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取消体育加分 让素质教育回归“本色”

2017年05月22日 08:58 新华网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中考招生取消体育和艺术类等加分项目,引发社会和网友的广泛关注。专家表示,这项举措将进一步压缩“暗箱操作”空间,更好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专家呼吁,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应树立正确观念,不可偏废体育和艺术等素质的培养。

  体育艺术等加分弊端渐显

  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中,一些地区的中考加分政策中,取得一定级别的体育赛事名次考生,可获相应加分奖励。这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校正单一分数评价标准,引导学生重视艺术、体育兴趣培养的作用,但其弊端也逐渐显现。

  不同于考场上实打实的较量,获得加分意味着孩子能在考试枪鸣响前出发,在起跑线前与其他考生拉开差距。

  以杭州市为例,此前的中考加分项目有4大类,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等,加分分值一般为5分。在1分之差就能触发排名变动的中考面前,加分项目能带来的差距,显然无法令家长平静。

  而加分人数过多也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烦恼。在昆明市去年公布的中考加分名单中,有11229名考生获得中考加分,占当年中考总人数的15.74%。在这些考生中,体育和艺术类加分项目的人数占据相当比重。“加分人数占比过大,对排名影响太大。”家长朱先生对这件事颇有看法。

  此外,中考加分也存在较多乱象。据东北某市一位家长反映,该市曾对冰球项目进行中考加分,有些申请加分学生从未参加过任何训练和冰上比赛,有的孩子很胖,根本不具备速滑队员的体型。曾有加分的学生亲口跟同学说:“比赛就是穿好赛服,在冰上站会儿照张相片即可。”

  陕西宝鸡市家长焦先生说,中考加分“暗箱操作”屡有所闻,有些有特长的学生加不上分,没特长的反而加上了,严重破坏教育公平。“取消体育项目加分,家长都点赞。”

  教育部此项新规出台,意味着在今后的高中阶段入学中将再无体育和艺术加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已逐渐减少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2015年北京市中考取消体育等加分项目;成都市从2016年起取消中考体育和艺术类等加分项目;天津则从2009年起即停止对初中毕业生体育类等特长生的加分。

  新规不影响体育等特长生

  对普通学生而言,取消体育类加分带来的公平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会否打击真正有体育和艺术特长孩子的积极性?对此,一些教育人士认为影响有限。在重点中学体育类特长生的招考中,专业测试成绩仍占大头。

  值得注意的是,多地仍旧保留体育特长生政策。记者梳理发现,不少地区印发文件明确继续实施该政策,如大连就明确今年中考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仍按原文件执行。

  南京市田家炳高级中学今年计划招收10名跆拳道项目和5名重竞技项目特长生。记者致电这家学校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体育特长生招考已结束报名,正按程序进行。

  江西省临川二中体育教研组也表示,教育部新规未影响体育特长生招考,学校仍可招收体育特长生。此外,对体育类课程也无明显影响,校方仍较重视体育等科目。

  甘肃兰州市民花女士告诉记者,仍决定儿子明年报考体育特长生。花女士的儿子现上初中二年级,在田径方面有优势。在教育部这项新规出台后,李女士和儿子经咨询后,决定按既有计划进行。

  一位体育老师说,如果特长生真的足够优秀,他们只需在中考中取得一个基本分就可被录取,即便有额外加分也用不上。所以真正具有体育等天赋的学生,只要特长出众,且文化成绩过关,进入理想高中的通道并未被堵死。

  专家:利于教育公平,不可偏废素质教育

  一些专家表示,当前各种特长生加分,各地操作存在不平衡性,暴露出一些问题,影响了政策公平性导向。推行加分政策的目的与初衷是弥补考试制度的不足,如果政策反而起到相反作用,调整乃至取消加分政策就势在必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体育和艺术在现实中变成一种“加分教育”,很多学生参加特长培训班盲目追求加分;此外还存在加分作假的现象。取消这类加分,将其纳入综合素质的评价,纳入高中自主招生管理,将有助改变上述乱象。

  有教育系统人士表示,取消体育项目加分并非要取消素质教育。学校还需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对其个性特长、思想品德等予以综合考量与评价,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很多家长表示,取消体育和艺术类加分,仍会继续支持孩子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重庆市民刘先生送10岁孩子参加了跆拳道、钢琴等多项培训班。刘先生说,取消体育项目加分会使中考更公平,也会使学生的兴趣培育变得更纯粹,滤掉功利性。

  此外,教育部还规定各地应科学确定普通高中规模,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力促教育公平,保证教育质量。专家表示,这都将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宝宝图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