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造一种发展的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内涵,包括预防和发展两个观点,主要在于教导人们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以使他们更能支配自己的生活。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教育,不止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心理咨询和开导,应该是一种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模式,目前在美国有一种比较通用的六维度心理教育模式,它强调在构成人的生存状态的各个方面创造出一个平衡状态的重
要性,每一个维度都相互影响,并决定人们的整个健康状态。同时,每一个维度也给人们提供一个学习、作出反应性决定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一、躯体:躯体维度旨在增进心血管的耐性、弹性和力量的训练;同时,鼓励进行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扩大对食物和营养知识的了解,不鼓励消费烟酒,强调禁止毒品。也就是说,通过身体健康教育,让人们能监测自己的生命信号和理解自己身体上的警告信号,并且能理解基本的营养和身体活动间的关系,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医生的帮助。——“身体好胜过一切。”
二、社交:社交维度旨在强调这样的意识:为生活所处社区里的人群和物质环境的共同利益做贡献。它强调个体与他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同时也包括追求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社交健康教育,使个体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圈中的重要性,借助畅达的信息交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来积极改进自己的主观世界,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对人际关系、重要的友谊、社区、环境和根本的世界观作出明确的选择。——“为社区共同利益做贡献胜于考虑个人私利。”
三、智力:智力维度旨在促进创造性的、活跃的智力活动。一个智力健全的人能够使用有效的策略去拓展知识、改进技能、开发自身的潜能。智力健康教育是让人们花更多的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探讨与解决问题、创造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不落后于时代,积极向自己思维挑战。——“用创造性的追求来拓展我们的思维胜过简单的自我物欲满足。”
四、职业:职业维度旨在为将来能获得个人满足和生活富裕的工作做准备。经过职业健康教育,个体将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技能和才干贡献给具有个人和社会意义的工作。通过参与有酬的和无酬自愿的活动表现自己的价值观,认识到什么时候自己处于健康的职业生涯上,以及什么时候自己的工作和兴趣是激动人心的,而且认识到工作价值的大小不在个人的满意,而在对社区健康幸福的贡献。——“选择一项与我们的个人价值、兴趣和信念一致的职业比选择对我们毫无意义的工作要好。”
五、情绪:情绪维度强调对自己情感的意识和接受。情绪健康包括个体对自我和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热情的程度;同时也包括这样的能力:处理情绪和相关的行为,比如关于自己的局限性、自主的发展以及有效应付紧张。情绪健康教育功能有二:一是让人们意识并能接近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能自由地表达自己情感和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二是认识到寻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性,从而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工作。——“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情感比否定它们要好。”
六、精神:精神维度涉及寻找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精神健康教育旨在通过经历怀疑、绝望、恐惧、失望、秩序混乱等不愉快的体验和愉快、高兴、幸福的情感,让个体认识到这些都是重要的,它们构成了自己的价值系统。通过教育,个体思考和整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信念和他人的信念,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目标体系。——“按自己的价值和信仰生活比做别的事和感到欺骗自己要好。”
这种六维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系统地构建了一个人适应社会,发挥潜能,追求幸福生活的各方面能力。按照这些维度或方面去塑造自己,必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社会化人。家庭教育理应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创造一种平衡的发展状态。因为心理健康是一项积极的有意识的选择过程,它不是静态的和被动的,它要求每一个欲求心理健康的人积极地去参与。显然,从上述六个方面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锻造我们新型的健康观念,从而形成、产生或恒定有益于人类健康发展的健康行为。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