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赫的爸爸妈妈是双职工,所以秀赫从小学开始放学后就经常一个人在家。现在秀赫上高中了,但经常会感觉有气无力,甚至抑郁,有时还会逃学。虽然知道要去上学,但最后还是不受控制地逃学了。
但是他并不怪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爸爸妈妈不仅工作十分辛苦努力,而且还为他上学的事伤透了脑筋。所以他既不怨恨,也不生气。他并不认为自己不上学是什么大事。
至少自己不是什么问题儿童。既不抽烟,也不抢劫他人的财物,只是有时不去学校而已。
我问秀赫,父母对你这样置之不理你生气吗,怨恨吗?秀赫回答说不会。分明看到别的朋友有父母陪伴会羡慕,却反而说更多的时候觉得一个人更好。即便郊游的时候,开运动会的时候都是独自度过,也觉得没什么关系。显然秀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因为知道环境不允许所以提前放弃,知道不论生气还是耍赖都没有用,所以强忍住自己的情感,催眠自己。
秀赫不去上学的理由有时是肚子疼,有时是肚子疼发烧,还有时是肚子疼呕吐,抑或肚子疼腹泻。虽然不是毫无缘由地不去上课,但确实是旷课了,他这样做是为了不受父母唠叨或训斥。由于精神上一直这样催眠自己,所以身体上也出现了异常信号。当然秀赫也去了医院。但医生都说身体上没有问题,看来是精神上的。因为没有照顾好情绪,所以身体出现了反应。而且秀赫平时并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即便逃课去玩游戏,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高兴。况且短暂的精神上的愉悦并不能改变孩子的秉性。
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那么就很难改变行为。所以秀赫需要一个认识自己情感的过程,比如生气、伤心、孤独、害羞等。“啊,原来现在我在生气,在伤心啊。”从这样的自我情感认识开始。
当然秀赫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明白自己的感受与情感,在这里先要聊一聊各种各样的情感。毕竟秀赫要花时间去弄明白自己每时每刻都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我给秀赫写了一张情感目录,让他在符合自己的项上画圈。下面是秀赫的选择和理由:
在情感得到确认后,秀赫看起来轻松了许多。对话结束,孩子开始产生了希望有人照顾自己的想法。
治疗师:想没想过要是有个哥哥会怎样?
秀赫:没有。
治疗师:如果有个哥哥,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吗?
秀赫:没想过。但是我从前想过要是有个姐姐就好了。比我稍微大一点的姐姐,一个上大学的姐姐。
治疗师:是吗?为什么想要有个姐姐?
秀赫:可以辅导我学习,纠正我,照顾我,还会做好吃的炒年糕……
治疗师:难道,这些不正是你希望妈妈为你做的吗?
秀赫:……
一个对妈妈没有过多要求的孩子却在幻想着能有一个姐姐,看起来他是那么的可怜。这样的孩子需要在今后一点一点地去明白自己真正的想法。
只有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感觉以及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孩子的行为才会发生本质的改变。伤心就是伤心,开心就是开心,必须要明确自己的情感。担心的时候明白“我很担心”,伤心的时候明白“我很伤心”。即便只认知到这个程度,也能够有助于进行行为的调整。
在孩子小的时候,妈妈如果看出了孩子的想法最好直接讲出来,这很重要。比如“伤心啦、生气啦、悲伤啦、委屈啦、害羞啦”,这样有助于孩子认知自己的情感。能够充分认知的孩子在行为选择方面一般会做得更好。
妈妈了解自己的内心吗?
