汤止沸”的表层开导,更要做“釜底抽薪”的深层启发,切不可像“火上浇油”那样帮倒忙。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常任教师。其实父母还应该是孩子的心理医生,要长期地为孩子作心理咨询。所谓心理咨询,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和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心理调控方式之一。它旨在引导咨询对象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妥善处理学习、生活、婚姻、家庭、职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纠正心理不平衡,改变态度与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现代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曾说,心理咨询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和对幸福的许诺,而是启发我们对人生苦难的坚韧无畏。

  把心理咨询的任务也加到父母身上,对多数家长来说,有点免为其难,因为这确实应该是专门工作者的事。但是,父母也有父母的优势。人是需要温情抚慰的动物,而父母和子女之间有着天然的情感基础。他们本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理应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从心理咨询机构的统计资料看,心理障碍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学习问题(如学习动力、考试焦虑、学习方法等);②人际关系问题(如人际恐怖、沟通障碍、交往困难、代际差异等);③个人发展问题(如价值观的困惑、人生目标的抉择、职业的选择等);④身体健康问题(如失眠、神经衰弱、生活规律等);⑤个性及心理问题(如苦闷、情绪紧张、孤独、自卑、胆怯、忧郁、恐惧等);⑥恋爱和性问题(如择偶、异性交往、失恋、性心理等);⑦其他问题(如娱乐、法律、宗教信仰、违规行为等)。资料还显示,导致青少年情绪异常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学校人际关系、家庭关系。

  从上面摘引的资料可以看出,好的父母,即使没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许多方面也能给孩子帮得上忙:首先可以通过倾听,让孩子充分“宣泄”;其次可以利用同情理解使之得到缓冲;另外,“学会做人”一讲中所讲的“八项修炼”,在这里都有可能找到用场,比如,“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的训练,与消除“沟通障碍”、克服“交往困难”,实质就是同一个问题。当然,为了充分发挥作为“贴身心理医生”的作用,为人父母者还是应该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条件的家长应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术 。更为重要的是,家长应多注意子女行动轨迹和思想脉搏,做子女的朋友。

  帮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光靠口头说教不行,还需创造适宜心理转变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小学教材中有一篇题为《苏珊的帽子》的短文,说的是小女孩苏珊读一年级的时候得了病,经过三个月的化疗,头发全掉光了。苏珊返校前,班主任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周一开始,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帽子上课。”

  星期一到了,重返校园的苏珊站在熟悉的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她忐忑不安的心安静下来了,灰溜溜的情绪一下子飘散了。

  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实际是深厚的人性主义的流露,是对学生心灵的触摸。他不仅关照了苏珊,同时也是在教他所有的学生应该怎样去理解和关爱。在这方面,父母应该比老师做得更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父母之道  家庭教育  健心  心理健康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77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