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中心 > 教育中心 > 《发现母亲》> 正文

 还有什么比身教更重要
 2006年07月11日 14:31 《发现母亲》


  家风比身教更为本质──贤相现象与宦官现象──宦官为害是因为阉割的缘故吗──大宦官王振是怎样一手导演“土木崐之变”的──国历史上的婚姻是极注意对方家风的考查的──不同皇后塑造不同的皇帝──社会遗传不好的男人和女人都是崐祸水,都是人渣──杰出人物何以极少出于犯罪家庭

  但是,对于孩子的社会遗传来说,亲职的身教是否就够了呢?如果我们在一个更大的
定义域里来看这个问题,家风从某崐种角度来说甚至更为重要。这是因为社会遗传同生理遗传不同,只要同孩子接触就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有能进入孩子视线崐的行为与耳朵的声音,事实上都是在对孩子进行教育,因此,同孩子接触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其实也都是在给孩子上课,对于崐历史上的那些大家庭来说,作为家庭乃至家族整体素质反映的家风比单独亲职的身教对孩子影响还要大。再说孩子的社会遗崐传是由父母给予的,那么父母的社会遗传又是谁给予的呢?自然是由双方的家风!这种由于家风不同而导致人才品质不同在崐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比如,在中国政治中可以找到一组极好的对比,那就是贤相现象与宦官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也有一些类似于李林甫、杨国忠、秦桧的奸相,但宰相队伍里贤相居多,而且即使是奸相,那也是崐昏君的共生物,因此可以说宰相里的“人渣”也许是最少的。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宰相都经过严格的选拔、考验,无论学识、崐能力、人品都堪称国家水准,只要追探一下他们的家祖,大都有极良好的家风,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遗传,他们也不可能一崐步步地登上这样的高位。

  但是宦官不一样,宦官现象构成了贤相现象的负面,宦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甚至能同朝官相比,但是却多是极不好崐的一面,其原因正是宦官的素质极差,社会遗传更差。

  到皇宫做太监的不外乎这样几种人,一种是自愿出家,这大多是穷苦人家为生活所逼将孩子送进宫里。从有限的资料来崐看,这些人家并非普通的穷苦之家,一般穷苦人家纵然贫穷也不愿让孩子去如此生活,而这些送子做太监的父母,常怀有自崐己的目的,或为了自己眼前的生活,或为了以后自己可能一步登天,不惜以孩子的生命作为赌注。另一种则是半路出家,绝崐大部分是犯了死罪的不法之徒,被官府追捕得无处为生,于是投身做太监,或者是因为某种个人目的,而净身入宫。无论是崐哪种人,其社会遗传都是极糟糕的,前一种因为孩子尚小受宫廷熏陶为害尚不显著,而后一种一旦大权在握,则不可避免地崐让整个政治乌烟瘴气起来。

  比如明末的魏忠贤,不识书,性嗜赌,虽已娶妻生子,仍恶习难改。赌输后,不堪赌徒们的耻笑,就“恚而自宫”,抛崐妻别子,入宫做太监。清末的李连英先是给人修鞋,后来私贩硝磺,又曾改业补皮鞋,被称皮硝李。由于其父因继承遗产同崐族人不和远走北京,其父希望孩子将来替自己出这口气,便将他送进宫里净身。清末的另一大太监小德张也是自幼家贫,15崐岁外出拾粪,因遭人赶杀诟骂才愤而净身入宫的……

  这样的人一旦在宫中得势,结果便可想而知。例如,导致“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崐几次科举考试都没考取,后来因为犯罪,就到宫里做了太监来代替从军。宫里识字的太监本来就不多,明宣宗就把教太子读崐书的任务交给了他。九岁太子即位,是为英宗。等辅佐的老臣一死,他就大权独揽,胡作非为,排斥异己陷害直臣不说,更崐是鼓动英宗亲征瓦刺。当先头部队被杀得一败涂地时,他才感到情况不妙,下令退兵北京。

  照说退兵就退兵好了,可王振却还想借此机会到老家蔚州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于是几十万大军离开大同崐往蔚州方向跑了四十多里。可这时王振又一想,这么多兵马到了自己的庄上,田里的庄稼不都被踩平了?于是又命令往回走。崐来回一折腾就被瓦刺兵追上了。本来可以边打边退进入怀来城里,利用城池抵抗也无大的危险,可王振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崐千辆车子还没到,硬是让大军停在了死地土木堡。等瓦刺军包围起来后连口水都喝不到。结果英宗被俘,五十万明军死伤大崐半,而王振也被大将樊忠一怒之下结果了性命!

  正是因为这样,明太祖朱元璋才说:“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清康熙帝更是认为“古来太监良善者少,崐……此辈素无学问,不知义理,其能免舛谬耶?”而一旦这样的人擅权,流毒四方也就不难想象了。

  社会遗传同生理遗传一样,它象隐藏在人的身体中那样隐藏在人的品行中,它限制、制约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越是崐需要良好素质的位置,这种深深打在人的脊髓里的家风的烙印表现得越明显,好的家风是人生之宝,不好的家风是人生恶疾!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中国历史上,儿女结婚时父母对对方家风的考查是很严格的。

  《晋书·惠贾皇后传》载:“初武帝欲为太子娶卫 女,无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崐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五条之中后四条为生理遗传,而最重要的第一崐条则为体现社会遗传的家风了。

  晋武帝提到的卫 ,其本人不仅是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而且也是著书法家卫夫人及卫 的祖父,书圣王羲之曾在卫夫崐人门下学书。卫家是当时望族,所以晋武帝说其家“种贤”而欲结为联姻。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太子仍娶了贾女,崐这就是后来因胡作非为而引起西晋“八王之乱”的泼妇淫后贾南风。贾后的作为被晋武帝不幸言中了。

  再如南宋光宗赵惊为恭王时,当时已为太上皇的祖父高宗赵构,听信道人皇甫坦之言,为之娶妃李凤娘。李出身军旅将崐门,入宫后骄横跋扈,颐指气使,任意胡为,毫无宫廷规矩可言,让高宗非常反悔:“这个太子妃出身军旅将门,刚愎有余,崐温良不足,我误听了皇甫老儿的一番胡言乱语,后悔也晚矣!”

