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正文

 父母之道:引导孩子会健心(4)
 2005年09月14日 06:42 《父母之道》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在引导孩子学会健心的过程中,无论是利用“旁观者清”的条件进行随时评点,还是利用“当事者迷”的时机进行即时指导,都必须以亲子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有效沟通为前提,没有亲子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基础,沟通就很难进行,当然就更谈不上有效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有了心事,宁肯向门卫老头倾诉,也绝不肯对父母说,这其实是家庭教育当中最
根本性的失败。

  正常的亲子关系是天然形成的,无需特意“建立”,但是对它的维系、巩固、发展、加深和“不断修复裂痕”,却是一个需要很费心思的大问题。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父母,长期保持与子女的密切关系,子女对父母的那份敬重、那份理解、那种“心有灵犀”的状态,让人羡慕不已。他们是凭借什么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想首先凭的是情感的力量,这情感应该是父母对子女的“恩德”在子女心中沉淀为“感激”的那份“理解”。其实所有的父母都对孩子有过无私的付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得到这份理解和回报,有的父母的付出,不仅被子女误认为是“活该”,甚至还觉得有点“讨厌”,这里是颇有教训值得吸取的。

  《家庭周末报》2004年5月13日在“家·孩子”专版,刊登了一个12岁女孩写给妈妈的信,题目是《妈妈,我还要那个没钱但温馨的家》。全信分三部分:一、妈妈曾是好妈妈,家也曾是温暖的家;二、妈妈变得只知道忙工作;三、妈妈,我真希望你走进我的内心世界!下面是这封信第三部分的原文摘录:

  妈妈,也许您看到了我的孤单,我的无奈。有时候放学回来,你会问我些“今天穿的衣服有没有人说好看啊?”“老师看到你作文有没有表扬你啊?”之类的问题。我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了,这些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了,也不会去在意,再加上心情不好,经常会敷衍地回答:“没有没有没有,别问了行不行?”……对不起,妈妈,我知道您想关心我,可是,我这个年龄希望得到的妈妈不是以前那样的, 我更需要的是一个“大朋友”,和我讨论些我关心的东西。为什么学校门口小卖部的阿姨经常会和我们讨论动画片、游戏、时尚、网络,或是关于“爱情”的一些东西。我们长大了,一些东西我们渴望知道。和您讨论“爱情”,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妈妈,我希望您像个姐姐。我们真的需要沟通!可是您不知道我关注的是什么,我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了!

  奶奶,也许不是一个好奶奶,她没有给我童年该得到的爱。妈妈,在您眼中奶奶是那么令人“讨厌”,我小时候您就和我说过您生下我做月子的时候奶奶把我们从她家里赶到了姥姥家……还有很多关于奶奶不好的事,所以从小我就不喜欢奶奶,也不喜欢去奶奶家。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知道这些。我真的想有一个慈祥的好奶奶。如果您不告诉我,我也不会知道……那天奶奶来我们家住,从她进门您的脸色就不好 看,您刚从东北出差回来,赚了2000块钱。第二天爸爸陪奶奶去看病,把这些钱花了,您知道后更是生气,说奶奶讨厌,说爸爸不争气。谁打电话来都要把这事告诉人家,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真觉得爸爸好可怜。她毕竟是我的奶奶,爸爸的妈妈啊!爸爸不这么做,他能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吗?也许奶奶曾经做过很多错事,可那些事 都过去了,我们不要提了好吗?我原来的妈妈是一个心胸宽大的妈妈,不是为了钱而斤斤计较的妈妈……

  妈妈,虽然我长大了,成熟了,可我究竟还是个12岁的孩子啊!我想要得到我该得到的:和蔼、温馨的家庭,和我说心里话的妈妈,还有隔辈亲人的关爱!

  妈妈,您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女儿只有一个心愿了,女儿希望您能为了我,再多点关怀,再多点沟通,再多点宽容!

  不知道孩子的妈妈看了这封信会怎么样,反正我是很感动!这封信不仅说明了孩子“渴望沟通”,而且告诉我们沟通需要有“共同语言”。许多的为人父母者正是在这两点上出了问题。像这个孩子这样,能把自己的想法直接了当地写给妈妈,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若是把想法埋在心里,干脆不再与你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会因日渐衰减以至消失了。

