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房间里乱跑,好好吃饭!”
“我数3下,你必须坐到餐桌这儿来!”
……
4岁的陶陶边吃饭边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和妈妈捉迷藏。陶陶妈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吃饭的时候不能离开桌子。但无论陶陶妈是苦口婆心、循循善诱,还是声色俱厉、甚至在他的小屁股上来两巴掌,都收效甚微。对于陶陶的无动于衷,陶陶妈变换各种方法,“软硬兼施”,可小家伙就是不买账。多次努力之后,陶陶妈只好无奈地听之任之,她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狠心”饿儿子一顿,并在下顿饭之前除了白开水不给他吃任何东西。因此,陶陶妈要培养陶陶“吃饭的规矩和餐桌礼仪”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养育孩子的过程,无疑是操练家长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当孩子的行为超出了家长忍耐的极限,家长的感觉通常是“伤透脑筋”、“无法控制”、“我简直气疯了”,于是在一番暴风骤雨般的愤怒之后,很不情愿地放弃了对孩子的要求。
家长的“半途而废”往往给孩子做了一个极其不好的榜样。事实上,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比孩子更需要毅力。
耐心包容孩子的“捣乱”
3岁半的浩浩简直就是个制造麻烦的“机器”:妈妈还没擦干净他倒在地板上的水,他又很快把另一杯水泼到了床上;趁妈妈晒被子的工夫,浩浩抄起了水彩笔,在白色的皮沙发上涂了苹果和香蕉;妈妈正大呼小叫着“不能在沙发上乱画”,他则不声不响地拿起自己的安全剪刀,跑到餐厅,把妈妈心爱的桌布上的花一朵一朵地剪下来,使那块新买的桌布迅速遭遇了被“肢解”的厄运……如果遇到这些情况,您会怎么样?相信不少妈妈第一时间的感受是:“我的肺都要气炸了!”
家长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孩子能沿着自己预想的方向成长,尽量不出差错、不惹麻烦、不调皮捣蛋,能分清对错;或者在做出了淘气的事情、制造了混乱之后能长记性,犯过的错误不会再犯,家长不用将同样的话说第二遍,然而,事实上孩子很难有如此高度的自律,以致家长的忍耐超出了可以承受的限度,大发雷霆,直至声嘶力竭。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特别强,头脑中没有“捣乱”的概念,对家长说的“不许”眨眼间就忘记。他对自认为有趣的东西和事情,都以“大无畏”的精神去试试、碰碰、摸摸、尝尝,目的是想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或“结果会怎样”—实际上,他是在通过自己的探索,认识这个世界。
为家长支招
为“小魔头”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别因为他自主学习的行为产生的“过失”而去责备他,平和地面对他的过错,在事实面前耐心地告诉他哪种做法是正确的,给他提出建议。比如,画画应该是在纸上而不是在沙发上、墙上或是其他的地方。还有一个办法,即在糟糕的事情出现前做好防范,如事先在一面墙壁贴上白纸,向孩子说明只能在这面墙纸上画,其他的墙不可以,因为上面没有贴纸,这样,麻烦可能要少得多。
您的坚持让孩子看到结果
5岁半的苗苗喜欢画画,她的作品还获得过幼儿绘画比赛一等奖。可让妈妈头疼的是,她画完画从不收拾笔和画;至于看过的书,更是东扔一本西扔一本,床上、桌子上、沙发上随处可见。
其实,从苗苗4岁起,妈妈就教她送“玩具回家”、把画笔装进盒子、将书放回书架,为此还在她的房间里专门开辟了玩具角、购置了儿童书架。但苗苗几分钟之后就把妈妈的话忘得一干二净。起初妈妈一次次地提醒,并跟她一起收拾,但苗苗还是没能把妈妈的这一教诲铭记在心。同一句话一天要重复多次,妈妈说得连自己都烦了,索性自己做。结果是,苗苗的“残局”全部由妈妈来收拾。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四五岁的孩子大多给人“没脑子”的感觉,家长的话在其头脑里几乎不留什么痕迹,所以不能指望什么事情和她说一两次就能记住。而且,幼儿期的孩子自制力比较薄弱,好奇心又特别强,对一件事情专注的时间不长,往往来不及“善终”就去开辟另一个“战场”了。
为家长支招