  这是因为好的家风与不好的家风在为人妻这一点上也能表现出来。

  我们仍然可以在中国历史上找到这样的例子,那就是同样是一个皇帝,由于前后所宠不同,其表现却迥然相异,这样的崐例子在历史上很多,汉成帝先宠班婕妤,后宠赵飞燕;李隆基先宠王皇后后宠杨玉环;隋文帝先宠独孤伽罗,后宠其他……

  班婕妤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彪的姑姑,班固、班超、班昭的祖姑,家学渊源,家风很好。她少有才学,工诗崐善赋,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入宫时初为少使,后为婕妤,有一次成帝要与她同车游后宫,她说古代圣贤君主皆是名臣随同,崐只有昏君身边才净是些嬖女。成帝听从了她的劝告,并愈加宠爱她;皇太后听到后更是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樊崐姬者,樊庄王之后也,庄王喜狩猎,樊姬耽心他疏于政事,便不食禽兽之肉,庄王有感而止。

  但是自从成帝宠上赵飞燕后则没有了这份清醒。

  赵飞燕是个官奴的女儿,初生时被整整丢弃了三日才被父母重新收养,长大后便作为奴婢被卖到阳阿公主家做乐妓,对崐于这样的人,其社会遗传是恶不足道的。因此当汉成帝迷上她后,她不仅自己曲意逢迎,而且连自己的妹妹也被推荐给老皇崐帝,最后汉成帝暴毙于赵合德的怀中。为了自己能生下一个皇子,她不惜淫乱宫廷,并对那些怀孕的嫔妃置之死地而后快,崐终于以“失妇道,无共养之礼,而有狼虎之毒”而自杀。当一个男人同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变坏呢?更何况是崐一个谁也管束不了的皇帝!可以设想,同样是同车出游,班婕妤认为不可而拒绝,而赵飞燕即使不许,她也会发嗲卖娇。并崐不是说赵飞燕是有意害君害国,因为她根本没有这样的认识,在她眼里只有男人与女人,而没有国家与君主,她对待皇帝同崐对待一个有钱的嫖客一样!

  再如李隆基。李隆基本是一个大智大勇的君主,年轻时他同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争夺王位时,有勇有谋,变被动劣势为崐主动优势,一举平息内乱坐稳江山,其后君臣一心,励精图治,对宰相姚崇,宋 的改革建议,皆能从谏,即使不合己意,崐也能曲从,从而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一切不能不说与王皇后的协助有关。但是自与杨贵妃整日厮混在一起后,便从此江河日崐下。

  杨贵妃的先祖尽管曾荣耀过,但到她时已中落到无以为家的地步了,被作为一个孤女被寄养在叔父杨玄圭家,她同武则崐天不一样,她不是一个政治家,而只是一个女玩家,她让皇帝不早朝并不认为有什么了不起,在她的理解中,不过是同自己崐多睡几个懒觉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她不知道就是这几个懒觉可以让纲纪俱废,忠臣蒙冤,奸人当道……

  妻子是丈夫的另一个自我,上面两例是不同家风妻子对同是一人的丈夫所造成的不同影响,如果把历史上的好皇后同坏崐皇后相比,那就更加明显了。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是贤后,魏征诤谏尖锐激烈,气得唐太宗要杀掉他,她问明情况后,特地穿上朝服为之祝贺:“妾闻崐主明臣直,今有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太子的乳母多次说“东宫器用缺少,欲有奏请。”都被长孙皇后拒绝,她说:崐“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而这一切赵飞燕,杨玉环等是决不会有这样的思考深度的,她们并不是崐不忠于皇帝,但却充其量是愚忠,对那些为国家社稷长远着想的贤忠,她们是无法理解的。

  历史上不少人针对赵飞燕、杨玉环这类事件推导出女人是祸水;其实那些社会遗传不好的,正如患有不治之症一样,这崐样的人才是祸水,才是人渣,岂独女人单独享有,前面的宦官不同样如此吗?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番,历史上几乎所有有作崐为的君主大多都有一个好皇后,这岂是女人是祸水可以解释的!

  好的家风与坏的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大了,也就是说从家教好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母亲比那些从家教不好的家庭里走出崐来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常迥然相异,这是因为孩子染之苍则苍,染之黄则黄,而不像对丈夫、对皇帝那样,这些人已经崐有了免疫的抗体,但孩子却没有。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古代的妻妾身上看出,那就是妻子生的孩子比妾生的孩子成才崐率要高许多,原因在上卷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还有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那就是杰出人物极少出自犯罪家庭,这一点我们看人物传记就能清楚地知道,我们几乎回想崐不起哪位伟人的父亲、母亲是罪人,尽管有不少杰出人物的父辈、祖辈被判过刑,甚至杀了头,但却几乎都是政治性思想性崐的犯人,都是革命者,而几乎没有一个是鸡鸣狗盗之徒。照说这批人也人数众多,为何不能产生出杰出人物呢?很显然其社崐会遗传极其恶劣,因此造就不出杰出人物!



    关键字:身教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639,000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论坛】【 】【打印】【关闭




亲子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8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