  这封信里,还涉及到一个“孩子的不知情权”问题。2004年《书屋》杂志第一期,刊登过一篇《 吁请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的文章(作者王泉根),文章说,“有些话有些事人家压根儿不想知道,你老是喋喋不休地硬往他耳朵里灌,这不是有意骚扰人家,损害人家的心绪,侵犯人家的权利吗?因而,这人生在世,除了应当享有知情权外,还应当有‘不知情权’”。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郑振铎就批评过 “把‘成人’所应知道的东西,全都在这个儿童时代具体而微地给了他们”的现象。当代著名女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有一段话说得很好:“大自然不需要早熟的果子,因为那是生涩的、不甜美的。人类需耍渐渐长大的儿童,揣着童心的儿童样子的儿童,那才是长久的、健康的、醇美无比的。”(《一个女孩的心灵史》)过分早熟的儿童,实际上是透支了人生。 就像早熟的苹果总是半生不熟、僵硬疙瘩一样,儿童过分早熟并非是一件好事。人生需耍一步步地成熟,享受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滋味,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文章还对那些热衷于向孩子传授“性文化”的大人先生们提出质疑,“当他们面对着一双双天真无邪清澈亮丽的眼睛,该如何来讲解这个‘性’?孩子总爱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就像他们总爱问老师天上的星星为什么爱眨眼睛一样。这本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天性。孩子的问题中包含着巨大的哲学,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我从哪里来?’这本身就是一道永恒的哲学难题。面对孩子天真的疑问,为人父母者当然也只能以同样‘天真’或‘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加以回答,这虽然似乎‘骗’了孩子,但却是必须的。等到他们的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到合适时期(中学生),再告诉他们为时不晚。难道当孩子问妈妈我是怎么生下来的?大人可以明确地告诉他(她),你是爸爸妈妈做爱生出来的吗?倘若孩子再问一句‘做爱’是怎么回事?爸爸妈妈又是怎么样的?大人还能再明确地告诉他(她)吗?假如孩子真的搞明白了原来是爸爸妈妈做爱生下了他(她),原来做爱又是这么回事,那么,在孩子心里只会对大人的行为产生恐惧、紧张、不可理解,而决不会是神圣、崇高、美好,从而对父母形成心理上的疏离与害怕。”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明确主张:“儿童有‘不知情权’。在儿童该做梦的时候就让他们做梦吧。”

  关于性教育问题,现在肯定还大有争议,但是保护儿童的“不知情权”却不容质疑,尤其是信中“妈妈对奶奶的态度问题”,那女孩的观点绝对是正确的。

  这封信同时也说明,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还有个家长的人格和家庭环境问题。《辽宁日报》2003年4月8日有一篇报道,题目是《孩子“心病”家庭难脱干系》,报道说:“ 绝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有些孩子的心理问题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埋下了种子。”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一般人认为家庭环境只是成员结构、生活水准、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其实,家庭环境应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的实物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职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有的家庭,成员之间和谐、融洽,尽管有时也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团结一致,在这样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就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而且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如果家庭成员形同陌路,或争吵不休,互相折磨,处事自私,孩子就可能对事情冷淡、偏执、难与人合作。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 如果父母专横的遵循封建旧规,孩子就会缺少自主权,胆小、自卑,还会形成蛮横、撒谎和逆反心理。父母过份娇宠,有求必应,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可能会导致孩子极大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的毛病。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从不过问,会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喜怒无常、攻击、冷酷,对事物漠不关心。而以民主、平常的态度对待孩子则培养了孩子的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关心他人、独立处事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和基石,为了让孩子顺畅地成长,父母一定要 给孩子积极的约束和建设性的关怀,但这种约束和关怀绝不能束缚孩子 的手脚。陶行知曾主张给孩子“六个解放”,值得为人父母者认真参考: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层层束缚儿童创造力的裹头布必须撕下来。②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双手能接受头脑的指挥,父母不要包办。③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使眼睛能看事实,多看好的一面。④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谈。特别要有问的自由,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⑤解放儿童的空间。不要把他们关在家中,让他们到大自然、到社会去扩大视野。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要用功课填满他们的时间表,要给他们一些空闲时间消化学问,并学一点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

  另外,家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朋友,是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支持之一。因为“朋友是另一个自己”(古罗马西塞罗《朋友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爱因斯坦《70岁生日时的心情》)。对孩子与朋友的交往,放任自流不行,爱来就来,爱走就走,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一概不予过问,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妥的;但是,像警察和侦探那样监视和窥探也不行,那样会使孩子和他的朋友都不自在。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礼相待,在热情接待中进行观察与了解,之后再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对经过考察确实不宜深交的,应给孩子晓以利害,指导其减少交往,逐步转为一般正常关系;对可以深交的,则指导其交往走向,帮其加深友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孩子交友过多过滥不是好事,但是如果身边没有两三个知心朋友,其生活和心理空间的回旋余地必然很小,一旦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就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痛苦。正如培根所说:“得不到友谊的人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我们前面谈到的那个蒙受“不白之疑”的硕士研究生,要是有个朋友予以宽慰和参谋,帮助想点解脱的办法,绝不会轻易走上自杀之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字:父母之道  家庭教育  健心  心理健康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9,770篇。

声明:本文由著作权人授权新浪网独家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