对于孩子的我行我素,家长一定要告诫自己:每个好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反反复复的提醒和无数次的示范。有了这个心理准备,您才有可能在“忍无可忍”、“坚持不住”的时候说服自己“再咬咬牙,就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同时,要注意方法。比如,苗苗妈引导苗苗收拾好物品后,趁热打铁夸她爱整洁、有秩序,使她产生“我很能干”的感觉,有了这种自信,她就能逐渐把事情做好。
鼓励也需要持之以恒
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晓晓都兴奋地把她折的官帽、皮球、手表、酒杯或自制四五页的小画书给妈妈看。起初妈妈夸她“很能干”,“做得真不错”,“照这样下去,会越来越好”。可日久天长,晓晓没折出更新的东西,小画书上除了小鸡、小鸭、鹦鹉,也没见着新的面孔。不过,她的折纸作品比以前更精致了,小画书中的故事也更丰富,从原来的四五页变成了十几页,小动物的神态也生动多了。遗憾的是,妈妈忽略了晓晓的进步,而是指责她每天做同样的事情没意思。渐渐地,晓晓不折纸也不做书了。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没有一位家长不鼓励孩子,但能做到持之以恒、事事以鼓励为主的家长却很少。说到底,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过高地估计了孩子的能力,他们希望孩子每天的进步都是突飞猛进的,否则,就认为他的努力没有价值,并把这种负面情绪毫无保留地传达给孩子。家长耐心的丧失,导致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日渐磨灭。
为家长支招
孩子需要体验成就感,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它是孩子继续往前走的动力。恰当地肯定孩子的成绩、提出适当的要求、鼓励他把正在做的事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是家长应有的素质。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首肯和赞美,家长不懈的鼓励,才能成就孩子的点滴进步。比如,对于晓晓的折纸作品和小画书,晓晓妈要看到她今天做的比昨天的好在哪儿,认可她努力的成果。如果能耐心地和孩子一起玩折纸游戏,提示她怎样做才能好上加好;或者和她尝试用另一种方法画小鸡的嘴、小鸭的头、鹦鹉的翅膀,晓晓的技艺可能就会有更大的长进。
规矩不能朝令夕改
4岁的甜甜吃冰淇淋、冰棍没个够,有了这些冷食垫底,三餐反倒成了可有可无。妈妈决定“定量供应”:每天只能吃一根冰棍或一个蛋筒。可甜甜总能为自己找出多吃一点的理由,比如,爸爸今天吃第二只雪糕了。同时,她还有“软磨”的工夫:“天气太热了,妈妈吃点凉的吧……”哄得妈妈心里美滋滋的,于是也就允许她“破例”多吃一点。这样的例外几乎天天都有。久而久之,妈妈也不再提“每天只能吃一次”这件事了。
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孩子喜欢模仿,家长的所作所为比看不见摸不着的道理更能在孩子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甜甜看到爸爸吃第二根雪糕的时候,抵挡不住如此甜蜜的诱惑是很正常的;而妈妈偶尔的“心太软”,也为孩子意志力的削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家长支招
给孩子立规矩的“配套措施”是在家里营造一个守规矩的氛围,规矩面前全家平等。家长是规矩的制定者,也是规矩的身体力行者。比如,甜甜爸要控制自己对冷饮的欲望。还有,如果您不希望孩子长时间看动画片,自己就别当着孩子的面坐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而且,规矩就是规矩,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或大人的方便而改变。
如果您为孩子制定了很多规则,自己却犯同样的错误,并且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这样的做法肯定不能让孩子信服。别认为孩子小,可以糊弄,他心里的小算盘可精确了。给孩子立规矩,其实也是对大人毅力的考验。(文/陈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