“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是妈妈必须做的事情之一,而小时候的经历是帮助妈妈们理解孩子内心想法的一剂妙方。因为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感受。可奇怪的是越是为孩子问题行为头疼不已的妈妈,往往越记不清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为什么妈妈记不清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呢?记忆,原本就要与情感关联起来才更容易被记住。像与高兴、难过或是悲伤、害怕有关的记忆就算发生在很小的时候也不会被轻易忘记,即便不是刻意去记也会记得很牢。而妈妈之所以记不清楚自己小时候的经历,不是因为她的记忆与情感关联甚少,就是因为妈妈本身就在认知情感上存在障碍或不足,又或者因为不能表露出自己的情感而一直压抑自己。如果妈妈曾经这样隐藏自己的情感,那么现在也很有可能存在着情感认知困难。像这样连自己的情感都无法认知的妈妈,又怎么能够轻易地读懂孩子的心思呢?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果妈妈看到孩子哭了或是生气了,可能只能认识到“孩子哭了啊”或“孩子生气了啊”这种程度。而且就算对照着情感目录或表格去分析,也仍然很难弄清楚孩子真正的想法。妈妈往往在经过了换位思考,或倾听别人的解析后才勉强明白过来。如果是这种情况,比起探讨之前发生的事情,不如从认知“此时此刻”的情感开始。
*用词汇形容自己在读书时的感受。
*在喜欢或是不喜欢的部分下画横线,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
*读了某个伤感的故事后,想一想为什么会伤感。
如果妈妈能明白自己此时此刻的感受,那么就能更好地去明白孩子的感受。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理解孩子、安慰孩子,那么就从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开始吧。
了解妈妈的心,也了解孩子的心
6岁的彩源想去公园玩,但妈妈却因为彩源没有听自己的话而感到沮丧。
妈妈:彩源啊,我们明天再去公园吧。
彩源:不要,我不要明天去,我就要现在去,现在。
妈妈:看来你真的很想去。但是今天时间太晚了,而且还有好多其他事情要做。
彩源:不要,我就要去,就要去。
(妈妈试图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妈妈:一定是因为什么事情生妈妈的气了吧?
彩源:我就是生您气了,早上对我发火都不哄我。
妈妈:啊,原来是这样。对不起了,妈妈发了火也没跟你道歉,真的很对不起。
(彩源自己坐了一会儿,接着说)
彩源:没关系。现在不去公园也没关系。
“因为……伤心了啊”“因为……生气了啊”“因为……难过了啊”用这样的方式展开对话,从认知孩子每一瞬间的情感变化开始。仅靠想是不够的,要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虽然不会立即见效,却有着持续的影响力。如果妈妈能够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那么教育就会变得很顺利。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mindfulness”(正念,留心)。含义是“留意内心”,主要被理解为“了解、领悟、注意、留神、意识”。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心里清楚,知道自己在现在这种情况下的感受”。知道每一瞬间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不用去深奥地领悟,只要能够明白自己日常中小小的心理变化即可。幸运的是虽然一开始会感觉很难,但只要尝试几次就很容易养成习惯。
很多研究结果显示,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不仅能够减轻心理压力、缓解慢性头痛、调节心情,同时还能增强注意力。
同时还有结果显示,懂得认知与表达自己感受的孩子更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而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情商很高。
也就是说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会让人更懂得如何调节心情,从而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并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成长。所以从现在起,这不仅仅是医生要做的,更是妈妈和孩子一起要做的。
给妈妈的小贴士
妈妈的心理治疗要进行多长时间?
由妈妈来做的心理治疗,所需时间是?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妈妈们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一周又能够进行几次?其实比起要做多长时间,能做多长时间更为重要。
如果一开始信誓旦旦,但做着做着却开始敷衍了事,孩子是会怨恨妈妈的。所以,如果不想虎头蛇尾,从一开始就要量力而行。希望大家能够从孩子的改变上获得动力,逐步增加治疗的时间。
一般孩子每周需要接受40~50分钟的心理治疗或心理辅导,但妈妈们没有必要严守这一标准,一次进行10~30分钟足矣。而为了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最好有一定的规律,因为有规律的治疗会让孩子情绪更为稳定。
如果希望更快见到效果,那么可以一周进行两次,每次30分钟。
而如果希望顺其自然地进行,那么一周30分钟也是可以的。
制订计划的方法:
何人 妈妈和孩子
何时 星期几,几点
何地 例:家里客厅桌子旁
本文摘自《做成就孩子的治愈系妈妈》作者李林淑 由漓江出版社北京中心授权选载